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把农业引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与城市空间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将农业与城市中的社区相融合的“有农社区”的构想(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农社区”最主要的意义是(     
A.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B.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
C.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D.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
2.若推广“有农社区”,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控制城市用地规模B.完善社区商业布局
C.增加城市能源消耗D.缓解城市内涝灾害
2021-08-15更新 | 3803次组卷 | 54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段考地理试题

2 . 碳汇是指通过一系列生态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炕等,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农田生态系统既是碳排放源,又是重要的碳汇系统,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为农田碳循环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农田碳循环系统中(     
A.农作物通过呼吸作用实现了碳汇功能B.农作物成为动物饲料,减轻了碳排放
C.土壤中根系越发达,固碳的效果越差D.实施秸秆还田,使土壤中有机碳增加
2.提高农田碳汇的措施有(     
①大力增施化肥   ②增加生物质能源的使用   ③使用地膜覆盖   ④轮作、休耕等保护性耕作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1-26更新 | 656次组卷 | 10卷引用:卷A-2024高考地理冲刺压轴卷(海南专用)

3 . 随着蔬菜产量的增加,尾菜随之大量增加,堆积成为一大“公害”,给蔬菜生产基地环境安全造成了威胁。下图为青藏高原边缘某反季节蔬菜示范区的尾菜综合利用示意图,该示范区的反季节蔬菜主要供应我国东部地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该地蔬菜种植示范区的种植旺季以及蔬菜的生长习性应为(     
A.春季、喜湿B.夏季、喜凉C.秋季、喜光D.冬季、耐寒
2.图示综合利用的生态意义是(     
A.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B.减少化肥使用,实现绿色生产
C.提高植被覆盖率,抑制荒漠化D.提高蔬菜种植成活率,增加收入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该产业设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3.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     
A.北方的退耕还草B.湖区的混合放养
C.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河流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域之一,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减少农业污染,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势在必行。图为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上游农业生产中面源污染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环保技术高B.农业分布分散C.农业生产规模小D.农作物熟制少
2.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黄河中游农业生产最需要(     
A.控制农业生产规模B.改变农业生产结构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D.发展高效集约农业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桑蚕业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珠三角曾是我国重要的桑蚕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20世纪末,我国桑蚕业开始了空间转移,珠三角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

材料二:2006年,我国实施“东桑西移”战略,把桑蚕主产区从东部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向中西部转移。其中广西在接受“东桑西移”的过程中桑蚕产业发展迅速,蚕桑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图1为该区域位置图,图2为蚕桑产业的发展类型。

(1)根据材料,试分析珠江三角洲桑蚕业风光不再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广西蚕桑业迅速发展的优势条件。
(3)根据图2,结合所学分析蚕桑资源的综合应用对蚕区农村的有利影响。

7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箭头(     
A.①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
B.②表示饲料、花卉和鱼等供给农户
C.③表示粮食、蔬菜和树木等供给食品加工
D.④表示等肉、蛋和奶供给市场
2.有关该图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为自给农业B.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C.该地农业为生态农业D.该地太阳能资源缺乏
2024-03-10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农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A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为D地某村一些发展资料。

基本情况
面积4.1km2
人口1835

续表

土地
类型
丘陵5100
梯田2200
经济果林1300
甘蔗田1600
湿地500
经济
状况
农业产值91万元
村办企业3个红砖厂、1个制糖厂
工业产值549万元
其他
空气质量中等
水质34
(注:1亩=0.067公顷)
(1)近几十年来河口等深线向外海凸出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采取措施改善?
(2)E、F两处中宜建设度假村的是哪一处?判断理由是什么?
(3)当地人民政府决定在A、B、C三地中建设一大型能源港口,应选择在哪一地点最适合?理由是什么?新建港口拟实行江海联运,最经济的实现方式是什么?
(4)由材料二可知,图中D村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请为该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2024-04-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