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     
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2020-07-08更新 | 13514次组卷 | 7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崩岗是我国南方山坡岩土体在流水和重力作用下,遭受侵蚀、产生崩塌而形成的地貌,高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福建省某地在崩岗分布区推广杨梅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杨梅采收时间多集中在6月中下旬,某企业拟在该地采用新栽培技术以延迟杨梅成熟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推广杨梅种植的首要目的是(     
A.提高土壤肥力B.减轻水土流失
C.增加农民收入D.降低种植成本
2.以下最适宜大规模种植杨梅的是(     
A.集水坡面B.崩壁C.沟道D.洪积扇
3.该企业延迟杨梅成熟时间主要是为了(     
A.延长产业的链条B.增加产品的产量
C.提高市场竞争力D.提升产品的质量
2022-12-03更新 | 4218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021·福建·高考真题

3 .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地区考古挖掘出的古聚落遗址,遗址中有许多黄土烧制的陶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为避免坍塌,窑洞宽度须小于窑顶黄土厚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候趋向(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2.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是由于(     
A.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B.人口增长迅速,耕地不足
C.蓄水技术提高,供水充足D.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
3.龙山文化时期,该地区坡地的窑洞平面形态最可能是上图中的(     
A.B.C.D.
2021-11-11更新 | 4353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题
4 . (2018·新课标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
1253.0无明显洪峰
2480.3无明显洪峰
35100.1无明显洪峰
4273.2无明显洪峰
5290.7洪峰流量346m3/s
6254.4洪峰流量1750m3/s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2.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2018-06-09更新 | 10292次组卷 | 4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丹江口水库始建于1973年,2003年起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2005~2013年,大坝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河南省淅川县地处丹江口水库沿岸,石漠化土地面积占26.4%。为配合大坝的加高,该县实施移土培肥工程,即在大坝加高后可能淹没的地区,将耕地表层(20~50厘米)的肥沃土壤剥离,并将剥离的表土转运至周边石漠化坡地,改造和修建梯田10.84万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航运条件B.提升水库水质
C.增加调水水量D.扩大灌溉面积
2.移土培肥工程的实施,可使加高后的丹江口水库(     
A.含沙量较高B.水位较高C.库区较大D.水质较好
3.淅川县境内剥离表土的区域(     
A.海拔较低、坡度较小B.海拔较高、坡度较大
C.海拔较低、坡度较大D.海拔较高、坡度较小
6 .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2018-06-14更新 | 8157次组卷 | 7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坡度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某河流流域内降水量大且集中,根据其流域的坡度按照每10°的坡度范围进行划分,分别统计不同坡度下各类土壤侵蚀面积占比,结果如下表所示。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坡度范围微度侵蚀
(%)
轻度侵蚀
(%)
中度侵蚀
(%)
强烈侵蚀
(%)
极强烈侵蚀(%)剧烈侵蚀
(%)
0—10°16.6530.7670.2450.1270.1080.121
10°—20°18.0275.3452.6361.3881.0891.122
20°—30°14.2865.3153.8302.8782.7452.769
30°—40°6.8862.6601.8661.5571.5921.760
40°—50°1.4800.6630.4050.3500.3800.462
50°—60°0.1670.0850.0460.0410.0440.060
60°—70°0.0150.0080.0040.0040.0040.006
70°—80°0.0010.0010.0000.0000.0000.000
80°—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表格所列数据反映出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是(     
A.坡度范围(0—10°)的土壤微度侵蚀面积占比最大
B.土壤剧烈侵蚀等级的面积随坡度增加出现先减后增的趋势
C.土壤轻度侵蚀的最大值出现在20°—30°坡度范围
D.坡度大于30°时,各类等级土壤侵蚀面积都开始下降
2.关于坡度与土壤侵蚀相关性规律及其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面积随坡度增加而增加,主要是因为坡度越大,地表径流流速越快
B.土壤侵蚀存在临界坡度,该流域的临界坡度在10°—20°之间
C.在各个坡度范围内,微度侵蚀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干扰
D.当坡度大于60°时,基本不发生土壤侵蚀,原因是坡度过大时基本无土壤覆盖
2022-04-03更新 | 1082次组卷 | 5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模拟卷(福建专用)

8 . 当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地表开始出现细小水流时,坡面土壤受冲刷会产生细沟。根据土壤粒径与黏结性,可将黄土高原中部和南部划分为不同类型粘土区。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四类黏土区的南界线。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黏结性呈正相关,土壤粒径与黏结性呈负相关。研究发现,在降水、地形和坡度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示区域实验点②处比①处形成细沟时间早,细沟侵蚀发育更显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只考虑自然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则I→IV土壤的(     
A.粒径增大B.黏结性下降C.有机质减少D.透水率降低
2.导致图中四类黏土由北向南粒径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夏季风强度B.冬季风强度C.热量条件D.太阳辐射
3.相同降水条件下,实验点②处比①处细沟侵蚀发育更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①径流下渗少②植被覆盖率低③土壤孔隙大④土壤有机质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为减缓南部黄土区细沟发育,以下举措可行的是(     
A.减缓地面坡度B.减少植被覆盖C.夯实耕作土层D.增大灌溉水量
2022-10-29更新 | 993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9 . 纵比降是河段两端的高程差与流程之比,其变化主要取决于河床高程、河流水量等因素。黄河龙门一潼关河段(以下简称“龙潼段”)冲淤变化剧烈。三门峡水库(左图)建成后,该河段的水沙运移深受影响。1973年以来,三门峡水库调整运行方式,实现库区净排沙。右图示意1960~2000年龙潼段流量1000m3/s时的纵比降和龙门站年均流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60~1970年纵比降的变化趋势,反映出龙潼段(     
A.河道弯曲程度降低B.潼关附近河床抬升
C.雨水补给明显增多D.龙门附近侵蚀加剧
2.与1968年相比,1976年(     
A.潼关、龙门水位均较低B.潼关、龙门水位均较高
C.潼关水位较低,龙门水位较高D.潼关水位较高,龙门水位较低
3.与1976年相比,1998年龙潼段(     
A.流速较快,年输沙量较少B.流速较快,年输沙量较多
C.流速较慢,年输沙量较少D.流速较慢,年输沙量较多
2022-04-02更新 | 1818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八地市(福州、厦门、泉州、莆田、南平、宁德、三明、龙岩)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诊断性联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2018-06-14更新 | 6654次组卷 | 5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