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暑礁(下图)是我国南沙群岛西北部的一座珊瑚礁。受第四纪冰期以来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该地区的珊瑚礁存在明显的二元地质结构(表层为全新世松散珊瑚礁沉积物,下层为更新世以前已成岩的礁灰岩)。近年来,我国在该礁的西南部修建了人工岛。受盛行风的影响,人工岛周围沉积物的渗透性存在明显差异。

(1)简述人工岛建在永暑礁西南部的原因。
(2)说明该地珊瑚礁二元地质结构的形成过程。
(3)比较A、B两地沉积物渗透性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7日内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大西洋暖流是由表层风洋流和深层海水温盐环流共同构成的三维立体环流,每秒向欧洲输送1亿立方米的暖水,相当于百万座核电站的产热供给。在距今1.29-1.15万年前,先是劳伦泰德冰盖的冰架大规模断裂,后来格陵兰地区降温20℃、英格兰地区降温8℃,猛犸象、巨型短面熊、剑齿虎等动物灭绝,史称“新仙女木事件”。图1和图2为相关资料图。

(1)描述42万年来地球温度变化的特点。
(2)说明“新仙女木事件”发生过程。
(3)简述“新仙女木事件”结束后气温恢复正常的原因
2024-05-0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洲象主要分布范围为东南亚和南亚热带地区的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印尼和马来西亚等13个国家,大约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中国大陆最南端)的一群野生亚洲象,近日一路北迁,经普洱市墨江县、玉溪市元江县、红河州石屏县后抵达玉溪市峨山县。截至2021年5月28日,15头野象仍在峨山县境内,逗留并觅食。40余天时间里,该象群在元江县、石屏县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达842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680万元,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生产秩序受到影响。

材料二   亚洲象是非常珍稀的濒危物种,现在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亚洲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天要吃掉约300公斤的新鲜饲料,每天会长途跋涉寻找水源、食物,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亚洲象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且寿命较长。亚洲象主食竹笋、嫩叶、野芭蕉和棕叶芦等,也会吃香蕉和甘蔗等。

材料三   左图为历史上亚洲象在中国的分布北界示意图,右图为云南亚洲象一路北迁线路图。


             
(1)据左图描述甲一丁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的变化规律,并推测丙、丁时期气候的主要特点。
(2)分析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原因。
(3)针对云南亚洲象濒危的现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该岛海拔2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1958年以来,科学家在夏威夷岛上的观测站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开展观测,是全球最早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持续观测的站点。观测得到的数据被普遍认为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变化,为科学认识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下图示意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

(1)指出夏威夷岛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总体特征。
(2)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该岛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对观测数据未构成明显干扰的原因。
(3)说明该站观测的数据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变化的原因。
(4)若要在亚欧大陆建设一座能够反映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观测站,请提出合适的站址并说明理由。
2023-06-12更新 | 9991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地理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冰洋地区海浪(在风的作用下)的生成和发展会受到海冰范围变化的显著影响。过去,该地区大部分海域长期被海冰覆盖,除甲海区外,海浪活动普遍较弱。近30年来,夏季北冰洋大部分海域海浪活动呈增强趋势,而甲海区增强不明显。下图示意北冰洋各海域1980年9月和2012年9月海冰范围。


(1)近30年来,北冰洋各海域的海冰范围随全球气候变化而发生改变。推测目前图示海域海冰各季节的变化特征。
(2)试对甲海区过去海浪活动较强,但近年来增强不明显这一现象给出合理解释。
2022-12-2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CO2,排放到大气中,海洋中水的pH值持续下降,在过去的200年里,海洋吸收了大约30%的CO2排放,这种吸收已经改变了海洋水域中碳酸钙的生产,从而打乱了碳酸盐——硅酸盐循环,这种破坏转化为水pH值的逐渐降低,这件现象被称为海洋酸化。海水酸性的增加使众多海洋生物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下图为世界海洋酸化地图。



(1)据海洋酸化地图,描述海洋酸化地区分布特征______
(2)以欧洲和北美洲为例,分析这些地区成为海洋酸化主要分布区的可能原因______
(3)据海洋酸化程度图和所学知识推测海洋酸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______和危害______
(4)如何遏制海洋酸化,至少提出两条建议______
2022-10-2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三)地理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冰冻圈是地球表层的水以固态形式存在的圈层,包括陆地表层的冰川(冰盖)、冻土、积雪、江(河、湖)冰等;海洋上的海冰、冰山等;大气圈中的冰晶等。冰冻圈是气候变化最敏感圈层之一,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冻圈各要素都在变化,主要表现为规模、温度的变化以及使原本封存在冰冻圈内的有机碳融化分解。我国的冰冻圈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北方地区。

材料二:下图为两极海冰范围变化图。



(1)描述1970-2019年期间两极海冰变化的特征。
(2)说出近年来青藏高原地区冰冻圈显著变化的主要表现。
(3)分析冰冻圈的变化对气温的影响及原因。
2022-06-17更新 | 41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荆州中学等四校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升金湖位于我国长江下游地区,湖床平均海拔11m,湖周岗地平均海拔25m。该湖对气候环境变化较敏感,拥有完整的湖泊沉积序列。我国科研人员在升金湖采集连续沉积岩芯,利用沉积物粒度和总有机碳(TOC)等环境指标重建升金湖地区过去千年以来气候干湿变化状况。沉积物粒度是反映区域干湿变化的物理指标之一,用于指示湖泊水位高低。总有机碳反映沉积物中有机质输入情况,其来源包括湖泊水生植物和流域径流带来的陆源植物碎屑。左图示意升金湖地理位置,右图示意升金湖沉积物粒度和TOC变化。



(1)简述升金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与其他阶段相比,阶段Ⅲ升金湖水位和总有机碳含量特点及产生原因。
(3)描述升金湖地区近千年湖泊水位和气候干湿整体变化趋势。
2022-05-03更新 | 52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9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尔代夫群岛由自然环礁组成。据考证,最初马尔代夫海平面以每千年15m的速度上升;距今7000~6000年,海平面上升速度约为每千年2m;距今6000年以来,海平面上升速度为每千年25cm,从此时开始马尔代夫海域出现珊瑚岛礁。形成珊瑚岛礁的珊瑚虫生活在浅海水域,适宜温度为22~32℃。有人提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马尔代夫群岛在近100年内可能会消失。下左图示意马尔代夫地理位置,下右图示意马尔代夫近1万年以来的气温变化。



(1)据材料说明近1万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
(2)分析冰期结束后的前期气温上升并不明显,而海平面上涨幅度大的原因。
(3)就材料中马尔代夫群岛消亡论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0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前的更新世,又称“第四纪大冰期”,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显著特征是全球气候变冷,冰川面积大幅增加,寒冷的小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交替出现。更新世是披毛犀等冰期动物繁盛的时代,披毛犀是大型食草动物,生活在草原和草甸地区,长达1米的鼻角可以刮开冰雪,找到干草。中国科学家依据不同时期的披毛犀化石,提出了冰期动物“走出西藏说”:更新世之前,青藏高原成为冰期动物的“摇篮”,进入冰期以后,这些动物迁出了起源地,不断演化,它们的后代最终抵达北极地区。


(1)分析青藏高原成为冰期动物“摇篮”的时空背景。
图中1②③示意披毛犀种群“走出西藏”的迁徙线路。
(2)说明披毛犀种群东迁和北上的原因。
(3)晚更新世,最后披毛犀的最大分布范围可达中国东部的黄淮地区但是没有扩张到同纬度的亚洲中西部和北非地区,推测其主要原因。
2021-05-10更新 | 552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三质量调查试卷(二)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