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迁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6 道试题

1 . 下表为“七普”江苏省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地及占比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市、区)
占江苏省外来人口比重29.9%21.3%6.0%5.7%4.8%3.4%3.1%
1.甲省为(     
A.黑B.浙C.湘D.皖
2.江苏省外来人口中,来自豫、鲁两省的占比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联系B.空间距离C.人口总量D.产业活动
3.外来人口流入对江苏省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土地开发B.优化劳力结构C.增加就业岗位D.缩小区域差异
2023-06-15更新 | 37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考前练习卷地理试题

2 . 有学者基于河南省45村回流农民工预期购房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必要参考。下图示意回流农民工预期购房区位与现居住地远近的吸引力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吸引河南省大部分农民工回流购房的主要原因是(     
A.乡镇经济发展缓慢B.城乡交通条件改善
C.居民家庭婚姻变化D.农民工就地市民化
2.结合材料,为迎合回流农民工购房需求,未来城镇化重点建设区域是(     
A.县城B.集镇C.本村D.地级市
2023-06-15更新 | 51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3 . 下图示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转变模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t1~t2阶段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同,与其关联性最大的是(     
A.人口流动B.户籍政策C.环境质量D.医疗水平
2.从t2~t3阶段可以推测出我国(     
A.中西部地区人口大量流向东部地区
B.城市居民养老负担日趋加重
C.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较农村逐渐减轻
D.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与城市差距加大
2023-06-1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仿真模拟地理试题(二)

4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流动,各地区人口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图显示某市2020年流动人口各年龄组的人口比重和2010年与2020年流动人口性别比(100位女性与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2020年流动人口性别比与2010年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降低B.产业结构调整C.人口老龄化加重D.教育水平提高
2.流动人口变化对该市农业的主要影响是(     
A.农村劳动力流失B.种植业结构优化
C.粮食总产量减少D.农产品市场萎缩

5 . 2015年初,俄罗斯政府计划将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该项政策的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图为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1990年至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     
A.经济快速发展B.劳动力资源不足C.人口死亡率高D.环境承载力下降
2.当年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和最主要目的分别是(     
A.社会             增加就业B.环境             生态保护C.政策             国土开发D.军事             加强国防
2023-06-10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益中学校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下列关于上海市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的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随着城市发展,上海的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

   

上海市个圈层人口密度和人口份额变化表

所在圈层

人口密度(千人/km2

人口份额(%)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中心城核心区

55.64

40.16

35.21

34.47

21.6

13.1

10.7

8.1

中心城边缘区

18.49

20.51

20.03

22.05

32.8

30.9

27.8

23.6

近郊区

1.69

3.18

3.56

5.43

23.8

35.5

39.1

43.4

远郊区

0.85

0.99

1.18

1.66

21.8

20.5

22.4

24.9

(1)简述上海市就业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2)分析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3)分析上海市人口和就业密度变化对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3-06-10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测试地理试题

7 . 2022年5月,联合国移民署发布了第11份世界迁徙报告《2022年世界移民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国际移民约为281亿,近20%的国际移民主要来自六个亚洲国家。下图示意1990~2020年亚洲国际移民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1990~2020年(     
A.迁入亚洲地区移民多来自非洲等欠发达地区
B.亚洲区域内的移民数量一直呈现递增的趋势
C.亚洲地区移民更倾向迁入欧洲地区
D.亚洲与北美地区人口流动最为频繁
2.推测2020年亚洲人口迁出和迁入数量最多的国家分别为(     
A.中国 印度B.印度 中国
C.中国 印度尼西亚D.印度 沙特阿拉伯
3.形成近二十年来亚洲区域内移民状况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区域发展差距增大B.自然环境恶化
C.交通条件逐渐改善D.移民门槛降低

8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流动已经成为主导我国区域间人口变动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人口流动可以划分为乡乡流动(乡村到乡村)、乡城流动(乡村到城镇)、城乡流动(城镇到乡村)、城城流动(城镇到城镇)四种类型。下图示意2000年——2020年我国不同人口流动类型在流动人口中所占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P1、P2、P3、P4分别表示(     
A.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乡城流动B.城乡流动、乡城流动、乡乡流动、城城流动
C.乡城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D.乡城流动、城乡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
2.下列对该时期流动人口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乡城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比例较小②城城流动人口平均文化程度较高
③城乡流动人口中老年人比例较大④乡乡流动人口受经济因素影响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07更新 | 46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9 . 人口红利分为两种,一是劳动力数量红利,指劳动力规模较大,抚养负担相对较轻;二是劳动力配置效率红利,指在既定劳动力数量条件下,区域间劳动力与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下图示意2000~2016年我国劳动力配置数率红利系数和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劳动力配置效率红利完全消失的开始年份是(     
A.2006年B.2010年C.2013年D.2016年
2.目前促进劳动力配置效率红利得到释放的首要直接措施是(     
A.劳动力有序流动B.提高人口生育率
C.引进外籍劳工D.降低经济增速
3.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①缓解环境压力②减轻社会负担③促进产业升级④增强资本流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 下图为2021中国人口增量排前十的城市(单位:万人)。完成下面小题。


   
1.武汉成为2021年人口增量最多的城市,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B.经济快速恢复C.行政等级提高D.城市规模最大
2.图示城市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变化有(     
①劳动力缺口完全消失       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③人口的年龄结构优化       ④人口的性别结构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03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四校高三下学期地理模拟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