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图为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的关系模式图,横坐标代表气温状况,纵坐标代表出现频率。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反映了(     
A.全球最低气温将升高B.极冷天气出现频率将增加
C.全球平均气温将下降D.极热天气出现频率将增加
2.图示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可能导致(     
A.二氧化碳浓度升高B.我国柑橘种植北界南移
C.北欧地区雪线下降D.北极地区冰川融化

2 . 读全球平均气温变化、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70—20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有时上升,有时下降B.总体变化趋势是上升
C.1975—1985年期间下降D.3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超过1℃
2.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     
A.非洲人口迅速增加B.火山、地震频繁发生
C.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各国大量使用煤炭D.森林的大量破坏和高耗能工业的飞速发展

3 . 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遵循库兹涅茨曲线规律。当人均收入到达7000~8000美元这一临界点之后,随人均收入增加,环境污染由高趋低,污染程度趋缓。图意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经济发展阶段与污染程度的关系是(     
A.在拐点前一直增加B.在拐点后下降明显
C.拐点的时间明确D.在拐点后经济增速快
2.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污染水平反而降低,其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     
A.人口、城市减少B.治污能力提升
C.工厂、企业减少D.环境自净能力增强
3.“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意思是发达国家在碳减排过程中应该负更大的责任,这是因为发达国家(     
A.人口数量更多,工业更发达
B.技术力量雄厚,更有能力减少排放
C.过去排放了更多的二氧化碳
D.经济实力强,更能承担减排带来的损失
2023-03-16更新 | 735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单元测试卷)-【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 . 地球演化史是漫长而复杂的。下图示意地质时期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该时期的气候变化是(     
A.降水量与气温正相关B.历经了数次寒暖、干湿交替
C.降水量与气温负相关D.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2.推测甲时期(     
A.气候干冷,物种大灭绝B.降水量剧增,海平面上升
C.气候湿冷,冰川面积扩大D.裸子植物繁盛,恐龙盛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河中游流域地理位置特殊,历史时期气候曾发生过多次明显的变化。湿润指数表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表明(     
A.半坡村文化至殷商文化前期持续湿润,但降水有所减少
B.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降水较少,干旱发生的频率较高
C.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前湿后干,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最高
D.明清后期气候渐趋湿润,旱灾发生的频率趋于上升
2.比较秦汉以来湿润指数和旱涝的变化趋势,反映出黄河中游流域(     
A.径流总量呈波动较小B.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C.植被覆盖率总体变低D.水土保持工作效益显著
3.秦汉以来气候变化的根本的原因是(     
A.大气环流异常B.人口数量变化
C.太阳活动增强D.产业规模变大

6 . 下图示意1990—2013年山西省碳排放量变化。据此完成线面小题。



1.1990—2013年山西省碳排放量的变化特征是(     
A.1991—1996年持续增长B.1997—2005年呈波动下降趋势
C.2005年之前年均碳排放量比2005年之后大D.2005年之后碳排放量增长较2005年之前平稳
2.为减少山西省碳排放量,可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是(     
A.优化产业结构B.降低GDP规模C.变输煤为输电D.关停所用煤炭企业
2021-09-19更新 | 427次组卷 | 4卷引用:【同步产品化】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单元测试B)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