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气进入火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而大气成分的改变会影响地赇的生态系统平衡。下列左图为漫画《企鹅的无奈》,右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右图中的(     
A.G环节增多B.K环节增多C.J环节减少D.E环节减少
2.缓解左图现象的最合理措施是(     
A.我国西北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
B.限制工业发展
C.全民节约用水
D.倡导低碳生活

2 .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人工“固碳”成为世界各国的热门研究方向。欧美科学家用二氧化碳的矿物封存法(在催化剂的辅助下,通过CO2与含Mg和Ca的矿物发生化学反应,将气体二氧化碳转化成稳定的固体碳酸盐的方法)把CO2封存到冰岛地下的玄武岩中。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里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过程,1立方米的生物反应器可以实现5亩玉米地的年产量,这是颠覆性、原创性的突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冰岛以矿物封存法进行固碳,除了化学反应之外,主要利用玄武岩的特点是(     
A.密度大B.多孔隙C.温度高D.耐磨性好
2.相对于矿物封存法,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突出意义是(     
A.缓解温室效应B.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C.提高经济效益D.降低二氧化碳的收集成本

3 .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0.036%。中国某城市以重工业为支柱产业,所在地植被以森林为主。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空气的对流扩散会使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下图示意该市冬、夏季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冬季相比,该市夏季二氧化碳浓度峰值出现较早的原因是(     
A.无需燃煤取暖B.植物生长茂盛
C.白昼时间较长D.空气对流较强
2.根据二氧化碳浓度的昼夜变化,可推测该市可能位于(     
A.吉林东南部B.新疆西北部
C.云南东北部D.山西西南部
3.为明显降低该市的碳排放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增加碳汇建设B.提高化石能源利用率
C.倡导绿色生活D.控制重工业生产规模

4 . 2021年11月6日至7日举行的北京能源国际会议上,全球33位顶尖学者围绕中国碳中和转型、中国能源目标的制定、碳配额分配等话题进行了交流。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能源国际会议上,全球33位顶尖学者围绕碳中和主题展开交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2.为实现“碳中和”,公众可以参与的活动是(     
①维持能源消费现状②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③充分利用太阳能④用烘干机替代晾晒衣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7-13更新 | 24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NDVI为归一化植被指数,该指数广泛用于定性和定量反映植被覆盖度及其生长活力,指数越高,反映植被长势越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植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明显变化。在过去的二十年当中,全球的绿化面积增加了将近745万平方公里,我国增加的绿化面积大约是全球增加面积的25%。随着全球植被覆盖率的改变,也对全球气候带来了深刻的影响。2021年植物生长季(5-9月)我国植被长势总体偏好,全国年平均NDVI为0.469,创2000年以来历史新高。2021年7月河南省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性降水,9月江西省以晴热为主。图为我国5-9月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图。


中国5月-9月平均NDVI变化图


(1)基于全国植被归一化指数,推测2021年生长季河南省和江西省植被归一化指数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2)对比分析2000-2021年生长季我国青藏高原高寒区与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植被归一化指数提高的主要驱动力。
(3)分析全球植被归一化指数提升对全球气候变化速度放缓的反馈机制。
2022-06-17更新 | 3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模拟考(考前最后一卷)地理试题

6 . 碳交易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采用的市场机制。若企业碳排放超出配额,则需要在碳交易市场购买碳配额。当前,多家银行正在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体系,通过用户授权自动采集个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低碳行为数据,并通过科学计量方法累计个人碳减排量兑换碳积分,碳积分可参与碳交易获得收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在我国推行个人碳账户的意义主要是(     
A.扩大碳交易市场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C.增加服务业岗位D.倡导绿色环保理念
2.下列行为中,能增加个人碳积分的是(     
A.乘坐出租车出行B.打包剩余餐食C.选购小包装商品D.购买纸质门票

7 . 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某些措施,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当属环保行业最“出圈”的词汇。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力争我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巨量碳排放最可能引起的地理界线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高山的森林、草原界线海拔上升B.高山雪线的海拔下降
C.橡胶、甘蔗栽培界线向内陆推移D.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
2.有利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的措施是(     
A.加大煤炭的消耗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抑制钢铁等重工业规模扩张
C.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提高火力发电的比重
D.建立用能预算制度,推动能源高效配置合理利用
3.近年来我国为实现“碳中和”,引起的社会变化有(     
①绿色住宅占比提高          ②纸吸管取代塑料吸管
③燃油汽车数量下降          ④出现了碳排放交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4-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页岩气是指富含有机质、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的天然气,蕴藏量与天然气相当,成为许多国家争相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能源。下图为某地区页岩气储藏地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页岩气,许多国家争相研究、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页岩气蕴藏量大B.能源供应紧张
C.大气污染较严重D.开发技术提高
2.页岩气的开发和大规模使用,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表现是(     
A.化石能源消耗减少B.可再生能源比重上升
C.温室气体排放减少D.能源消费构成多样化

9 . 碳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般情况下,碳强度指标是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而下降的。下图为“2010-2019年北京与全国碳强度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全国和北京的碳强度均呈现下降趋势
B.北京的碳强度明显优于全国,呈现更好的低碳发展状态
C.北京碳强度与全国碳强度的比值从2010年的0.36下降到2019年的0.25
D.2010年后,全国的碳排放量比北京下降更快
2.下列对北京降低碳排放总量采取的合理举措有(     
①调整能源结构②产业转型和升级③分散非首都职能④推广新能源汽车⑤降低能源消耗总量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2022-01-19更新 | 1309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尤其敏感。拉萨、林芝、日喀则所在的“一江两河”是西藏自治区最重要的河谷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研究其最重要的谷物--青稞对气候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1)从气候角度分析拉萨的青稞单产比林芝和日喀则高的原因。
(2)近五十年来,拉萨青稞对于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中,总体对气温的敏感度大于光照,试分析其原因
(3)近五十年来,拉萨气温总体升高,青稞单产表现为先升后降。试分析拉萨气温升高导致青稞单产下降的原因。
(4)针对拉萨气候要素的变化,西藏该如何规避气象灾害,保障粮食安全?
2021-12-28更新 | 329次组卷 | 2卷引用:三轮冲刺卷19-【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模拟卷(福建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