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2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     
A.1972年城市化水平最低B.2010年后城市人口下降
C.目前城市化的速度最慢D.2050年城市化水平最高
2.甲、乙时期,城市化速度都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甲时期自然灾害影响经济发展速度B.乙时期严控特大城市规模
C.甲时期城市化发展到了后期阶段D.乙时期实现计划生育国策
2022-01-18更新 | 829次组卷 | 13卷引用:2.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时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



(1)依据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服务种类最多、范围最广的是____。简述商业区在一般城市中的空间分布特点____
(3)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长三角地区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2022-01-18更新 | 430次组卷 | 6卷引用:2.3 城镇化【核心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课堂精讲练(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小城镇“过疏化”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口离开原本居住的城镇,使城镇产业人口短缺与各种城镇功能难以为继的现象。近年来,日本“过疏化”的小城镇数量不断增长,已成为普遍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小城镇“过疏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因素B.文化因素C.科技因素D.经济因素
2.小城镇“过疏化”会导致日本(     
A.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B.城镇化水平持续下降
C.农业村、渔村大量消失D.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
2024-01-08更新 | 341次组卷 | 8卷引用:2.3 城镇化(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 为了研究大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LU/LC)变化及其对城市热岛和城市舒适度的影响,研究人员从不同途径获得了各种研究数据,并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印度德里1991~2018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LU/LC)变化数据(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LU/LC类
1991200120112018
面积
(km²)
面积(%)面积
(km²)
面积
(%)
面积(km²)面积
(%)
面积
(km²)
面积
(%)
建筑面积315.1821.23498.2633.56623.9642.03720.2448.51
开阔地322.3721.71309.6020.85172.6911.63155.9810.51
植被205.5413.84109.577.38122.738.27140.799.48
灌木丛189.1012.74154.1210.38214.8914.47190.3312.82
田地433.0529.17398.0426.81335.7322.61264.1617.79
水体19.431.3115.081.0214.670.9913.170.89

1.研究人员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遥感(RS)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C.虚拟现实(VR)D.地理信息系统(GIS)
2.关于印度德里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LU/LC)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①城区面积扩大了一倍多、②绿地面积逐年减少③田地、水体面积均减少④德里的土地总面积减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表中数据表明,印度德里(     
A.热岛强度增大,舒适度增强B.热岛强度减小,舒适度减弱
C.热岛强度增大,舒适度减弱D.热岛强度减小,舒适度增强
2024-03-01更新 | 347次组卷 | 3卷引用:2.2 城镇化(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 . 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89%,城市数量达687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尽管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60%,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完成下面小题。

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     
A.发展水平均衡B.城镇化速度快C.城镇化水平高D.城镇人口数量少
2.下列关于城镇化有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带动区域经济发展B.推动科技进步
C.扩大城乡发展差距D.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023-04-09更新 | 388次组卷 | 2卷引用: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6 . 一般来说,县域内人口流出越多,该地区城镇吸引力越弱。但近年来,在四川县域城镇化中,却呈现了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的情况。下图为“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条件下四川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较快对本地带来的影响是(     
A.就业机会增加B.劳动力增加
C.公共服务压力增大D.工业化提高
2.依据图示县域城镇化模式推测未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增长潜力及其原因(     
A.较大-收入返还增加B.较小—房价增长过快
C.较大—城区设施完善D.较小—农村人口减少

7 . 随着城镇化、机动化的发展,道路交通的供求关系变化具有宏观的规律性。下图为道路交通供求关系变化规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材料判断,现阶段我国(     
A.处于城镇化、机动化发展初期阶段B.不会发生较为明显的交通拥堵现象
C.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供需失衡阶段D.处于以绿色交通为主导的第三阶段
2.处于供需失衡阶段的国家,改善道路供求关系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降低道路交通网密度B.进行环保宣传,限制私家车出行
C.科学完善道路交通网,有效疏通交通节点D.积极扩大内需,大幅度增加机动车的数量
3.城镇化、机动化成熟发展期,智慧交通是其主要特征,除了“聪明”的车外,还会有“智慧”的路,车路协同更加明显。智慧交通中智慧决策和管理系统主要依赖于哪种技术(     
A.卫星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交警现场指挥D.地理信息系统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表征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面积占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率表征土地城镇化,两者相互促进。研究发现,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我国人地关系呈现出发展不协调的局面,土地城镇化速率远大于人口城镇化。下图示意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



(1)简述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
(2)简述长三角城市群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特征。
(3)说明提高长三角边缘地区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可行措施。
2023-11-11更新 | 335次组卷 | 3卷引用:热搜题 湘教版第二册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22年10月,《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正式发布,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图1所示为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图2所示为上海大都市圈位置示意图。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陆域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规划目标是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成为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更加融合的都市圈。


(1)衡量某一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为____
(2)上海大都市圈地跨两省一市,包括上海市、_____省和_____省的部分地区。该都市圈平均城镇化率超过73%,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城镇化过程已处于_____阶段,主导产业为____
(3)目前城镇化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有(     
A.尼日利亚B.中国C.英国D.印度
(4)当今世界城镇化的特点为(     
①出现城市群             ②城镇化进程有所减缓
③城市规模不断缩小             ④城镇化的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图1所示为世界上两类国家城镇化发展水平曲线图,其中,A曲线代表_____,B曲线代表国家的城镇化发展特点为____
(6)上海大都市圈所处文化区的传统民居是(     
A.吊脚楼B.青砖灰瓦白墙楼房C.客家土楼D.窑洞
(7)城镇化建设是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城镇化过程中将对城市带来的利益主要有____________(列举两个);可能对城市带来的问题主要有_____。怎样缓解这种问题________
2023-12-23更新 | 315次组卷 | 3卷引用:2.2 城镇化(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荷兰人在围海造陆的过程中,发现排开海水的地面会因长期接触不到水分而不断沉降。为了使地面不再下沉,荷兰人制造了一种小型路面砖铺设在街道路面上,并在砖与砖之间预留2毫米的缝隙,这就是有名的荷兰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荷兰人在围海造陆过程中出现地面沉降,其根本原因是(     
A.生产生活用水过量引起地面下沉B.地下水位下降使地表失去支撑
C.蒸发加剧引起地表流沙移动D.建筑物超重引起地下岩层沉降
2.砖与砖之间预留2毫米缝隙的主要目的是(     
A.促使地表水下渗B.减少地面水分蒸发C.增加绿地面积D.防止地面光滑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