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与乡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02 道试题

1 . 由农村地区向城市核心建成区过渡的半城市化地区,往往是经济增长最迅速和最具活力的区域。表是2000-2010年上海市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建设用地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城市地区半城市化地区农村地区
年份2000年2010年2000年2010年2000年2010年
常住人口/万人1177.11380.5331.8857.3131.964.0
外来人口/万人182.3434.1114.5446.887.316.8
建设用地/km²512.5905.6767.41463.7265.5111.6
1.2000-2010年,上海市(     
A.人口自然增长迅速B.非农用地比例上升C.第一产业产值下降D.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2.在上海市各区域中,半城市化地区经济增长最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乡人口迁入②土地收益提高③优惠政策实施④老城区改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00-2010年,上海市半城市化地区用地面积快速增长会使该区域(     
A.江河湖面积增加B.人均居住面积增加C.城中村数量增加D.居民通勤时间缩短

2 . 经济联系量可用作衡量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的指标,相邻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越大,它们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下表为2021年成都都市圈城市经济联系量统计表,下图为成都都市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成都德阳眉山资阳
成都——1122.071018.61405.53
德阳——33.5834.55
眉山——34.76
资阳——
总量2546.211190.201086.95474.84

1.成都都市圈各城市间(     
A.眉山与成都的经济联系最强B.眉山与德阳的经济联系强于眉山与资阳
C.成都与德阳一体化程度最高D.经济联系的强度与城市间的距离正相关
2.近年来广汉市成为流入成都市域跨城通勤人数最多的城市,其原因是(     
A.德阳对广汉的城市辐射作用减弱B.成都就业机会多,成广交通便利
C.成都的行政管理功能较德阳更强D.广汉劳动力更适应成都高新产业
3.广汉市近年依托三星堆遗址发展旅游业,其可借用的成都因素是(     
①广阔的市场②便利的交通③发达的科技④悠久的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14更新 | 40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3 . 地名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产物,有着丰富的地理、历史、语言等科学内涵。华北平原北部以海河流域为主,下图示意海河流域近2000年来旱涝等级变化。旱涝等级数大于30,表示干旱;小于30,表示湿润;等于30,表示基本正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汉时代,华北平原北部的地名多以“丘”、“陵”、“阜”命名。推测当时人们聚居在这些地方的主要目的是(     
A.躲避洪水B.选择墓址C.利用光照D.抵御外敌
2.当前,华北平原北部的“丘”、“陵”、“阜”多已消失,最可能的原因是(     
A.城市扩张B.泥沙淤积C.风力侵蚀D.盗墓破坏
3.“阴”、“阳”在我国地名中十分常见,“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湖北武汉的汉阳却在汉江南岸,推测其原因是(     
A.海拔较高,光照充足B.纬度较低,气候炎热
C.北有高山,取名为阳D.汉江改道,城未改名
2024-06-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4 . 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左图示意双凤村地建筑分布,右图示意在建的转角吊脚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沿等高线分布B.沿溪流分布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D.沿公路分布
2.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     
A.适应潮湿环境B.便于就地取材C.充分利用空间D.追求视觉美观
3.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     
①均衡性       ②经济性       ③公益性       ④文化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13更新 | 15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卷文综地理真题
5 . 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例中①②③代表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请判断①是____,理由是占地____最大,分布广泛。
(2)A、B、C三处中最有可能成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理由是该处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____,地势相对较____
(3)该城市拟规划建设一座钢铁厂,A、B、C、D四处最适宜的是____,理由是地处该市最大风频的____,接近____,河流____
2024-06-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6月合格性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6 . 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明万里长城的西端终点。1958年酒钢集团在嘉峪关镜铁山矿区北部的荒漠戈壁中成立,1965年设嘉峪关市。2009年该市城镇化率超过90%2016年以来,酒钢逐步向不锈钢、装备制造等中高端业务迈进。2018年该市三次产业比值为1.3∶61.1∶37.6。完成下面小题。

1.嘉峪关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交通B.军事C.资源D.政策
2.嘉峪关市城镇化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是(     
A.城市人口规模小B.第一产业比重低
C.城市经济水平高D.第二产业产值高
2024-06-12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高考地理真题4-5题原题及变式题

7 . 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水适应性特征。在“河、塘、田、路、居”五因子的数量、分布等长期影响下,黄河三角洲的村落表现出团状、带状、指状3种典型空间形态。图1为黄河三角洲典型村落分布图。图2示意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团状村落的主要特征是(     
A.前邻农田,后依河堤B.塘路环绕,结构分散
C.塘田较多,零散分布D.塘田包围,居路规整
2.影响带状村落主轴线和骨架形成的主导因子是(     
A.河和田B.河和路C.路和居D.路和田
3.指状村落集中分布在(     
A.远离黄河的耕种区B.临近黄河的耕种区
C.远离黄河的盐荒区D.临近黄河的盐荒区
2024-06-12更新 | 91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高考地理真题

8 . 近十几年,我国中部某县城中小学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对城区的文昌大道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图示意该县城中小学布局及办学规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文昌大道附近学校造成的最直接影响是(     
A.交通拥堵B.地价上涨C.住房紧张D.绿地减少
2.为满足学生就近入学的需要,该县相关部门计划在城区新增一所小学,最适宜布局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9 . 因地制宜发展是乡村振兴中的必由之路。现将不同错落的区位条件划分等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动力L劳动力数量不足
L+劳动力数量充足
交通条件C交通系统不完善
C+交通系统完善
第一产业I第一产业发展为主
I+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业

1.某村落要进行传统农业花卉种植,提供鲜切花配送服务,那么这个村落满足的条件最可能是(       
A.LCIB.L+C+C.LC+I+D.L+CI+
2.某村落满足L+CI+,为解决人才不足和运营低效等问题,实现旅游业加速发展,最适宜引进(       
A.高新技术业B.食品加工业C.文化创意业D.仓储运输业
3.某村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发展,不断挖掘乡村文化并传承保护,下图符合该村经济状况和乡村文化发展趋势的是(实线为文化,虚线为经济)(       
A.B.C.D.
2024-06-11更新 | 57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高考地理真题

10 . 某城区有甲乙两种类型的市场,到甲乙两类市场的家庭数量相当,近五年来,比例较稳定。该地人口大幅增长且多在城市外围。甲乙市场服务家庭数量相对固定,均为周边住户,且郊区有很多新增住户。图示意距市中心远近与家庭到市场距离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类市场数量变化的动力是(       
A.市场需求增大B.消费偏好转变C.运输成本降低D.集聚效应减弱
2.五年来,乙市场的变化趋势是(       
A.总量减少,平均服务范围小于甲市场B.总量减少,平均服务范围大于甲市场
C.总量增多,平均服务范围小于甲市场D.总量增多,平均服务范围大于甲市场
3.未来新增乙类市场概率最小的是(       
A.高端康养城B.大学城C.中央商务区D.工业园区
2024-06-11更新 | 6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高考地理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