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剑麻作为一种热带植物,叶片宽大,根系较发达,适应性强。其纤维具有耐盐碱、弹性大等特点,用途广,多用来制作各种工业用品和生活用品,内含的剑麻皂素等可用于抗癌药物的合成,而剑麻残渣可作饲料肥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云南元谋(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干热河谷地区扶贫工作队,针对该地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在农技专家指导下推广剑麻种植,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元谋生态脆弱主要是因为(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盐渍化②降水较少蒸发强,气候干燥③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④高寒缺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2.剑麻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体现在(     
①叶片宽大,蒸腾作用强,减少地表径流②叶片可拦截降雨,减弱雨水对土壤侵蚀
③剑麻枯叶可以蓄水,延迟地表径流形成④剑麻根系发达,强化土壤抗侵蚀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为改变该地区贫困面貌,该地今后在产业发展上合理的措施是(     
A.延长产业链,发展剑麻深加工B.增施化肥,提高剑麻产量
C.大力开采地下水,扩大种植面积D.开拓剑麻的非洲市场

2 . 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藏粮于地”强调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即在粮食供过于求时,轮作、休耕一部分土地;在粮食紧缺时,再将这部分土地迅速用于粮食生产;这样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下图示意我国2016年耕地等级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会(     
A.提高粮食生产成本B.减少粮食浪费
C.减少粮食需求量D.保障粮食供给
2.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     
A.提高农业科技B.实行精耕细作
C.扩大耕地面积D.提高耕地质量
3.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地区实现“藏粮于地”的有效措施是(     
A.发展台田B.种植绿肥
C.轮作休耕D.扩建大棚
2022-02-10更新 | 2621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县美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挖掘农业碳汇潜力,推进农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化肥、地膜等农资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养殖和秸秆燃烧等环节;碳汇主要来自植物光合作用、秸秆还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下表为黄土高原区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碳效应对比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农业生产模式具体生产形式亩均碳排放量/吨亩均净碳汇量/吨
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粮食作物+家禽家畜0.1310.195
设施作物复种模式蔬菜/瓜果类轮作(多茬)0.587-0.194
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粮食作物/家禽家畜+经济林园0.1410.130
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粮食作物/作物秸秆/饲草)→(家禽家畜+沼气技术)→粮食作物0.2060.253

说明:净碳汇量常用碳汇量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差值来衡量

1.推测设施作物复种模式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     
A.畜牧养殖B.地膜大量使用C.秸秆燃烧D.农业机械耗能
2.从发展低碳农业的角度,黄土高原区退耕还林农户适宜发展的生产模式是(     
A.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B.设施作物复种模式
C.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D.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
2022-06-05更新 | 1409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清县位于浙江省北部,山地丘陵、平原各占总面积的36.5%、63.5%。平原地区的“粮桑鱼畜”农业系统(下图)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具有创造性的洼地利用方式和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其中的珍珠养殖于2017年已被认定为国家农业文化遗产)。2000-2020年,随着城镇化及二、三产业的发展,桑地面积和桑蚕产业规模不断萎缩,对“粮桑鱼畜”农业系统造成了较大威胁。

   

(1)根据图7相关信息,从物质(能量)循环的角度说明德清县“粮桑鱼畜”农业系统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2)说明德清县2000-2020年桑地面积、桑蚕产业规模不断萎缩的原因。   
(3)为德清县“粮桑鱼畜”农业系统的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禽畜类粪便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不断加剧,为有效遏制此类问题的发生,南阳市某农牧有限公司探索出一条肉牛-农作物-食用菌的生态循环农业之路,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该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环节是(     
A.青贮玉米种植B.菌菇种植C.蚯蚓养殖D.肉牛养殖
2.青贮玉米是指把含玉米穗的整棵玉米植株收割并切碎后用发酵的方法制作成青贮饲料,其主要效益有(     
①缩短玉米生长周期,提高土地复种指数②减少精饲料的投入,降低养殖业的成本
③减少秸秆焚烧现象,改善大气环境质量④减轻耕地水土流失,保护当地耕地资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1-04更新 | 353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大光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温宿县地处天山南麓,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水稻主产区之一。温宿县改变秸秆焚烧或直接还田的方式,而采用“过腹还田”的形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温宿县生产的稻米比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品质优,其主要原因是(     
A.水质优B.昼夜温差大C.土壤肥沃D.年温差大
2.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过腹还田”能够(     
A.消除病虫害威胁B.提高土地利用率C.提高秸秆利用率D.减少劳动力投入
3.与秸秆焚烧相比,温宿县采用“过腹还田”的形式发展农业,最明显的生态效益是(     
A.提高土壤肥力B.增加生物多样性C.改善生态环境D.防治荒漠化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洋县是我国朱鹳、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占县域面积94%的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洋县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但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例如,为朱鹅提供觅食的湿地和栖息的林木、朱鹞活动区内稻田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禁止开矿等举措,使当地经济发展一度陷入绿色贫困

近年来,洋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利用县域生态资源,以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为突破口,创新有机产业、生态旅游、精准扶贫三位一体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有机产业助推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典型地域模式。下图示意洋县有机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模式。



(1)分析洋县农村经济发展一度陷入“绿色贫困”的原因。
(2)有机农业是指遵照一定的有机生产标准,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农业生产方式。评价洋县发展有机农业的条件。
(3)为洋县采用“种植+加工+旅游”模式发展经济提出具体措施。
2024-02-03更新 | 30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8 . 广东省沙浦镇遵循分区养殖,异位处理的原则,通过岸上搭建集装箱为养育箱体,进行鱼类高密度养殖,形成了养育箱体与池塘一体化循环的集装箱养鱼模式。下图为沙浦镇某集装箱养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抽至集装箱的水主要来源于池塘(     
①表层②底层③东侧④西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箱体内仿生生态环流保持最优流速,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鱼质B.保持水质C.利于排污D.便于增氧
3.与传统的池塘养殖相比,该模式(     
①资源利用率高②利于实时监测③受池塘水质影响大④能源消耗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1-21更新 | 289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供需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大豆和油料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变。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把森林建设成为粮库”“油田,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森林粮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森林粮油资源开发力度不足。

茶油具有保健价值,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主要生长在我国亚热带高山及丘陵地带。油茶树喜热怕冷,需充足的光照,喜湿怕涝,最适应酸性土。贵州省多荒山荒坡,当地农民有种植油茶树和喜食茶油的习惯,现有油茶林多靠农民自发种植,树龄老化,品种不优,油茶籽的综合利用不够。现有油茶林分布范围广,但多呈斑块状分布,生境破碎。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积极引进油茶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如图为油茶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示意图。

(1)简要说明我国向森林要粮食和油料需要注意的问题。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贵州省引进油茶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的意义。

10 . 地处渤海湾的曹妃甸,随着首钢搬迁和大批相关产业涌入,着手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以满足工业需求。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建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鱼苗等生态工程建设,实现海洋空间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生产方式。曹妃甸区域海洋牧场位于工业区附近的海域中及沿海河口。下图示意首钢曹妃甸厂区海水淡化循环利用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保护海洋生态和提高工业废弃物利用率角度,可以在海水淡化厂附近建(     
A.石化厂B.制碱厂C.水产养殖场D.风力发电场
2.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对国家安全的意义有(     
①增加耕地面积,保障食品安全②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③增加渔业产值,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④提供优质蛋白质,彻底改变国民饮食结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2-23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 环境与发展(高频选择题6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