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倒淌箐村地处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区,有亚洲象活动的踪迹,常住人口150人,长期以来以种植天然橡胶为生,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仅为276.5吨(单是北京某电厂一年碳排放就达400万吨)。倒淌箐村面临紧迫的“消碳”任务,2021年在跨国企业昆明分公司支持下建立“消碳庄园”。“消碳庄园”引导村民搭建光伏板发电,种植200亩坚果、芒果等经济作物,安装100个木质蜂箱养蜂,为县里的蜂产品公司提供优质蜂蜜。“消碳庄园”安装蜂箱对缓解人象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蜜蜂常成群在森林中活动。下图示意倒淌箐村的位置。


(1)倒淌箐村碳排放较低,却面临紧迫的“消碳”任务,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与昆明相比,分析该公司在倒淌箐村建设“消碳庄园”面临的困难。
(3)简述“消碳庄园”安装蜂箱对缓解人象矛盾的作用。
(4)从养蜂产业的角度,为“消碳庄园”提高“消碳”效果提出合理建议。
2023-04-30更新 | 1015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碳交易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所采用的市场机制(下图)2011年,我国确定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等地作为试点开展碳交易。在制定和实施碳排放交易政策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挑战。2017年12月19日,我国的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对我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1)以图中企业为例,说明碳交易是如何促进碳减排目标实现的
(2)简述我国启动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积极影响,并推测可能存在的问题。
2023-04-28更新 | 27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读“碳循环主要途径模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碳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组成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元素之一。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之间迁移、转化所构成的循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将碳源定义为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下图为碳循环主要途径模式图。

(1)指出碳循环过程中主要的碳源和碳汇。
(2)简述全球变暖对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危害。
(3)为抑制全球变暖的趋势,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2023-04-27更新 | 50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东南部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达,能源消费结构以常规能源为主;为了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英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目前,英国已建成40多个海上风电场(下图);受航运、国防、海底地质等因素影响,近海海域已不能满足风电场建设需求。英国海上风电场开始向深远海发展,以实现更大规模风电场建设目标。同时,英国也加快与其它国家清洁能源的互联合作,例如与丹麦共建的“维京连线”工程,可实现两国清洁能源的双向传输。

(1)与西部海域相比,说明英国东部海域风电场分布更多的主要原因。
(2)分析近年来英国海上风电场向深远海发展的主要原因。
(3)简述“维京连线”工程对调节英国风电供需的作用。
2023-04-25更新 | 3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加蓬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85%,享有“资源宝库”和“绿金之国”的美誉。自2013年起,加蓬不再颁发新的木材采伐许可证,以促进热带雨林保护和林木资源有序利用,目前已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2022年我国锰矿进口特点,及其对我国保障资源安全的作用。
(2)据材料说出加蓬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主要措施,并说明该措施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023-04-14更新 | 51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顺义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4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3个年份之一。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的水平高出约1.2摄氏度。2019年和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继续上升,并可能持续到2021年。

材料二   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下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下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内容: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

(2)简要说明我国CO₂排放总量大的原因。
(3)谈谈我国控制CO₂排放量的合理措施。
2023-04-10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秋冬以来,欧洲工业饱受能源价格高涨和能源供应短缺的困扰,化工等能源密集型企业因“气短”难以为继,高端化工产品巨头企业如巴斯夫、英力士、壳牌、道达尔等纷纷“跑路”,将目光投向中国。


(1)简述我国吸引巴斯夫、英力士、壳牌等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
(2)说明欧盟的能源危机带给我国哪些启示。

同年9月,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捕集工厂——奥卡,在北欧国家冰岛开始运营。该工厂位于冰岛首都近郊的地热发电站附近,通过12台风扇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捕捉”,并加热到100℃与水混合(1吨二氧化碳约需27吨水),被泵送入地下约1000米的玄武岩洞穴深处,在地下二氧化碳与玄武岩发生反应形成固体矿物质。据称,该工厂装置多数为手工制造,采用模块化施工,占地面积小,每年能捕捉4000吨二氧化碳,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315亿吨。下图为冰岛区域简图。



(3)说明冰岛建设奥卡碳捕集工厂的优势自然条件。
(4)专家们对奥卡碳捕集工厂的发展前景持正反两种态度,请分别说出1条理由。
2023-03-22更新 | 4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部分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8 . 2022年12月7日,习近平主席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沙特阿拉伯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原因。

近年来,沙特阿拉伯发起“绿色沙特倡议”,计划未来几十年里种植100亿棵树和灌木,恢复4000万公顷退化土地,将现有植被覆盖率提高12倍以上,以便实现更多的碳捕获。同时推动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化石燃料影响,降低碳排放量,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从碳循环的角度,说明“绿色沙特倡议”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中国是沙特阿拉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沙特阿拉伯也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长期以来是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两国签署的协议涉及能源、水资源和农业、通信和信息技术、交通和物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环保、气候变化和文化交流等多领域合作。

(3)简述该协议签订对沙特阿拉伯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023-03-20更新 | 76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一模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增长在某一个时点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指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净排放为零,即通过碳汇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方式抵消全部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图为中国、美国、欧盟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图(含预测)。



(1)概括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晚的原因。
(2)简述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所需的时间比欧美国家短的原因。
(3)简述我国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委内瑞拉地理位置及相关资料,图2为A(海拔65米)、B(海拔835米)两城市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为将碳达峰、碳中和的美好蓝图化为美丽现实,各国纷纷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中国也一直在路上。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结合材料一相关信息,比较A、B两城市的气候差异,并说明原因。
(2)为实现碳中和,请从碳源和碳汇角度分析主要手段有哪些。
2023-03-03更新 | 316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纯阳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