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迁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李白将乡愁寄予一轮明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席慕容认为乡愁是一种模糊的惆怅……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寄乡愁于笔端,表达思乡之情,这些乡愁都是基于文化范畴的对故乡的思念与怀想。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若从地理角度解读乡愁,其意蕴与内涵应有所拓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乡愁产生的地理原因不包括
A.人口迁移B.经济全球化C.城市化D.逆城市化
2.下列地理现象中不能体现乡愁的是
A.个别投资者因为个人偏好,选择在工业区位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的地方建厂
B.2017年2月2日,多条高速公路因为车流量太大短时间封闭
C.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
D.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
2020-03-02更新 | 252次组卷 | 28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永春一中、培元中学、季延中学、石光中学四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北海道上士幌町(“町”是日本行政区划名称,相当于我国的“镇”),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其第一产业2010年占比34.4%,包括粮食、食品产业、农民畜牧业,机械化程度高;其第三产业2010年占比52.9%,包括观光疗养业、福利事业。曾经随着日本城市化的发展,上士幌町人口流失居住分散,并出现大量分散的空房、空地,城镇运营成本高、活力不足。下图为上士幌町人口年际变化(含预测)和1995年以来上士幌町人口增减数量统计。



(1)指出1965年以来上士幌町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简述上士幌町人口现状对当地经济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
(3)很多乡镇通过招商引资、工业化转型升级而得到振兴,解释上士幌町没有采取此种方式的原因。
(4)请提出上土幌町为降低城镇运营成本、提高城镇生活的便利度可采取的措施。

3 .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三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为了进一步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2017年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横空出世。下图为2010年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三个城市外来人口统计图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同特点是(   
A.大多数来自西部省份B.均来自内陆省份
C.均来自经济落后省份D.来自其邻近省份的较多
2.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①粤港澳港口群是世界上通航能力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港口群
②优惠的国家政策
③人口最多,人口红利丰厚
④便捷的交通,“一小时城轨交通圈”建立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4 . 人户分离是指常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情况,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和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两种。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数增加76986324人,增长192.66%;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数增加154390107人,增长69.73%;总人户分离人数增加231376431人,增长88.52%。下图为2000—2020年中国人口流动(人户分离)占比的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户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B.外来流动人口的人户分离活跃度下降
C.人口增速最快的是外来流动人口的人户分离
D.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的比重不一定小于总人户分离的比重
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变化趋势,尤以大城市更为显著,其原因可能有(     
①大城市经济发达,经济总量大,就业机会多
②大城市某些社会经济政策与户口相挂钩
③大城市城郊结合部新建住宅区市政配套和公共设施建设不足
④大城市教育、医疗等资源分布均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趋势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有利于人口资源布局的规划
B.有利于教育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
C.有利于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
D.给城市内部的各项管理带来难度
2023-05-12更新 | 1008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届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图示意广东省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其中Ⅰ、Ⅱ是影响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两个重要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Ⅰ阶段农村地区的特征最有可能表现为(     
A.人地矛盾加剧B.经济发展迅速
C.农民返乡意愿强烈D.人口流失比较严重
2.促使Ⅱ阶段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关键原因包括(     
①人口大量迁出②农民收入提高③生态环境转好④户籍制度调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3-01-11更新 | 999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前最后一模)地理试题

6 . 人口回流是指前往发达地区的务工人员因某些原因返回户籍地的现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升级,粤西农村流动人口返乡回流现象逐渐显现,回流人口主要向市辖区和经济强县县城集聚。图为015~2019年粤西三地市人口回流规模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1.2015-2019年间,粤西地区的人口回流状况是(     
A.粤西总体人口回流明显B.阳江不存在人口回流
C.湛江人口流失持续加剧D.茂名人口回流最显著
2.导致粤西地区某些市县出现人口回流现象的主要拉力是(     
A.高龄劳动力返乡养老B.乡村振兴就业岗位增多
C.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D.教育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2024-04-17更新 | 952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高三考前冲刺卷(二)地理试题
21-22高三上·湖北荆州·阶段练习

7 . 下图为浙江某一以姓氏命名的古村落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各类建筑主要建造于清朝时期。建设宜居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地政府计划对该村落进行重构改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古村落(     
A.位于平原地区B.地势东南高西北低C.无祠堂建筑D.“大户人家”居住在北部
2.当地政府在对该村落进行改造时,计划修建一个小型公共活动的绿化区域,最可能位于(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3.当前,我国乡村重构改造过程中,活力普遍不足,原因在于(     
A.建筑老旧B.人口外流C.污染严重D.距城市远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年中,老年人在原居住地和养老地之间“钟摆式”来回移动,称为“候鸟”养老。候鸟老人整体经济水平较高,能刺激养老地经济发展,同时也造成冷热明显的半年经济现象。近年来,“候鸟”养老形式在中国悄然兴起。每年入秋后,数十万来自东北、北京等北方地区的老人涌入海南岛,使其逐渐成为重要的冬季养老地。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

(1)分析海南岛吸引北方地区老人冬季前往养老的原因。
(2)与东方比,冬季前往三亚养老的北方老人更多,推测其原因。
(3)分析冷热明显的半年经济现象对海南岛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
2021-05-11更新 | 171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毕业班适应性测试(一)地理试题

9 . 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和人口大省,也是全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下图示意2000-2015年广东跨省流入人口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10年,影响广西与安徽流入广东人口增量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基数B.地理位置
C.经济水平D.饮食习惯
2.2010--2015年,关于广东人口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广东变为人口净流出省B.云南流入广东人口增加
C.福建流入广东人口减少D.河南流入广东人口不变
3.与2000--2010年相比,导致2010--2015年四川流入广东人口年均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西部崛起用工增加②四川劳动力规模扩大
③四川人口总量减少④四川人口老龄化加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