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2022年6月23日至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我国领导人主持会晤并在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金砖国家达成共识,发展中国家需要更长时间应对温室气体排放达峰。表为金砖国家首都经纬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首都北京莫斯科新德里比勒陀利亚巴西利亚
纬度39.55°N55.45°N28.36°N25.44°S15.46°S
经度116.24°E33.36°E77.12°E28.13°E47.55°W
1.为保证本次视频会议均在当地时间8:00~21:00举行,会晤开幕最宜选择在北京时间(     
A.11:00B.14:00C.17:00D.20:00
2.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金砖国家应(     
A.控制人口数量B.减少碳汇量C.鼓励碳排放交易D.降低能源消耗
2023-05-07更新 | 1170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和田河是塔里木河四大源流之一,也是唯一一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生态走廊的河流,流域上游由玉龙喀什河(简称玉河,发源于昆仑山)与喀拉喀什河(简称喀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两支流组成。近30年来,该流域生态环境变得异常脆弱。下图示意和田河流域玉河和喀河的降水、冰川径流、气温年代际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和田河流域的冰川径流呈现增加趋势,说明该区域(     
A.气候冷干化B.气候冷湿化C.气候暖干化D.气候暖湿化
2.对冰川消融产生抑制作用的有(     
①全球变暖②降水增加③保护森林和人工造林④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玉河与喀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人类活动强度不同B.发源山系不同C.地表径流速度不同D.植被分布不同
2022-01-18更新 | 1490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雅丹地貌泛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近年来,由于青海大柴旦地区的河流改道,该地的雅丹地貌被河湖水包围,形成了独特的水上雅丹奇观,水上雅丹土丘一般高10-25米,最高可达50米。



(1)分析大柴旦地区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2)有专家预测,大柴旦水上雅丹奇观在未来几十年间很可能会消失,请推测其自然原因。
(3)为了防止水上雅丹奇观消失,试说明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
2021-09-15更新 | 1619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各种形式加以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30·60”目标。完成下面小题。

1.实现“碳中和”的可行“形式”是(     
①开发清洁技术 ②缩小工业规模 ③参与植树造林 ④提高化石能源价格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当前我国推进“碳中和”的主要障碍是(     
A.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B.森林面积不断缩小
C.公众环保意识较淡薄D.生产技术进步缓慢
2021-04-25更新 | 2088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8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指出:2019年,大气中CO2浓度为工业化前(1750年)的148%,海洋吸收了大量的额外热量,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过去30多年来,我国大陆和海南岛近岸珊瑚消失了80%,实现碳中和(CO2产销平衡)是我国及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下图为1958~2018年全球和中国近海海洋表层水温距平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58~2018年,中国近海与全球海洋的表层水温距平变化(     
A.呈正相关B.呈负相关C.幅度差异较大D.完全一致
2.2000年以来,中国近海表层水温的变化会导致(     
A.强台风增多B.海平面下降C.鱼类资源减少D.鱼群陆续北迁
3.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措施有(     
①构建清洁能源体系②加快城市化进程③推进碳排放权交易④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06-17更新 | 62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广德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6 . 碳交易,是指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统称,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进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其是实现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碳中和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一年)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目前,发电行业首先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下图示意碳交易市场交易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简述企业要在碳交易市场上获得优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2)分析发电行业首先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主要原因。
(3)说明我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碳强度即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在服务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中国服务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等方面成效显著。2013年,国家总体减排方略持续推进,外加能耗“双控”(能耗总量控制和能耗强度控制)行动,受人口密度、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能源强度等因素影响,服务业碳强度出现明显变化。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t/万元)。



(1)概括2005-2019年我国服务业碳强度的分布特点。
(2)与北京、安徽等地相比,广西、贵州、青海等地服务业碳强度较高,指出其影响因素。
(3)从人口密度和城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影响北京、安徽等地服务业碳强度特征变化的原因。
(4)为促进我国服务业碳减排,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07-15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省十联考暨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地理试题

8 . 为了提倡低碳生活,某公司推出了一款公益行动“蚂蚁森林”: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来养大电子设备中的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就在某个实际地点种下实体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蚂蚁森林”公益行动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B.水土流失C.生物多样性减少D.土地荒漠化
2.目前该公益行动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成功种植五千多万棵树,这些实体树的主要功能是
A.涵养水源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D.保持水土
2019-11-27更新 | 1304次组卷 | 34卷引用:安徽省肥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建班 )

9 . 2021年2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碳排放权交易指把二氧化碳排放权视为商品,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交换,从而达到控制排放总量的目的。下图为碳排放交易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政府机构发放碳排放配额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其改变了(     
A.大气垂直分层B.大气辐射强度C.大气组成结构D.大气水平运动
2.若图中甲、乙两企业均为钢铁厂且获得等量碳排放配额,与甲相比企业乙(     
A.碳排放总量更大B.占地面积更小C.能源使用效率高D.交通运输量少

10 . 碳中和是指人类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了对中国碳达峰值进行估测,现阶段研究应该侧重于(     
①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②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程度③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④未来十年年均GDP增速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是(     
A.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B.刺激低碳和零碳等技术创新
C.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D.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出口
3.加快碳交易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手段,碳交易的价格,也就是碳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制约“碳价”统一的主要障碍是(     
A.公众节能减排意识淡薄B.“碳价”过高,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C.碳交易操作程序繁琐D.各地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差异大
2021-11-01更新 | 43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