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统计图是进行人口研究和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下图甲、乙、丙分别为济南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预测图、山东省内迁往济南与淄博的人口受教育情况比较图以及淄博的人口来源地分析图。



(1)据图甲分析,济南0~14岁人口比重变化趋势是________;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为应对这一变化趋势,该城市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 
(2)据图乙分析,省内迁往济南与淄博的人口差异有________;人口迁入对两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包括________。 
(3)图丙中,人口迁出总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________,迁往淄博市的人口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________。当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021-06-15更新 | 920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一下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过关检测卷(A)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下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下表为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


(1)据图概括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
(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3)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 . 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以我国四川省为例,该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试比较川东和川西的人口分布情况。试分析原因
(2)每年都有四川民工大量流出,简述这一现象对当地影响?
(3)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你觉得政府应如何安置这些劳动力?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以占全国0.58%的国土面积承载了5.29%的人口,是中国人口集聚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密度最高的城市群,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的世界级城市群,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湾区。下面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包括香港、澳门和珠三角9市)示意图和深圳市若干年份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据表(单位:万人)。

   

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
常住人口1043.761195.851317.861501.511666.121763.38
户籍人口251.03287.62332.21384.52454.7514.1

材料二近十年广东各经济区域常住人口(单位:万人)情况

经济区域2010年常住人口2020年常住人口增幅2010年常住人口比重2020年常住人口比重比重变化
珠三角5622.957823.5439.14%53.85%61.97%8.12%
粤东1682.471631.84-3.01%16.11%12.93%-3.19%
粤西1525.551576.663.35%14.61%12.49%-2.12%
粤北1609.971591.96-1.12%15.42%12.61%-2.81%

材料三截至2020年底,深圳市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3.93%,与2010年常住人口相比,增长了68.46%。在最新的城市人口密度排行榜中,深圳以超过7000人/平方千米位列内地城市第一,人均土地面积低于143平方米。近年来,港珠澳大湾区众多城市展开抢人大战,推出系列相关政策。深圳却提高了落户门槛,开始有意控制落户数量。2021年5月,深圳发布《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提高了对学历型人才落户的底线。

(1)根据材料一中的表格信息,描述深圳市的人口变化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广东各经济区域常住人口增幅及比重变化差异的原因。
(3)推测深圳这座以人而兴的城市悄悄“退出”抢人大战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水资源短缺且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生态环境脆弱,整体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且区域内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1)推测图示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2)判断与B区域相比,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3)分析图示区域不适宜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
22-23高三上·重庆·阶段练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践表明人口迁移不是一蹴而就的,迁移者通常要经历多次地点的变更才能最终稳定下来;在第一次迁移后,迁移者要么继续居留在迁入地,要么继续迁移(主要包括返乡和再迁移)。某研究机构统计了2016年全国多个省市的劳动力人口迁移状况,下图表示迁移者在不同等级城市的居留比例和居留意愿。

(1)与大城市相比,指出超大城市迁入人口的居留意愿和居留比例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某超大城市拟提高迁移者的居留比例,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3)分别说明农民工选择返乡对个人、家庭和农村的有利影响。
2022-12-03更新 | 528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一章 章末检测-【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