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7 道试题
12-13高一上·浙江温州·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伊拉克发动大规模战争,他们解释:目的是要帮助伊拉克建立自由、民主的国家,从而使该国政治、社会稳定,生活条件优越。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伊拉克社会混乱,经济倒退,约有八分之一的人口处于逃难和流离失所状态,导致中东地区出现了近五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战争中,许多伊拉克人民惧怕战争前往其他国家,导致伊拉克人口数量减少,这种人口迁移属于(     
A.经济因素的迁移B.社会文化因素的迁移
C.生态环境的迁移D.政治因素的迁移
2.迁往其他国家的难民会对被迁入国家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难民的迁入会对该国的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B.难民可以创造一定财富,会大大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
C.难民的安定需要一定的扶持,这样会增加被迁入国的负担
D.对于难民的管理,会有困难

2 . 安徽省是我国13个主粮产区之一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些年因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推进而加速发展,正处在“乡一城”人口流动的高峰时期,农业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明显。下图示意2006-2016年安徽省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6-2016年,安徽省农村人口变化特点是(     
A.老龄化程度大幅提升B.青少年人口占比快速提升
C.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D.青壮年人口流动性大
2.2006-2016年,安徽省农村39~49岁人口占比变化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A.受家庭因素影响人口外流增多B.外出务工人员回流
C.1967-1977年人口出生率明显降低D.长三角其他省(市)人口迁入
3.2006-2016年,安徽省农村29~39岁人口占比变化对其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A.阻滞土地流转B.抛荒、弃耕率降低C.农业技术推广困难D.经济作物比例提升

3 . 在人口老龄化和流动迁移活跃的双重推动下,老年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异地养老与家属随迁是两类典型的老年人口流动原因。异地养老是指老年人离开原居住地,流动到另一地区,明确以养老为目的的流动方式;家属随迁是指以照顾孙辈为主要目的而流入子女家庭所在地。这两类老年群体在迁入地的居留意愿存在一定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常异地养老的老年群体在迁入地的居留意愿高于家属随迁的老年群体,其主要取决于(     
①思想观念②医疗条件③经济收入④人口政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为提升老年人在迁入城市的居留意愿,建议(     
A.推动不同城市之间养老服务联动
B.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就业创业机会
C.禁止用社会资金发展养老产业
D.全面放开老年群体落户条件
2024-01-27更新 | 28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成为全球第三大韩国人移居地。望京地处北京东北部,距市中心约15千米,距首都国际机场仅10千米。2000年前,望京缺乏大型商业设施,交通不便。随着城市的发展,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人聚居区。下图示意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指出1992~1998年韩国人在北京居住的主要目的。
(2)简述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人聚居区的原因。
(3)与西欧相比,分析中国成为韩国人移居地的突出优势。
2022-12-21更新 | 1368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地理试题(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我国称之为"人户分离"。因为我国2010年到2018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数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人户分离,不会导致(     
A.农村人口老龄化B.交通进一步发展C.文化交流更频繁D.城市人口老龄化
2.2014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数量达到顶峰后逐年下降,原因是我国(     
A.西部民工大量涌向东部B.东部经济衰退
C.西部经济快速发展D.东西部经济趋于平衡
2020-11-09更新 | 403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和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

比较特征

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
个人情况文化特征家庭背景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多子女家庭初中及以上为主、独生子女或两孩家庭
就业情况打工主要目的,工作期望,劳动供给决策为家庭,求生存,能挣到比种田多的钱即可,绝对收入比较为自己,追求生活质量,向往体面或接近市民的工作,相对剥削感较强
城市适应性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外界的联系生活方式较弱,多以同乡为主要交往对象,以口信、书信为主,信息量少,频率低,速度慢,与传统农民接近较强,向往城市生活,渴望融入城市,以电话、网络为主信息量大,频率高,速度快,与现代市民接近

材料二 据统计2000年上海外来总人口排名前10位中,安徽排名第一,占外来人口总量的32.2%,但 2010年安徽流入上海的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占上海外来总人口的29%。

材料三 据《新闻纵横》报道,到2014年10月,长三角不足21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十年间,人口从8 000万涨到了1.2亿。


(1)据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首要动因的异同点。
(2)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对城市化的影响。
(3)简要分析长三角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4)分析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中安徽籍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的原因。

7 . 读近几年GDP增速排名位居全国前三的省级行政区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全国GDP增速排名

2009年排名

2012年排名

2014年排名

2017年排名

第一

内蒙古(8.1)

天津(10.4)

重庆(14.1)

贵州(9.9)

第二

天津(12.3)

重庆(12.9)

贵州(9.2)

西藏(5.7)

第三

陕西(9.6)

贵州(9.2)

西藏(5.4)

重庆(14.2)

注:括号内数字是该省级行政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1.结合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GDP增速排名与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B.天津老龄化缓解,得益于出生率上升
C.重庆老龄化趋缓,主要因为经济衰退D.表中省级行政区位于东部西部地区
2.贵州GDP增速快的主要原因(     
①经济规模小       ②外资规模大       ③产业层次低       ④人口年龄结构较好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影响重庆和西藏拉萨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
2020-10-1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李白将乡愁寄予一轮明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席慕容认为乡愁是一种模糊的惆怅……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寄乡愁于笔端,表达思乡之情,这些乡愁都是基于文化范畴的对故乡的思念与怀想。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若从地理角度解读乡愁,其意蕴与内涵应有所拓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乡愁产生的地理原因不包括
A.人口迁移B.经济全球化C.城市化D.逆城市化
2.下列地理现象中不能体现乡愁的是
A.个别投资者因为个人偏好,选择在工业区位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的地方建厂
B.2017年2月2日,多条高速公路因为车流量太大短时间封闭
C.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
D.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
2020-03-02更新 | 252次组卷 | 28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宣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9 . 据数据显示,2022年东北三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负值,全面进入负增长阶段。1949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在各种国素的影响下先后经历了高速增长、稳定增长、低速增长和负增长四个阶段。下图为1949-2020年东北常住人口及增速状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东北地区人口低速增长的原因有(     
①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②大批东北重工业基地建设者迁入
③东北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        ④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对东北地区人口发展阶段解释合理的是(     
A.1949-1965年受经济影响为高速增长阶段B.1966-1978年受政策影响为稳定增长阶段
C.1979-2010年受经济影响为低速增长阶段D.2011-2020年受政策影响为负增长阶段
3.针对目前东北地区人口状况,要实现东北全面振兴,政府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出台鼓励政策,增加新生人口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C.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D.加大资源开采,大力发展经济
2024-02-29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京都市圈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首。20世纪60年代,日本人口加速向大都市圈集中,东京都成为人口集聚的核心。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大规模新城建设时期,推动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东京都呈现明显“空心化”现象。90年代以来,东京都地价持续下跌,为应对“空心化”问题,日本政府提出“都市再生战略”,东京都又再次成为人口流入的重要目的地,“都心回归”现象明显。左图示意日本东京都市圈行政区划范围,右图示意1960-2018年东京都市圈人口净迁入规模变化。


      
(1)指出东京都市圈I、II两阶段人口规模的变化特征。
(2)分析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东京都郊区城市化产生的原因。
(3)90年代以来东京都“都心回归”现象明显,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