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3 道试题

1 . “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鬼城(地理学名词)形成的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B.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D.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2.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2023-03-02更新 | 541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8届高考地理(全国)一轮复习检测:专项突破练8 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
2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TOD”城市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布局模式。公共设施及商业网点集中分布在公共轨道交通站点周围,形成生产生活功能齐全的城市片区,有效治理了“大城市病”。日本东京“TOD”城市模式发展起步早,形成了独具东京特色的“接驳错位”模式。下图示意传统“TOD”模式(a)和东京“TOD”模式(b)下的城市布局形态。

   
(1)解释“TOD”城市模式在治理“大城市病”中发挥的作用。
(2)与传统“TOD”城市模式相比,分析东京“接驳错位”模式对城市片区的影响。

3 . 区域双核结构,是指由两个极核城市(通常是端点城市)及其连线所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伴随着两大极核城市崛起,位于两大城市之间的中间城市出现“收缩型”城市的征兆,被形象地概括为“中部塌陷”。下表为我国部分典型区域双核结构的基本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双核结构端点城市间的直线距离(千米)中间城市2002年端点城市人均GDP(元)2002年中间城市人均GDP(元)
广州-深圳104东莞广州:153625
深圳:183274
106803
杭州-宁波142绍兴杭州:152588
宁波:163911
137522
济南-青岛305淄博、潍坊济南:128774
青岛:145427
淄博:94373
潍坊:77729
1.区域双核结构中两个端点城市(     
①城市职能相同②空间距离适中③空间结构相同④经济发展水平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中部塌陷”的原因可能是(     
A.中间城市面积小B.端点城市规模小
C.中间城市资源枯竭D.端点城市虹吸效应
3.为缓解“中部塌陷”,中间城市(     
A.提高城市化水平B.承接产业转移
C.提高城市等级D.扩大城市规模

4 . 主城区是人口集聚的中心区域,研究主城区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化,对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图为200020102020年长沙市主城区人口密度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沙市主城区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变化,可以反映(     
A.郊区人口变化稳定B.人口向中心区集中
C.城市人口规模扩大D.人口向郊区转移
2.推测长沙市主城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最迅速的是(     
A.东部B.南部C.西部D.北部
3.长沙市主城区未来交通规划应优先考虑(     
A.扩建更多高速公路以提高车辆流通能力
B.新建大型停车场以容纳更多私家车
C.增加自行车和步行道路,鼓励绿色出行
D.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以提高交通效率
10-11高一下·黑龙江大庆·期中
5 . 读“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资料,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分析原因。
(2)在A、B、C、D四地中,选择化工厂的最佳建造地址,并分析理由。
(3)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提出合理措施。
2023-12-19更新 | 490次组卷 | 37卷引用:加练半小时-2018版高考地理(江苏专用)高频考点精讲专题六高频考点36
20-21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6 . 成都市实施“东进、南拓、西控、中优、北改”的空间发展战略。引导市域差异化协调发展。下图为成都市域分区发展规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成都市实施“西控”,即生态控制、产业控制、建设控制,其发展目标包含(     
A.大力引进第二产业B.优化生态功能区布局
C.新扩建商品住宅区D.打造国家级产业中心
2.成都市“南拓”的规划重点是拓展新兴功能,适合在该区域布局的是(     
①科技创新中心   ②行政政务服务中心   ③区域性总部基地   ④国际化工生产基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8-08更新 | 1715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二章第一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 培优练习 2020-2021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7 . 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近代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资料,四城市人口规模大致相同,判断回答下面小题。



1.四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四城市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是(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3.目前,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影响有(     
①改善城市环境问题②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③导致城市住房紧张④解决城市交通困境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3-01-07更新 | 508次组卷 | 6卷引用:2.3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 下图为某小区海绵化改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雨水花园(     
A.一般情况下低于周边路面B.加快水循环速度
C.多种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减少了水分蒸发
2.图中小区海绵化改造的主要目的是(     
①减轻内涝   ② 补充地下水   ③ 收集雨水   ④调节气候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 半城市化是指人口已进入城市但户籍仍在农村的现象。下图为中国人口半城市化率的演变模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我国东部大多数省份半城市化率处在T2阶段,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城市规模B.人口数量C.城乡差异D.交通状况
2.下列措施,有利于我国半城市化率向T3阶段演变的是(     
①降低人口机械增长②加快户籍制度改革③提高城市服务水平④完善城乡交通体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11-05更新 | 1187次组卷 | 9卷引用:2.2 城镇化-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生”空间指具有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用地的总称,其功能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成为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京津冀都市圈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核心,包括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张家口等8个地级市。区域总人口约1.12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0%,是我国政治、文化和科技活动高度聚集的区域。下图示意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空间格局,下表示意2000~2018年京津冀都市圈“三生”空间各用地类型占区域总面积的比重(%)。

项目
年份
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
耕地其他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陆地水域未利用地城市生活用地农村生活用地
200046.421.1241.513.131.121.705.00
200845.711.4341.373.001.072.325.10
201343.571.9040.922.700.604.016.30
201840.973.0941.272.800.854.527.50
(1)与其他空间相比,描述2000~2018年京津冀都市圈生态空间的变化特征。
(2)分析2000~2018年京津冀都市圈生产空间演变的原因。
(3)从“三生”空间利用角度,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02-22更新 | 471次组卷 | 6卷引用:4.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