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迁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

1 . 人口迁移事关城市兴衰,影响城市化发展进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大经济圈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征。人口迁移还造成了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深度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这也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下图为2019年、2021年我国各大经济圈人口流动变化(单位:万人)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9-2021年我国各大经济圈人口流动变化的特征是(     
A.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人口流入加快B.海峡经济圈人口呈缓慢流入趋势
C.中部城市的人口流入速度逐渐变慢D.东北城市人口呈现持续流出趋势
2.针对环渤海经济圈人口流动问题,亟须采取的措施是(     
A.放开生育政策,放宽落户限制B.控制房价上涨,提高教育水平
C.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D.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
3.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出现较多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程加快B.限制外来人员子女规模以控制大城市病
C.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突出D.外来人员在城市居住地的不稳定性强
2023-09-27更新 | 43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地理猜题卷(六)

2 . 人才迁移网络效率表征为各地区人才净迁移规模与总迁移规模的比值,取值范围为[﹣1,1],正迁移效率表征净迁入地区,负迁移效率表征净迁出地区。迁移效率越接近﹣1或1表征该地区人才迁入/迁出越不平衡,而越接近0则表征该地区人才迁入/迁出趋于平衡。下图示意2000-2015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高技能人才迁移网络效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5可推测2000-2015年(     
A.上海累计人才迁入最多B.黑龙江累计人才迁出最多
C.新疆扭转人才外流趋势D.内蒙古累计实现人才流入
2.2005-2015年天津市人才迁移效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资源B.生态环境C.经济结构D.国家政策
3.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跨区域城市群建设,合理的措施是(     
A.依靠区内人才自主培养B.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C.设置人才区内迁移壁垒D.设置人才区际迁移限制

3 . 人户分离是指常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情况,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和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两种。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数增加76986324人,增长192.66%;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数增加154390107人,增长69.73%;总人户分离人数增加231376431人,增长88.52%。下图为2000—2020年中国人口流动(人户分离)占比的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户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B.外来流动人口的人户分离活跃度下降
C.人口增速最快的是外来流动人口的人户分离
D.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的比重不一定小于总人户分离的比重
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变化趋势,尤以大城市更为显著,其原因可能有(     
①大城市经济发达,经济总量大,就业机会多
②大城市某些社会经济政策与户口相挂钩
③大城市城郊结合部新建住宅区市政配套和公共设施建设不足
④大城市教育、医疗等资源分布均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趋势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有利于人口资源布局的规划
B.有利于教育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
C.有利于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
D.给城市内部的各项管理带来难度
2023-05-12更新 | 1025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届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4 . 按照户口性质变量和居住地城乡类型界定可以把人口流动界定为4种类型,下图为我国某区域2000—2015年4类流动人口构成图,其中,乡—城流动人口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城一城流动人口则持续增加,尤其是在2010年前后加速增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人口流动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乡一城流动人口的比例下降导致城市劳动力人口出现短缺
B.城一城流动的人口比例上升会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C.乡一乡流动的人口比例降低会使农村劳动力发生流失
D.城一乡流动人口的变化说明我国已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2.城一城流动人口呈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高学历的人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教育和医疗水平
②就业和发展机会
③家庭文化因素
④地方政府政策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20-03-26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是指介于平原都市人口密集区(人文过程主导)与高山自然保留区(自然过程主导)之间,承载着中小城镇与乡村、山区耕地、森林与草原等地域类型的地理空间。在不同时期,该空间开发格局的变化导致山区人文自然交互格局呈现动态变化,如城镇扩张引发城镇人口增加、建筑用地扩张、占用耕地、林草地面积减少,驱动人文性增加、自然性减弱。下图为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示意图。


   
(1)列举实施“退林还耕”政策后,利好农业相关的行业。
(2)推测乡村空心化导致的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人文性与自然性变化,并简述其变化过程。
2023-05-30更新 | 27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