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与乡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将构建“一主、四辅、一带”的城市空间结构,“一主”指主城区,包含市内四区和高新区;“四辅”是指藁城、鹿泉、栾城、(正定)空港组团城区,承担主城人口疏解和产业疏解功能;“一带”指滹沱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区段),如图所示。该城市规划的原则为主城区内做“减法”、主城区外做“乘法”。

(1)说明石家庄市构建“一主、四辅、一带”的城市规划原则的依据。
(2)如何理解石家庄市主城区内做“减法”、主城区外做“乘法”。
(3)指出石家庄市如何推进“一主、四辅、一带”的城市空间结构建设。
(4)指出石家庄城市空间结构对其他地区城市建设的借鉴作用。
2023-06-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贵州省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校高三5月全国甲卷押题卷文综地理试题(四)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前,巴黎城区面积105km²1965年巴黎政府出台规划,在巴黎外围近郊建了五座新城(卫星城),新城与巴黎市中心平均距离2030km,建成区面积1.2km²,至此巴黎大都市区逐渐形成。按照工业疏散政策,各城市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引导市中心区工业和人口向外围新城迁移,且城市之间划定绿地、农田边界。大都市区地铁、公交、高速环线等组成换乘便捷的交通网络。左图示意1965年前巴黎城区形态,右图示意1965年后大都市区形态。

   

(1)说明1965年前、后巴黎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特点。
(2)分析巴黎对周边卫星城的辐射功能是如何体现的。
(3)分析巴黎大都市圈城镇空间布局的优点。
2023-06-05更新 | 978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卷(六)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斯图加特都市区位于德国西南部,人均GDP超过6万欧元,是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850年以前,该地区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城市的形成呈现典型的“中心地”理论分布的特征。1850-1950年,德国进入快速工业化时期,斯图加特成为地区的中心;1950年之后,城镇空间扩展的重点转向中心城市以外地区,产业功能和居住功能不断向外扩散,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功能上均形成了相对均衡的布局,形成一个联系高度紧密的“分散型集聚”城市组群。

材料二斯图加特都市区城市人口和特色产业分布图。

(1)描述斯图加特都市区城镇分布特征,并比较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
(2)从产业分工与协作角度分析斯图加特都市区产业特点。
(3)简述“分散型集聚”城市组群的优势。
4 . 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80年代中国沿海发达省市开始工业郊区化,企业从中心城区逐渐迁往郊区。随着工业郊区化进程的加快,其弊端逐渐显现。有学者认为在中心城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有效缓解这些弊端。


(1)试用“推拉力理论”中的推力或者拉力,解释工业郊区化的原因。
(2)说明短期内工业郊区化对中心城区可能造成的弊端。
(3)为缓解这些弊端,从产业特点的角度分析中心城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因。
(4)中心城区发展的新产业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邻近性,说明产业邻近布局的好处。
2023-05-21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第九次质量检测(三诊)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依托现有城市绿地、道路、河流及其他公共空间,打通城市通风廊道,增加城市的空气流动性。”合理利用城市通风廊道引导自然风改善空气质量、缓解热岛效应已成为构建“呼吸城市”的切实要求。南昌市积极响应,开展通风廊道的规划研究。图1示意南昌市夏季热岛强度分布,图2示意南昌市一级通风廊道规划,图3示意南昌市夏季风频,图4示意两气象站风速变化。




(1)指出新建站与安义站的夏季风风速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说明南昌市一级通风廊道布局的有利条件。
(3)简述通风廊道建设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2023-04-18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六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一定程度上盲目扩张城市功能、放大城市规模、增大经济总量,以至于超出了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物理极限,“集中式”城镇化带来的弊端日渐显露,例如:大跨度的调水、输电、输气,治污的压力越来越大;交通成本越来越高;水及空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等等。德国的“去中心化”城镇化模式,通过规划和立法确保城乡平等发展;资源的二次分布;公共服务可获得性的均衡;行政机构的分散化以及教育分享的多种选择等途径,推动了区域间及城乡间的等值化发展,防止了人口向大城市的过度集中,在城市病防治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至今仍然对社会平衡和正义发挥着正面的作用。下图为德国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分布图。


(1)简述目前我国“集中式”城镇化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2)对比我国集中式的城镇化特点,推测德国的城市规模及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城市化模式的优点。
(3)德国的去中心化城市发展模式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奉节县地处三峡库区的腹地,总面积大约4087km²,2020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05.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7.08万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山地丘陵为主,长江横贯全境。因三峡大坝的建设、人口的迁移以及国家政策调整影响,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图为1980~2020年奉节县土地利用面积比重演变示意(其中园地指果园、茶园等)。



(1)指出三峡水库蓄水后奉节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发生的变化。
(2)分析2000~2010年奉节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
(3)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2010~2020年奉节县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4)请你为奉节县确保粮食安全献计献策。
2023-03-22更新 | 29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阶段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里下河地区(下左图)在距今6000多年前曾是一片浅海,后逐渐演变为古射阳潟湖(被沙坝分割与外海分离的水域)。唐宋时期,为阻止海水入侵,潟湖东侧多次修建堤坝,促进了潟湖的萎缩。1185~1855年,黄河改道南迁,使海岸线不断东移;黄河多次溃决,进一步加剧射阳湖的萎缩。为应对黄河改道和人口增长,该地区修建了排水渠、入海河道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甲地及其周边地区从河道和沟渠中挖出淤泥,堆成高出水面4~5米的垛田(下右图)。20世纪80年代以来,垛田面积锐减,“两厢瓜圃”的美景几近消失。2014年4月,甲地的垛田景观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1)描述里下河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分析黄河改道南迁导致里下河地区水患频次增加的自然原因。
(3)针对垛田面积锐减的现状,提出保护垛田景观的合理化建议。
2023-01-16更新 | 45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一中学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2035”),提出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1)大都市具备哪些特征?
(2)简述上海打造大都市的有利条件。
(3)试分析上海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2023-01-12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八单元 城镇与乡村大单元作业设计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智能是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全球新冠疫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更是加速了送餐机器人、无人运输车、云办公等智能硬软件设施在城市人居环境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对城市空间结构、生产组织、交通出行、居民生活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促进了城市空间结构网络化转型、形态虚拟化延展、功能区复合化演变、载体智能化升级等,进而驱动城市空间演变(左图)。右图为人工智能对城市交通空间的影响,其中甲、乙、丙代表城市交通空间类型。



(1)概括人工智能对城市交通空间产生的影响。
(2)推测人工智能时代城市用地布局的变化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