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过往的发展经历来看,四川的“强省会”战略无疑是成功的。一方面,成都晋升为国家中心城市,四川也如愿以偿,获得了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覆盖,与重庆联手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和世界级城市群。另一方面,成都的崛起也带动四川人口快速回流,吸引了全国各地人才入川。成都人才吸引力连续多年领跑新一线城市。

材料二:曾经一段时间,“强省会”战略是很多省份的主要发展战略。但这个发展模式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省会过强后,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对于一些弱势城市实现降维打击,从而将弱势地区城市的人口,资源等吸纳进来,产生复杂多样的影响,具有正反面多重表现,这类现象叫虹吸效应。在过去10年,四川21个市州中,有17个常住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下一步应该要反哺省内兄弟城市发展,才能实现共赢。

(1)简析多个省份实施“强省会”战略的原因。
(2)简析虹吸效应对中小城市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
(3)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阐述四川反哺省内兄弟城市发展的措施。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都市主城区主要包括金牛区、成华区、青羊区和武侯区等。青羊区位于成都市西部,城市用地以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主;金牛区位于成都市西北部,有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成都北站;成华区位于东部地区,大部分在二环路外。城市环境与出行密切相关,研究城市环境与出行热点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可以更好地掌握城市居民出行的规律,找到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薄弱点,从而对城市的道路设施和其他设施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均匀分布出行需求热点,有利于更好地构建协同、友好的新一代城市交通设施体系。下图示意成都市中心城区范围和部分区域内的交通路网。

   
(1)推测青羊区、金牛区、成华区交通路网密度的空间特征,并说明原因。
(2)说出图示区域交通路网的载客热点位置。
(3)城市小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对居民出行有较强的调节作用,请解释其原因。
(4)请为成都市交通拥堵较为严重的区域提出合理的缓解措施。

3 . 由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加持的智慧交通“大脑”正助力重庆市交通管理部门打通城市交通“肠梗阻”。图示意重庆市城区局部街景。完成下面小题。

1.架设在高楼层的高空人行天桥数量和分布是重庆智慧交通“大脑”掌握的重要信息。重庆城区高空人行天桥多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起伏大B.高层建筑多C.河网密度大D.地面车流多
2.支撑重庆智慧交通“大脑”运行的关键数据包括(     
①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数据
②居民出行时空动态数据
③不同路段的即时车流量和人流量
④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为缓解重庆市交通堵点压力,下列应用智慧交通“大脑”可实时做到的是(     
A.分析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预测交通出行人数
B.分析居民出行的习惯和频率,优化居民出行方式
C.分析过江通道的数量和交通量,给出车辆通行建议
D.分析多层立交桥的通行出错率,合理布置交通指示牌
2023-06-14更新 | 7044次组卷 | 34卷引用:2.2 城镇化(分层练)-【讲义+分层练】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优质资源(人教版2019必修2)

4 . 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能反映出北京城市化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C.城市道路密度增加D.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2.随着北京城市空间扩张,当地水循环最可能的变化是(     
A.下渗增加B.地下径流增加C.蒸发量增加D.地表径流增加
2023-06-12更新 | 424次组卷 | 5卷引用:【同步产品化】2.2 城镇化-课后作业(A层基础练)人教版必修二

5 . “大气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它是空气中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气溶胶粒子)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大气混浊现象。灰霾发生时,天空长时间灰蒙蒙的,能见度极差。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深受其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产生“大气灰霾”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量燃烧煤和石油②夏季风的势力增强③城市规模不断膨胀④植被覆盖良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为减少灰霾发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扩大城市的面积和规模B.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
C.大力发展城市私家轿车D.集中布局有污染的工业企业

