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迁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图为浙江某一以姓氏命名的古村落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各类建筑主要建造于清朝时期。建设宜居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地政府计划对该村落进行重构改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古村落(     
A.位于平原地区B.地势东南高西北低C.无祠堂建筑D.“大户人家”居住在北部
2.当地政府在对该村落进行改造时,计划修建一个小型公共活动的绿化区域,最可能位于(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3.当前,我国乡村重构改造过程中,活力普遍不足,原因在于(     
A.建筑老旧B.人口外流C.污染严重D.距城市远
2023·福建·模拟预测

2 . 我国于2000年、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下图为江苏省“五普”“七普”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与①④两人口高峰之间的关系相同的是(     
A.①③之间B.②④之间C.③④之间D.①⑤之间
2.②④两人口高峰数值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是(     
A.人口年龄增长B.人口不断迁移C.人口自然增长D.医疗水平提高
3.从“五普”到“七普”,江苏省的人口变化表现为(     
A.少儿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育儿、教育负担加重B.劳动力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失业人口增多
C.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养老负担明显加重D.各年龄段女性人口增长速度均慢于男性
2023-09-27更新 | 37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地理猜题卷(四)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是指介于平原都市人口密集区(人文过程主导)与高山自然保留区(自然过程主导)之间,承载着中小城镇与乡村、山区耕地、森林与草原等地域类型的地理空间。在不同时期,该空间开发格局的变化导致山区人文自然交互格局呈现动态变化,如城镇扩张引发城镇人口增加、建筑用地扩张、占用耕地、林草地面积减少,驱动人文性增加、自然性减弱。下图为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示意图。


   
(1)列举实施“退林还耕”政策后,利好农业相关的行业。
(2)推测乡村空心化导致的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人文性与自然性变化,并简述其变化过程。
2023-05-30更新 | 27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4 . 人才迁移网络效率表征为各地区人才净迁移规模与总迁移规模的比值,取值范围为[﹣1,1],正迁移效率表征净迁入地区,负迁移效率表征净迁出地区。迁移效率越接近﹣1或1表征该地区人才迁入/迁出越不平衡,而越接近0则表征该地区人才迁入/迁出趋于平衡。下图示意2000-2015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高技能人才迁移网络效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5可推测2000-2015年(     
A.上海累计人才迁入最多B.黑龙江累计人才迁出最多
C.新疆扭转人才外流趋势D.内蒙古累计实现人才流入
2.2005-2015年天津市人才迁移效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资源B.生态环境C.经济结构D.国家政策
3.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跨区域城市群建设,合理的措施是(     
A.依靠区内人才自主培养B.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C.设置人才区内迁移壁垒D.设置人才区际迁移限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天津市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区依次为:西青区、津南区、东丽区、北辰区(合称环城四区)和武清区,天津市提出“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要持续优化人口分布,即严格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增长,推动滨海新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提升环城四区人口吸纳能力,提升其他五区人口城镇化水平,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天津市2005-2010年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老龄化水平差距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户籍人口中新生儿出生率的降低
B.常住人口中外来年轻人口的迁入
C.户籍人口中本地年轻人口的迁出
D.常住人口中新生儿出生率的增高
2.据图文材料推测,现阶段天津不同区域常住人口老龄化水平由低到高的排序依次是(     
A.滨海新区、环城四区、其他五区、中心城区
B.中心城区、其他五区、环城四区、滨海新区
C.滨海新区、其他五区、环城四区、中心城区
D.中心城区、环城四区、其他五区、滨海新区
2022-07-05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高考第四次模拟考地理试题

6 . 为了反映住房的结构特征,有学者以住房的建设或购买时间以及城乡属性,建立住房结构金字塔。下图为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住房(自建或购买)结构金字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我国城镇(     
A.住房的数量增长缓慢B.人口的总量趋于稳定
C.青壮年人口比重提高D.售房的数量持续增加
2.在我国人口频繁的“乡-城流动”过程中,乡村地区“有住房却无人住”,对此可行的措施是(     
A.规范租房市场,降低租房成本B.盘活闲置住房,复耕旧宅基地
C.鼓励住房流转,降低金融属性D.增加用地审批,加快住房更新

7 . 保加利亚位于欧洲的东南部,是世界上人口减少最快的国家之一。下图示意1951~2020年保加利亚少年儿童人口(0~14岁)、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和总人口增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保加利亚人口(     
A.1993年后少年儿童人口数量上升B.1963~1993年总人口持续下降
C.2011年后劳动人口数量有所上升D.2018年老年人口数量变化较小
2.保加利亚人口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落后B.人口政策严格
C.生态环境恶劣D.生育观念更新
2022-04-30更新 | 68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名校漳平一中、永安一中高三毕业班联考地理试题

8 . 我国中部某县是务工人员输出大县。该县甲、乙,丙三个村中,甲村距离城区最近,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居中,有多家工厂,经济相对发达;乙村地处偏远山区,人均耕地面积最小,广泛种植楠竹,经济落后;丙村地形以丘陵为主,人均耕地面积最大,主要种植水稻和饲养生猪,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经济发展程度推测,目前三个村外出务工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B.乙,甲、丙
C.丙、甲、乙D.乙,丙、甲
2.外出务工时,相比乙村村民首选经济发达省份,丙村大多在附近市、县的主要原因是(     
①往返交通便利                         ②兼顾务工务农
③务工收入较高                         ④生活条件较好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为了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乙村在政府支持下可优先发展(     
A.种植业B.加工业C.采矿业D.物流业
2021-02-01更新 | 184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9 . “数字游民”是指依托互联网,工作不受所处地城限制的一类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字游民”在不同区域间流动,同时进行“地理套利”(基于区域差异,提高生活性价比)。2023年,盛行佛教的泰国是西欧“数字游民”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从业者最有可能成为“数字游民”的是(     
A.外卖送货员B.网络布线员C.自媒体博主D.网约车司机
2.泰国吸引西欧“数字游民”前来“地理套利”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①优越的交通条件②温暖的气候条件③低廉的生活成本④发达的网络科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大量“数字游民”涌入泰国,对当地的主要不利影响是(     
A.争夺就业机会B.挤占教育资源C.加剧能源紧张D.冲击传统文化
2023·福建·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下表为200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净迁入人口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2003年2018年2003—2018年累计
广州/人365591792581230809
深圳/人917784098192771359
香港/人2840062700355300
澳门/人440010500172400
中心城市占比/%60.6859.8159.35
1.该时段粤港澳大湾区净迁入人口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教育水平B.医疗水平C.就业机会D.城镇化水平
2.该时段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净迁入人口占比下降,主要是因为中心城市(     
①环境质量下降②配套服务紧张③劳动报酬降低④生活成本较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该时段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净迁入人口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劳动力面临短缺B.城市交通压力缓解C.城镇化速度减慢D.住房压力总体增加
2023-09-27更新 | 29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地理猜题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