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安徽省铜陵市因铜得名、依矿建市,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它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多年的开采,使得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据此结合,完成下面小题。



1.铜陵市早期成为“当代铜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科技力量雄厚③水能资源丰富④铜矿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铜陵市转型升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扩大铜矿开采量②大力发展新兴产业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8-07更新 | 21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大省会为中心的特大城市群组合,读长江中游城市群体系略图及武汉市产业集聚区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武汉城市产业集聚区主要分布于城市外围,其原因正确的是(     
A.接近原料地,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B.占地面积大,地租价格相对较低
C.外围矿产丰富,劳动力廉价D.远郊环境优良,便于吸引人才
2.据大数据分析,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极高。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下列解决此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重组
B.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实现错位发展
C.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淘汰传统制造业
D.调整区域工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煤炭资源按照煤化程度从高到低可分为无烟煤、炼焦煤、烟煤和褐煤。下图为美国本土煤炭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   P城曾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有“世界钢都”之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当地改变单一的钢铁工业模式,大力发展医疗、金融、冶金及高科技工业,促进城市经济多元化。


(1)简述美国煤炭资源分布的主要特征。
(2)从矿产资源利用角度,评价P城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3)简述P城产业转型的具体可行路径。
2022-07-06更新 | 26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数据中心是数据存储、计算的重要基础设施,运转和冷却耗电量大。2022年2月,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数”是数据,“算”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全国共规划了京津冀枢纽、长三角枢纽、粤港澳枢纽等8个国家算力枢纽和张家口集群、中卫集群等10个数据中心集群。

材料二左图为我国算力枢纽和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宁夏中卫位置示意图。


(1)列举中卫数据中心集群可开发利用的两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并说明理由。
(2)分析“东数西算”工程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简述“东数西算”工程的合理性。

5 .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根据人口、经济和土地等众多要素的增长和相互作用关系,可将区域城镇化协调水平分为高协调、较高协调、中等协调和低协调四类。下图为2001、2009和2016年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分布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协调城市的数目变化不明显B.南京的协调度一直大于杭州
C.省会城市均提升为高协调城市D.江苏的协调度总体高于安徽
2.中等协调和低协调城市多位于皖西和浙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受上海辐射作用小B.人口集聚效应差C.科技创新能力薄弱D.政策宏观调控强

6 . 国际上将城镇收缩定义为:人口规模在1万以上的人口密集城市区域,面临人口流失超过2年,出现结构性经济危机的现象。下图为2000—2017年东北三省收缩型城镇行业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东北三省收缩型的行业结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统产业比重明显下降B.现代服务业务的比重明显上升
C.食品加工和住宿餐饮业增幅相当D.电力、燃气比重有上升趋势
2.东北收缩型城镇较多的主要原因有(     
①中心城市生产要素的集聚性加强
②青壮年大量流失,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业比重过大
④新型小城镇建设速度过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为应对东北地区的“城镇收缩”,下列措施中最为可行的是(     
A.鼓励生育,增加移民,提加人口总量B.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限制传统产业发展
C.积极引进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D.鼓励大规模合并空间邻近的收缩型城镇
2022-07-01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产居一体"是指产业与居住功能在空间上块状聚集,其关注乡村“产业”增长与“人居"提升,成为乡村区域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材料二:浙江安吉县碧门村是典型的半工业示范村,80%以上的常驻劳动力从事竹加工相关产业,“产居一体”现象非常普遍。某地理研学小组以该村所辖的青山村、中心村、黄浒沿作为样本,开展调查活动,研究该村“产居一体”的演进历程(下表)和产居空间分布状况(下图)。

发展阶段生成阶段(1985年以前)扩张阶段(1985~2000年)失稳阶(2000~2010年)调整阶段(2010年至今)
产业特征小农经济与竹林种植业主导,简单的竹粗加工经济台资入驻,竹加工产业发展,乡村企业兴起,集体经济占主导家庭工坊形成生产联盟,规范生产,效率提升,产业结构改善
产居空间非主导的生产空间与居住叠合,布局分散部分宅基地被改建,成为家庭作坊,人居空间迅速增长家庭作坊拆违补绿,产业居住空间共生和谐

(1)分析碧门村竹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2)根据表1信息,推测失稳阶段甲、乙的特征。
(3)试对青山村产居空间分布进行评价,并分别为三个样本选择一个合理的“产居一体”规划方向。
A.以乡村民宿、休闲旅游、工业景观为主,打造悠然人居主题
B.依托大型工厂,整合家庭工坊,优化竹加工产业链
C.围绕物流、包装、商服等功能,完善竹加工配套产业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数百年前,珠三角地区形成独具特色的“桑基鱼塘”生产经营模式。随城镇化发展,桑基鱼塘逐渐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三角地区传统加工制造业迅速发展,涌现出大量加工制造企业。但随着时间推移,该地区的政策、劳动力等优势逐渐丧失。同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制约了珠三角进一步发展。

材料二下图左为“珠三角地区概况图”,下图右为“珠三角地区主要工业部门产值图”。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珠三角依托区位、人才、政策等优势,抓住机遇,推进通信设备、计算机等产业的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当地主导产业。


(1)分析珠三角农业经历“水稻田—桑基鱼塘—杂基鱼塘”变化的原因。
(2)简述珠三角地区传统加工制造业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3)分析1999年至2015年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变化特点及成因。
2022-06-3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毕尔巴鄂市始建于1300年,是西班牙的大型港口之一,城市发展几经兴衰。下图为毕尔巴鄂市发展历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毕尔巴鄂市(     )
A.14世纪因纺织工业兴盛
B.17世纪因资源枯竭衰落
C.19世纪因重化工业振兴
D.19世纪中叶服务业繁荣
2.21世纪毕尔巴鄂市再次振兴得益于(     )
A.政策支持,走产业转型之路
B.治理污染,恢复羊毛出口中心
C.加强勘探,提高铁矿石产量
D.完善交通,打造世界金融中心

10 .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2015年中国与吉布提开始合作开发阿萨尔湖盐资源。随后,阿萨尔盐湖溴化钠项目投产,该项目为吉布提的第一个化工项目。下图为“吉布提概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吉布提发展盐化工产业的区位优势有(     
①原材料丰富②距海港近,交通便利③技术水平高④劳动力成本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中吉盐化工合作项目对吉布提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A.促进旅游业的大力发展B.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C.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D.增加就业,产生良好社会效益
3.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典范,亚吉铁路(     
①加强沿线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②促进沿线地区物资运出和资源开发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④促进非洲南、北部之间的经贸合作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2-06-27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