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区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区域发展之初,由于资金、产业基础等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总是首先集中于少数条件较好的城市。学者研究认为,交通干线连接的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点;交通干线沿线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轴。可见,具有“点—轴”结构的区域,经济发展往往迅速。

环渤海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沿海通道的一部分,下图为构想中的环渤海湾区示意图。

(1)概括上图规划中的高速铁路分布特点。
(2)简析规划中的环渤海高速铁路建成后将对该区域发展产生的社会效益。
(3)根据“点—轴”结构理论,试解释环渤海湾区高铁干线沿线形成经济活动密集区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西三新学术联盟百校联考高三5月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号称是“世界干极”,平均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然而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赤道附近的偏东信风减弱,大洋中东部水温升高致使流向太平洋西部的温暖海水滞留在东部),2015年9、10月沙漠中休眠已久的花的种子迅速生长,形成“沙漠花海”的自然奇景。

材料二:右图为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和相关地理景观示意图。

材料三:实际上“世界干极”并不缺“水”,只是它以雾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在智利中部的某海滨小村,有200余天被大雾笼罩。当地人在山坡上竖立6张大网,当雾穿过这张大网时,雾里的潮湿水汽在细小的网眼凝结成水滴,积攒的水通过大网下方的水槽和输水管流到一个蓄水桶力。每年这些捕雾网可以从雾气中获得2.4L水。尽管水量不多,但对于滴水如油的沙漠村庄来说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气候在阿塔卡玛沙漠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解释2015年9、10月份阿塔卡马沙漠出现花海的原因。
(3)该地“捕雾取水”的不利条件有哪些?
(4)智利最近计划在沙漠中修建一座水电站,并提出了一个大胆构想:利用太阳能把海水抽到位于安第斯山脉顶峰的水库,然后让海水倾泻而下用于发电。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茶树具有喜温畏寒、喜湿恶水、喜光怕晒、喜酸怕碱的特征。斯里兰卡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它成为世界三大茶区之一。但茶叶生产的波动性也较大。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薄弱,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该国是南亚率先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的国家。下图为斯里兰卡等高线地形图。

(1)结合图文资料,说出斯里兰卡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地形对该国茶叶种植的有利影响。
(2)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发展放慢,加之国内环境的不稳定,使该国的经济发展严重受损,请为该国经济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村位于江西省北部,20世纪80年代,当地从事双季稻生产。那时农民以水调温,早春育秧对稻田进行日排夜灌。如今,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工作,但水田并未荒芜,依然种植水稻。图为M村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与乙处相比,图中甲处各田块之间的相对高差较大。

(1)早春育秧,农民通过稻田的日排夜灌来调节温度。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相较于乙处,说明甲处更适合作为育秧田块的原因。
(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说明当前M村水稻生产特点的变化。
2024-04-29更新 | 301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是唐朝诗人岑参所写,诗中提及的“热海”,是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伊塞克湖(位置见下图);该湖区冬无严寒、湖水终年不冻.所以称“热海”;伊塞克湖盆地四面环山,高山区冰川面积约650.4平方千米;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236平方千米,是该国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湖泊;盆地西侧是荒漠,向东逐渐过渡到草原;当地人广泛引用注入此湖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此地成为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畜牧区。



(1)比较伊塞克湖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分析伊塞克湖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原因。
(3)比较伊塞克湖冬、夏季水位的差异,解释原因。
(4)推测若灌溉农业规模扩大对当地土地、气候和伊塞克湖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咸海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克孜勒库姆沙漠的中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网站的消息,在50年以前,咸海总面积为6.6万平方公里,这几乎相当于一个斯里兰卡的国土面积。咸海流域的水资源给当地的农业和渔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据统计,当地渔业年捕捞量曾经达到4万吨,其支流的三角洲有几十个小湖,生态丰富的沼泽和湿地遍及55万吨。
材料二:不同年代咸海面积变化图。

材料三:下面分别为中亚示意图和塔什干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结合塔什干的气候资料,简述锡尔河流域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①:结合材料三,中亚城市多分布在东部的山前地带。请合理解释其原因。
②:本地区国家多以灌溉农业为主。为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格尔木市(36°25′N,94°53′E)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大陆高原气候,年太阳总辐射量在6618~7356 MJ/m2,年均日照时数在3200~3600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4.3℃,年平均降水总量43mm,年平均降水天数27天。下图是格尔木各月日均最高气温和日均最低气温分布图。


(1)根据材料解释格尔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的原因。
(2)近年来,格尔木市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其中“枸杞、蔬菜、羊”成为三大主导产业。试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格尔木的枸杞色红粒大,肉厚且绿色无公害的主要原因。
(3)近年来,政府着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格尔木拥有大量的国有未利用荒漠化土地,地势平坦开阔。你是否赞成在该地大力建设光伏发电站?请根据材料信息说明理由。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蛇曲多分布在平坦地区,但在黄河河口以下晋陕边境,太行山、吕梁山等山脉多次隆起形成的断裂带中,由于内外力的共同作用,却能看到难以计数深深嵌入岩层之中的“S"形蛇曲地貌,其中曲率最为规整的是乾坤湾(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河道形似太极,传说伏羲先祖就是在乾坤湾仰观天象,发明了太极八卦阴阳学理论。受乾坤湾影响形成的优质,土质、水文和气候条件,深深影响着湾内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被当地人视作风水宝地。图甲示意乾坤湾河道及局部景观。图乙为乾坤湾形成过程示意图。



(1)根据图文材料,描述乾坤湾的形成过程。
(2)分析外力的风化作用在乾坤湾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说明乾坤湾被当地人视作风水宝地的原因。
(4)充分利用乾坤湾这风水宝地,实现贸似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必,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请推测乾坤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北神农架西南边陲,区内有亚高山草甸和多种蕨类沼泽,平均海拔1730米,气候冬长夏短,年平均降水量约1500mm,各月降水均匀。大九湖盆地石灰岩广布,落水洞逐步发育,溪流通过北侧落水洞群流到外部。

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林地分布于盆地周边的高山上;灌草散布于高山基部;耕地、沼泽等分布于中央盆地。大九湖湿地形成年代久远,中央盆地沉积了深厚的泥炭(泥炭是植物体沉入沼泽底部,由于潮湿等原因无法完全分解,残留的植物遗体多年积累而成)。因泥炭富含有机质,吸水能力强,吸附性能好,历史上当地农民多采挖泥炭用作种植肥料。



(1)请从气候角度出发分析大九湖盆地泥炭沉积的有利条件。
(2)试推测公园成立前大九湖湿地变浅变干的原因。
(3)说明当地农民大量采挖泥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4)指出大九湖地区产业多元发展的方向。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湖面海拔4 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纳木错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气多。纳木错沿岸虽然河流众多,但在入湖口处均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纳木错鱼类数量非常少,而且鱼类个体也十分小。

(1)指出纳木错沿岸河流的分布特点。

(2)说明纳木错沿岸河流难以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

(3)分析纳木错湖水中鱼类数量较少且个体小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