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基斯坦棉花产量世界第五,进口量世界第三。20002020年平均单产765kg/公顷,该国的单产波动较大,2015年巴基斯坦单产仅544kg/公顷。该国十分重视发展纺织产业。图1是南亚地区局部图,图2是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位置图。


材料二:旁遮普省位于巴基斯坦的东北部,3/4耕地可灌溉,是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产量占全国60%以上。当地棉花每年56月种植,9月采摘,以人工采摘为主。


(1)说出甲海域洋流流向特征并简析其成因。
(2)影响旁遮普省棉花种植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从棉花生长周期角度,推测2015年巴基斯坦棉花单产较低的可能原因____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巴基斯坦重视发展纺织产业的出发点。
2023·江苏南通·模拟预测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粮食生产的空间转移系数可以衡量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的粮食生产变化,根据该指标的大小可将我国省际粮食生产区域划分为粮食生产转出区、粮食生产稳定区和粮食生产转入区三种类型。粮食生产转出区说明粮食生产呈现相对退化趋势,粮食安全水平有所下降;粮食生产稳定区是指粮食生产维持在平稳的水平,粮食安全水平维持稳定;粮食生产转入区表明粮食生产具有稳步增长趋势,粮食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下图分别为2001年和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划分的空间分布图。

材料二:近年来,江苏省积极对田、土、水、路、林、电进行综合整治,建成了“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高标准农田格局,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效。



(1)从气候角度评价影响山东省粮食作物生长的条件。
(2)指出青海省粮食生产区域类型的变化,并推测发生该变化的可能原因。
(3)简述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保障粮食安全的意义。
2023-06-06更新 | 3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如皋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三) 地理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每年冬天,哈德逊湾都会被冰雪覆盖。科学家预测气候变暖可能会使这一地区融冰时间进一步提前。

材料2:丘吉尔港是哈得逊沿岸的唯一港口,1997年美国铁路大亨布罗仅以象征性的7美元购入了丘吉尔港,他坚信不久的将来将从中获得100万美元的年收益。

材料3:下图为加拿大区域图。


(1)加拿大小麦区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其主要特点有_______
(2)加拿大小麦区主要分布在___,其形成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
(3)未来加拿大小麦区分布范围的变化趋势可能是______,推测理由有____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粮食作物指谷类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等)及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等)的总称。将粮食作物以外的所有耕地种植行为界定为“耕地非粮化”。“耕地非粮化水平”指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图为“广东省耕地非粮化水平空间分布图”。


材料二耕地非粮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倒逼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提升,但长期来看,以机械、化肥要素代替耕地的增产效应并非持久之策,如果任由耕地非粮化现象发展,势必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在现有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聚焦于耕地的保护和治理,做好非粮化整治,坚守耕地红线。


(1)简述近20年来广东省耕地非粮化水平的变化特征。
(2)说明近年来广东省耕地非粮化现象对耕地的不利影响。
(3)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针对耕地非粮化现象,请从政府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09-16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西壮族自治区青山寨,有一个建筑风格奇特的村寨,寨子里的房子多数搭建在山沟大小不一的石头上,下部架空,因而也被称为“石上人家”。下列图片为“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及广西青山寨的传统民居建筑景观图”。


材料二、螺蛳粉是广西柳州特色小吃,主要食材有米粉、酸笋、木耳等。近几年,该市螺蛳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日趋完善,并带动包括大米、竹笋、木耳等在内的50万亩原材料基地建设,覆盖农业、食品工业、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同时发展工业旅游、开发文创产品等,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随着螺蛳粉产业的发展,淡水螺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为此,当地政府建成5万亩的种养基地,采用稻螺混养模式(稻田水养螺)进行淡水螺养殖。


(1)上图所示区域种植双季稻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____;近几年来,由于________和政策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小城镇附近农田向发展蔬菜、水果、园艺为主体的方向转变。
(2)根据上图中传统民居景观特征,推测当地的降水特点。
(3)分析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快速发展及稻螺混养模式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2024-02-03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部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考试模拟地理试题(4)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因河流下切,老河床受强洪水影响,保留至岸坡上并行成阶梯状的地形,被称为河流阶地。孔雀河(马甲藏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坡,其上游形成多级河流阶地。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时间尺度下,西南季风增强时,青藏高原气候趋于暖湿化;反之,气候相对干冷。西南季风势力的强弱变化会影响河流的径流量,进而影响河流阶地的发育。图左为西藏阿里孔雀河上游流域等高线示意图。图右为河流左岸某处阶地剖面图。

材料二:普兰县的农业区集中于孔雀河河谷一线,农田多位于开阔的冲积阶地上,被人们称为雪山环绕的江南、高原屋脊上的粮仓


(1)在图中用给定图例符号标出河流位置,并判断河流流向。
(2)推测图右中T5→T4时期,该区域西南季风的变化特征,并说明理由。
(3)普兰县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阶地上,试分析当地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2024-01-27更新 | 29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开发和保护耕地。“中国花椒之都”韩城市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处于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市域内地貌类型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作为黄河沿岸重要的工业和旅游城市,韩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市域内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小,属于粮食不安全级。

材料二:图1为韩城市地理位置图,图2为韩城市域内高质量耕地分布重心与粮食主产区位置示意图。


(1)说出韩城市中高质量耕地的主要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推测近年来韩城市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小的原因。
(3)从开发与保护耕地角度,提出保障韩城市粮食安全的措施。
2023-04-25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校际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见图甲)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图乙为“山东省费县梁邱镇杨树行村鸟瞰景观图”。


材料二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乡村内部空间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在一些发达地区,过去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庭院正转变为统一规划的居住区。以道路为空间骨架,居民点和集镇、服务点、农业区等功能分化逐渐明显。图丙为“广州市南沙区大稳村发展规划示意图”。



(1)按照土地利用类型,指出杨树行村和哈尼民族村各功能区范围和面积大小。
(2)说明杨树行村和哈尼民族村“林—田—路—村”之间的位置关系并推测两村“田—村”位置差异的主要原因。
(3)简述合理规划和利用乡村空间的意义。
2022·河北·模拟预测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玉米是指春季播种的玉米,在我国种植地域较广,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西南丘陵山区也有分布,种植面积约占全国作物种植面积的36%。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春玉米的种植范围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图示意1961~2010年我国春玉米潜在种植区的面积变化。



(1)推测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春玉米种植范围的影响。
(2)指出图示时期我国春玉米潜在种植区的变化状况。
(3)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为我国春玉米主产区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2022-06-28更新 | 24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1 农业-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三年真题一年模拟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胭脂虫原产于墨西哥,寄生在仙人掌类植物上。成熟的雌虫体内含有大量洋红酸,可制作红色染料。西班牙人到达“新大陆”后,把这种丰富、纯正的红色染料带回欧洲,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开发,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促使胭脂虫成为颇受青睐的生物资源。19世纪末,在当时西班牙所属的加那利群岛,胭脂虫养殖达到年产几千吨的规模。后来,随着价格低廉、色彩鲜艳的人工合成染料的发明和推广,胭脂虫红被迫退出历史舞台。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人工合成染料有一定的副作用,而胭脂虫红却没有任何安全问题,还可延长食物的保存期限,市场对胭脂虫红的需求又逐渐回升。



(1)分析加那利群岛养殖胭脂虫的优势条件。
(2)目前,我国也开始引进胭脂虫,推测我国大陆地区适合养殖胭脂虫的区域。
(3)随着科技进步,说明人类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的变化及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