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洲象主要分布范围为东南亚和南亚热带地区的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印尼和马来西亚等13个国家,大约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中国大陆最南端)的一群野生亚洲象,近日一路北迁,经普洱市墨江县、玉溪市元江县、红河州石屏县后抵达玉溪市峨山县。截至2021年5月28日,15头野象仍在峨山县境内,逗留并觅食。40余天时间里,该象群在元江县、石屏县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达842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680万元,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生产秩序受到影响。

材料二   亚洲象是非常珍稀的濒危物种,现在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亚洲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天要吃掉约300公斤的新鲜饲料,每天会长途跋涉寻找水源、食物,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亚洲象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且寿命较长。亚洲象主食竹笋、嫩叶、野芭蕉和棕叶芦等,也会吃香蕉和甘蔗等。

材料三   左图为历史上亚洲象在中国的分布北界示意图,右图为云南亚洲象一路北迁线路图。


             
(1)据左图描述甲一丁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的变化规律,并推测丙、丁时期气候的主要特点。
(2)分析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原因。
(3)针对云南亚洲象濒危的现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2 . 动物的“始见”在物候学上常被作为季节到来的标志,候鸟的迁徙习性变化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证据。下图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近27年大杜鹃(鸟类)始见期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哈密市近27年大杜鹃始见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B.光照C.降水D.气温
2.下列现象与该地气候变化相符的是(     
A.高山雪线上升B.地震灾害多发
C.我国柑橘种植界线南移D.树木年轮变密
2023-08-1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读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图示时间段中,公元前2000年前后挪威(     
A.雪线海拔较低B.年平均降水量较多C.气温相对较高D.气温相对较低
2022-08-2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猛犸象和披毛犀均是适应于寒冷气候环境的大型古脊椎动物(现已灭绝),古生物学者在图中的台湾海峡发现了生活在两万年前猛犸象和披毛犀化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最有可能造成猛犸象、披毛犀等大型古脊椎动物灭绝的原因是(     
A.火山喷发B.气候变暖C.森林火灾D.气候变冷
2.两万年前,猛犸象、披毛犀等动物在图示虚线区域生存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处于寒冷期,该区域为陆地,多湖泊
B.气候处于寒冷期,该区域为海洋,多食物
C.气候处于温暖期,该区域为陆地,多湖泊
D.气候处于温暖期,该区域为海洋,多食物
2022-08-06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仰韶文化是指黄土高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该时期的农业生产以种植粟类作物为主;用黄土烧制的陶器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在仰韶文化早、中期,先民选择在河流阶地居住,并用大型木材和泥墙建造房屋;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压力下,该处先民被迫选择在高处挖掘窑洞居住。下图示意仰韶文化早期—晚期先民聚落位置的变迁。



(1)从河流的角度,说明先民选择河流阶地居住的主要原因。
(2)分析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温的变化。
(3)简析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的主要原因。

6 . 下图是根据陆地和海洋观测资料绘制的全球地面气温演变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气温变化反映了(     
A.阳伞效应B.热岛效应C.温室效应D.全球变暖
2.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对我国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影响是(     
A.南半球农作物分布向北移B.农牧交错带将北移
C.积温增加使得生长期延长D.病虫害危害范围会明显减少
3.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全部使用清洁能源B.提高煤炭消费比重
C.植树造林缓解升温D.全面限制工业发展
2021-11-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碳交易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采用的市场机制。若控排企业碳排放量超出配额,则需要在碳交易市场购买碳配额。自2011年起,我国先后在北京、上海、湖北、福建等7个省市建立碳交易试点,总共纳入企业2000余家。2017年底,我国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建设。下图示意2013—2017年我国碳配额现货交易情况统计。


材料二: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企业、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推动绿色生产与生活,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中国在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英法等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峰值,并计划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1)据图描述我国碳配额现货交易总量的变化特点。
(2)请你为碳排放量大的企业应对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提出合理化建议。
(3)说明我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2021-11-03更新 | 430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8 . 热喀斯特地貌是多年冻土区的一种自然景观,形成与发展与地下冰的融化有关、当地表土壤失去支撑时就会形成滑塌、沉降等一种类似于石灰岩区的岩溶地貌,热融塘湖是其主要类型之一。我国三江地区的具有热融塘湖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最可能分布热喀斯特地貌的是(     
A.阿拉伯高原B.撒哈拉沙漠地区
C.亚马孙平原D.西伯利亚平原
2.近年来青藏高原热融塘湖的数量(     
A.先增后减B.增多C.先减后增D.减少
3.热融塘湖的变化会导致(     
A.下渗减少B.土壤水分减少C.降水减少D.蒸发减弱
2021-10-0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图为商丘地区1971—2010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1971—2010年气候(     
A.趋向于暖湿化B.趋向于冷湿化C.趋向于暖干化D.趋向于冷干化
2.该地区1971—2010年气温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温室效应增强B.太阳活动异常C.地球正处于温暖期D.太阳辐射变化
2021-09-20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10 . 图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亚洲北部)某地上空(1km高度)空气中CO2浓度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主要原因是(     
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
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CO2
C.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
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
2.图示地区CO2浓度的变化将导致当地气温(     
A.剧烈上升B.不会发生变化C.呈波动下降趋势D.呈波动上升趋势
2021-09-2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