6 . 巴西南部城市库里蒂巴是著名的公交都市,也是首个被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在城市规划中,从市中心出发形成了5条结构轴线,并在轴线上设计了三重道路系统。该系统中心道路是两条相向行驶的公交专用快速车道(即BRT专用车道),BRT车道两侧是与BRT同向行驶的辅助车道,中轴线一个街区外则是供小汽车通行的两条大容量单行道。下图为库里蒂巴三重道路系统的横截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库里蒂巴城市规划前最可能(     
A.生态破坏严重B.人口增长迅速C.出现逆城市化D.公共交通发达
2.库里蒂巴城市交通规划影响(     
A.城市内涝问题得以缓解B.中心区的居住密度上升
C.城市居民通勤成本升高D.汽车出行的灵活性变差
3.影响图中商业店面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A.靠近大容量单行线,车流量大B.靠近BRT专用车道,客源广阔
C.靠近城市中轴线,环境优美D.位于高层建筑中,土地利用率高
2023-05-31更新 | 714次组卷 | 15卷引用:热搜题 人教版第二册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7 . 读“2017-2019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     
A.高效率区-地势最为平坦B.较高效率区-集中在苏中
C.低效率区-土地盐碱化严重D.中等效率区-文化底蕴深厚
2.苏州高质量发展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基础好B.大城市辐射C.土地价格高D.水资源丰富
3.提升苏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的有效措施(     
A.控制人口数量,压缩用地规模B.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土地质量
C.发展生态农业,节约水土资源D.强化区际联系,协调产业发展
2023-05-25更新 | 1150次组卷 | 14卷引用:热搜题 湘教版选必2 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一节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
2023·广东佛山·模拟预测

8 .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大都市核心区域以外的乡村地区出现了半城市化现象,城乡人口的双向涌入加剧了该地区的用地矛盾,同时使其空间形态围绕着不同就业中心发生了空间分化,出现网络型、走廊型、跳跃型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种空间形态分别代表(     
A.网络型   走廊型   跳跃型B.走廊型   网络型   跳跃型
C.走廊型   跳跃型   网络型D.跳跃型   网络型   走廊型
2.大都市周边乡村大部分处于半城市化状态,为进一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应该(     
A.促进空间结构的同质化B.减少乡村内部工业用地
C.推进乡村土地精明收缩D.合并乡村间的就业中心
2023-05-21更新 | 1053次组卷 | 17卷引用:热搜题 鲁教版第二册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第三节 城镇化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非洲国家近代城市化受外来殖民主义影响深刻,达累斯萨拉姆是坦桑尼亚在殖民时期最大的城市,也是该国的经济中心。21世纪以来,小城镇已成为坦桑尼亚快速城市化的重点区域。2020年坦桑尼亚城市化水平整体达30%。下图示意坦桑尼亚小城镇分布。

   

(1)简述殖民时期达累斯萨拉姆为坦桑尼亚最大城市的区位优势。
(2)分析21世纪以来坦桑尼亚小城镇发展迅速的原因。
(3)对坦桑尼亚小城镇的空间分布做出合理解释。
(4)简述小城镇在坦桑尼亚聚落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
2023-05-14更新 | 730次组卷 | 7卷引用:热搜题 鲁教版第二册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第三节 城镇化

10 . “城市双修”是以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为内容,集市民对美好生活中生态品质和内涵诉求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下图为“城市双修”工程实施价值导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双修”理念的核心是(     
A.经济发展B.生态修复C.为人服务D.城市修复
2.根据“城市双修”理念,提升城市品质应采取(     
①开展水系治理、山体修复、绿化空间建设与管理工作
②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景观风貌等
③主动保护、传承和提升彰显城市特色的历史遗迹、文化遗址
④坚决拆除并重建与城市活力不协调的结构老化、功能失效、空间割裂的城市单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城市双修”理念产生有利于城市的(     
①空间增长模式由质的优化转变为量的增长   ②发展方式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③空间利用方式由粗放建设转向精细化管理   ④建设模式由城市治理转向城市管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3-05-14更新 | 545次组卷 | 5卷引用:3.3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