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总量,通过各种形式加以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有(     
①开发清洁能源②缩小工业规模③开展植树造林④降低化石能源价格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 . 202l年9月份以来,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全国一些地方采取有序用电,个别地方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对工业生产乃至民生造成影响,部分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迫在眉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行业中,最需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的一组是(     
A.食品、生物制药B.水泥平板玻璃C.炼油、电子仪器D.服装机械制造
2.下列措施与减少“拉闸限电”频次不相关的是(     
A.改善能源消费结构B.提高能源利用率C.调整区域产业结构D.跨区域调配能源
2022-01-14更新 | 1132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大兴是北京新的产业集聚区,承担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和公共服务等功能。国际氢能示范区(图左)是大兴区和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共建项目,旨在建设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探索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环卫等服务领域的应用。

材料二:新能源的广泛使用是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主要途径,海南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示范新标杆,对生态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关于现代产业体系,《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生态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壮大先进制造业”。

材料三:轨道交通是都市居民日常出行的高效方式。为了亦庄新城居民出行更加便捷,交通部门设计了沿宏达路和荣华路的两条轨道线路,每条线路均有地下方案和高架方案(图右)。

(1)分析北京氢能示范区落户大兴产业集聚区的区位条件。
(2)简述大兴氢能示范区的创建对海南自由贸易港产业发展的启示。
(3)如果选择荣华路的地下方案,说明选择该方案的合理性。
2021-12-28更新 | 7862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5月联合考试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4 . 2021年7月16号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碳排放一般指温室气体排放。下图为碳排放权交易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受碳排放权交易冲击最大的企业是(     
A.钢铁企业B.电子组装厂C.生物制药企业D.电子商务企业
2.碳排放权交易的实施,将会(     
①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②增加化石燃料的消费比重③增加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④推动生产技术和工艺革新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2021-11-19更新 | 763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下图示意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     
A.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B.东高西低
C.南北变化大于东西变化D.北高南低
2.影响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能源消费结构②国内生产总值③能源利用技术④地区人口总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为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下列区域差异化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①东部地区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②西部地区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
③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
④南方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10-20更新 | 5259次组卷 | 45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华网拉萨7月15日电   过去拉萨往往半夜下雨白天晴,现在则是连日细雨绵绵的江南风情;过去当地人穿着厚衣服度夏,现在则换上汗衫短裤;过去湖泊大量萎缩,现在大肆扩张以至淹没草场……。

材料二   可可西里境内的库赛湖、海丁诺尔湖、盐湖等湖泊面积持续扩大。下图为库赛湖现在的水位。



(1)分析材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2)冰川融水大量增加,使得主要依靠冰川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扩大。这样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3)针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些危害?
2021-10-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北安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碳中和是指通过不同形式,在一定时间内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我国政府将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4个冰上场馆首次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该技术以二氧化碳为制冷剂,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和环保持性,相比较常规制冷剂可以提升能效30%并且可持续性最好,制冷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品质余热,可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该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使用会(     
A.增加制冰成本B.减少臭氧层破坏C.加剧气候变暖D.增加冰面维护难度
2.能够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措施是(     
A.清洁能源交通B.使用绿色电力C.林业固碳工程D.绿色低碳生活

8 .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力争我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产业部门的转型升级,对“碳达峰”影响最大的是(     
A.金融业B.零售业C.采掘业D.制造业
2.实现“碳中和”的可行措施是(     
①缩小工业规模②参与植树造林③大力发展火电④提高环保标准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9 . 日本、加拿大等已明确表示不会承诺《京都议定书》第二期减排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于少数发达国家不合作,《京都议定书》无法有效执行,这将会导致(     
A.大气中紫外线增多,危害人体健康
B.两极地区冰川大量融化
C.文物古迹被腐蚀破坏
D.高纬度地区气候更加寒冷
2.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问题要负更大的责任,其主要原因是(     
A.消耗的资源少B.排放的污染物多
C.防治技术先进D.用于防治污染的经费充足

10 . 国际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归属问题是国际气候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下图为2015年部分国家进出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的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表明(     
A.其他国家通过含铁商品贸易向中国转移了碳排放
B.日本通过含铁商品贸易向其他国家转移了碳排放
C.发展中国家进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大于出口
D.发达国家进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碳排放量大于出口
2.随着人类发展需求的不断增长,人类活动将产生巨量碳排放量,这会直接导致(     
A.全球各地降水增加B.大气成分失调
C.高山的雪线下降D.生态移民增多
3.为有效降低中国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可行性措施有(     
A.减少出口含铁商品B.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C.增加进口含铁商品D.延长钢铁工业产业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