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为研究某退耕地的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关系,科研人员于2019年在该地选取四个径流条件相同的小区域,种植油松(乔木)、沙棘(灌木)、达乌里胡枝子(灌木)、赖草(草本)等耐旱的原生植被。下表示意2019~2022年夏季5次降水(降水强度相差不大)后测定的四个小区域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
场次

测定
时间

降水量(mm)
径流量(L)
油松+沙棘油松达乌里胡枝子+赖草沙棘
12019年23148208198118
22020年45151161160132
32021年3561746366
42022年33917614570
52022年1310283740
1.该退耕地最可能位于(     
A.东南丘陵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D.黄土高原
2.第3、4场降水量相当,但第4场产生的径流量更大,推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植被生长状况的差异B.前期降水状况的差异
C.林冠截留能力的差异D.植被保水能力的差异
3.该退耕地不同阶段水土保持效果最佳的植被类型是(     
A.早期灌木B.早期乔、灌结合C.后期乔木D.后期灌、草结合

2 . 蔚县地处河北省张家口市,是典型的山间构造盆地,其北通大漠、南接雁门关,历史上是塞外游牧民族和中原政权频繁征战的地方,自然条件和战争影响了新增聚落分布,明王朝末期与塞外蒙古部族关系缓和,促进了清朝时期新增聚落的分布演化,下图示意不同历史时期蔚县新增聚落空间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元朝新增聚落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B.水源C.土壤D.军事
2.明朝新增聚落可能导致(     
A.城镇化水平提高B.沙漠化问题凸显
C.水土流失加剧D.湖泊面积萎缩
3.清朝时蔚县北部新增大量聚落,推测这些聚落的主导产业是(     
A.农业B.牧业C.手工业D.商贸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3 . 我国黄河流域某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化不大,下图是该区域1998~2010年间各类土地利用结构及变化情况(k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黄河的(     
A.河源河段B.上游河段
C.中游河段D.下游河段
2.造成该区域1998~2010年间各类土地面积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气候变化B.调整种植结构
C.退耕还林(草)D.退耕还湿
3.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植被覆盖增加,地面辐射量减弱B.建设用地增多,城镇建设推进快
C.林地面积上升,木材产量潜力大D.草地破坏严重,畜牧业发展受困
2021-01-15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眉山、遂宁等九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文综地理试题

4 . 下面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土壤分布图,右图是沿左图中46°纬线上M、N两点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盐渍化程度和蒸发状况有关, 所以气温越高,盐渍化越严重
B.该地盐渍化程度在春季较高
C.可以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治理盐渍化
D.整体来看,该地盐渍化程度南高北低
2.图乙中a、b、c三地的土壤盐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A.c>b>aB.b>c>aC.c>a>bD.a=b>c
2019-01-1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山西省西北部是生态环境脆弱且破坏严重的地区,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水土保持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山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测定:在黄土坡地上人工造林后多年平均减少径流30.8%、减少泥沙88.8%,一亩林地比无林地能多蓄水20立方米。
不同植被类型对水、肥的需求由大到小依次是:乔木、灌木、草类,裸地上草类着生能促进土壤进一步发育。年降水量400毫米是乔木和灌木草类的自然分界。
刺槐是一种耐旱的落叶乔木,它在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适应性顺序依次为:梁峁阴坡>阴沟坡(阴坡下部)>峁顶>梁峁阳坡>阳沟坡(阳坡下部)。下图示意黄土高原位置及景观。

根据资料,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为晋西北地区设计增加植被覆盖率的方案。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拜泉县位于黑土分布区(左图),曾经是土壤侵蚀强烈的地区。季节性冻融是原因之一,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也是导致黑土退化的原因。为解决黑土变“薄”变“瘦”的问题,当地农民采用了多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覆盖条带耕作技术(简称条耕技术,如右图所示),是在秸秆全覆盖的基础上,利用条耕机械整理出无秸秆的苗带用于播种,全田土壤扰动不超过1/3。21世纪以来,我国粮食净进口量持续增加,其中进口大豆约占进口粮食总量的60%,占大豆消费总量的80%以上。拜泉县是大豆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基地,创造了保黑土与增产量的双赢。

(1)推测拜泉县土壤冻融侵蚀最严重的季节,并说明其侵蚀原理。
(2)阐述条耕技术对保护黑土的作用。
(3)简述拜泉县的做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7 . 东北黑土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当地高强度的农业垦殖造成了大量侵蚀沟,导致了严重的黑土流失。某研究团队分析了东北低山丘陵区侵蚀沟的基本特征与时空演化趋势,探讨了坡度和坡向对侵蚀沟发育的影响,为当地选择展开黑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和确定治理措施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下图示意东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度(甲)和坡向(乙)的侵蚀沟沟壑密度变化(2021年),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当地坡度和沟壑密度的关系分析,可推测(     
A.9°以下为森林地带B.15°以下垦殖强度最大
C.18°以上为石质荒地D.21°以上坡面汇流最强
2.从坡向看,影响当地沟壑密度大小的主要自然因素不包括(     
A.黑土质地B.地表径流C.年降水量D.昼夜温差
3.当地黑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应选在(     
A.3°以下的东坡B.6~9左右的南坡
C.12~15°的东南坡D.18~21°的西北坡

8 . 在山城重庆,为应对山地丘陵地貌及春旱夏涝的降雨特征,人们创造性地发展了四季囤水的囤水田、冬季囤水的冬水田、夏季排洪的冲冲田等梯田水利技术,改变了曾经靠天吃饭的局面,并在低山丘陵地区形成了林高——田低——居陡的居住模式。下图示意当地的梯田和居住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冬水田的主要功能是(     
A.减轻霜冻B.保障春耕C.保持水土D.减少病虫害
2.推测低山丘陵区冲冲田多见于(     
A.陡坡山脊B.陡坡山谷C.缓坡山脊D.缓坡山谷
3.低山丘陵区林高田低居陡的居住模式主要是为了(     
①躲避洪涝灾害②保障耕地面积③保护生态环境④增加旱季水源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9 . 【环境保护】

2000年以来,世界上输沙量最多、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含量悦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黄河潼关水文站实测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年均入黄泥沙量仅为2.64亿吨,较天然来沙均值15.92亿吨减少83.6%。虽然同期黄河径流量较天然时期年均值减少46%,但黄河含沙量却也大幅下降71%。


推测近年来黄河下游“变清”的主要原因,并分析黄河下游“变清”对河床的影响。
2022-12-2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三诊测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苹果喜冷凉、喜光,不耐严寒和涝灾。下图示意某坡耕地苹果种植区蓄水坑灌方式,蓄水坑灌是在树冠下绕树干挖若干个小蓄水坑(深度多为60~80厘米),灌溉时将水注入坑内,通过坑壁渗入根区土壤。蓄水坑灌使苹果产量提高了约13.7%,增产明显。该地位于45°N。



(1)当地坡耕地苹果种植采用蓄水坑灌方式,据此推测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2)与传统地面灌溉方式相比,指出坡耕地蓄水坑灌能显著提高苹果产量的原因。
(3)当地坡耕地果园推广蓄水坑灌后,苹果产量和品质普遍优于平地苹果种植区,简述其原因。
(4)分析湿润地区坡耕地果园不宜采用蓄水坑灌的理由。
2021-12-16更新 | 823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2021-2022 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