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发展差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1 道试题

1 . 下图为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一梯田四素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完成下面小题。

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主要功能是(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水源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2024-04-25更新 | 131次组卷 | 39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入泥沙1.6亿吨。但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地区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公里,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下图为库布齐沙漠及附近区域图。


材料二 库布齐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
(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实行立体化产业模式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02-25更新 | 650次组卷 | 38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4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冬季气候特征是(     
A.降水较多B.大陆性弱C.生长期长D.寒冷干燥
2.符合甲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A.耕地以旱地为主B.人均耕地面积少
C.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D.分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水稻土
3.甲区域与乙区域共同的特点是(     
A.都位于温带季风地区B.都是水稻主要产区
C.都位于石油资丰富地区D.都是重要的农业区
4.下列关于丙省和丁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省水陆交通便利B.丙省第一产业比重小
C.丁省劳动力资不足D.丁省第三产业比重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里海东岸到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公元前4000年以来,沿线的环境演化和农业文明变迁明显。通过考古发现的不同年代相关证据,可用于探索丝绸之路沿线东西方物质交流和文化融合及其进程。丝绸之路沿线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黍、大麦和小麦。粟黍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大麦、小麦是西亚驯化的生物。丝绸之路沿线的新疆巴里坤湖是东天山北麓的高原湖泊,面积最大时达800多平方千米。下图示意不同年代丝绸之路沿线小麦,粟黍出现的频率和巴里坤湖附近遗址数量、有机质含量及湿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丝绸之路沿线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进程加速最明显的时期是(     
A.公元前4000年一公元前3000年B.公元前3000年一公元前2000年
C.公元前2000年一公元前1000年D.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元年
2.下列关于从里海东岸到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农业文明变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2000年之前丝绸之路沿线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B.公元前3000年之后丝绸之路沿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C.公元前2000年之后丝绸之路逐渐形成粮食与畜牧相混合的绿洲农业
D.公元前3000年之前丝绸之路沿线种植业主要受西方的影响
3.在巴里坤湖附近发现的遗址中,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元年期间的遗址较多且数量稳定,推测其原因有(     
①丝绸之路沿线小麦、粟黍种植面积大,食物供应充足
②位于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交通方式的巨大革新使运输更便利
③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天山积雪融水较多,水源较充足,湿度较大
④植被覆盖率较高,风沙少;土壤较肥沃,环境稳定性较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读我国农作物熟制区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农作物熟制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植被
2.甲地区农作物熟制有别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终年气候湿热B.河流落差大C.土壤肥沃D.盆地地形

7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B--A--C
2023-01-24更新 | 149次组卷 | 93卷引用:广西桂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下面景观图中的道路两侧积雪高达20米,是日本著名的“雪墙公路”。从1971年开始,这里就成了观雪圣地,很多人还专门前往附近主峰饱览雪景,每年吸引近百万游人前来观光。结合日本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雪墙公路”景观位于图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下列时间段中,“雪墙公路”景观最吸引游客的是(     
A.3月-4月B.11月一12月C.7月一8月D.10月一11月
3.春季,该现象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     
A.地震灾害B.洪涝灾害C.春旱冻害D.沙尘灾害

9 . 下图中四种房屋建筑,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对于四幅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的江南水乡
B.乙图为气候干燥少雨,温差较大的西北
C.丙图说明当地是气候湿润,地势起伏大的云贵高原
D.丁图说明了当地传统上以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
2.如今,许多游客慕名前往丁地体验当地的这种居住形式,而许多当地人却住进了砖瓦房,这种现象说明(     
A.当地的气候变迁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B.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交通运输改变了当地人的生产方式D.当地人想体验新式的生活方式
2023-01-07更新 | 519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材料二我国12个自贸区分布图


材料三海南岛位置示意及水系、资源概况图



(1)简述海南岛地理位置及其意义。____
(2)与全国十一个自贸区相比,海南建自贸区的区位条件有____
(3)简述海南省自贸区的发展方向。____
2022-12-25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届江苏省海门中学高三最后模拟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