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厚度最厚的黄土沉积区,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加上长时间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暑假期间,某地理学习兴趣考察小组在赵老师带领下到甘肃、陕西两省对6个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及治理现状展开调查。期间发现6个小流域均采取了相应的工程(坡面工程、沟道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中林、灌、草占比存在明显差异,林地主要有分水岭防护林、陡坡水土保持林、沟道防护林等。下图示意6个小流域生物治理措施中林、灌、草面积及占比。



(1)指出同学们在考察地可能看到的水土保持工程。
(2)列举兴趣小组实地考察水土流失现象需要收集的材料。
(3)据图推测羊圈沟、龙滩沟两流域的气候差异。
(4)任选图中两类林地,简述其生态防护作用。
2022-04-1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2 . 蔚县地处河北省张家口市,是典型的山间构造盆地,其北通大漠、南接雁门关,历史上是塞外游牧民族和中原政权频繁征战的地方,自然条件和战争影响了新增聚落分布,明王朝末期与塞外蒙古部族关系缓和,促进了清朝时期新增聚落的分布演化,下图示意不同历史时期蔚县新增聚落空间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元朝新增聚落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B.水源C.土壤D.军事
2.明朝新增聚落可能导致(     
A.城镇化水平提高B.沙漠化问题凸显
C.水土流失加剧D.湖泊面积萎缩
3.清朝时蔚县北部新增大量聚落,推测这些聚落的主导产业是(     
A.农业B.牧业C.手工业D.商贸
3 . 下图示意我国地理位置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B.乙
C.丙D.丁
2.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2016-11-26更新 | 44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届安徽宿松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4 . 山西省是典型的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形高度变化大,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受自然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黄土崩塌是山西省比重较大、灾情较重、影响范围较广的地质灾害。下表示意山西省黄土崩塌数量和降水的年内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
黄土崩塌数量/处5620241713403322455
降雨量/mm67163545601201107135186
1.7月和4月黄土崩塌数量较多的影响因素分别是(       
A.气温、耕种B.气温、降水C.耕种、降水D.降水、气温
2.下列四种黄土斜坡中,较稳定的坡型是(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3.调查发现不同坡向黄土崩塌数量差异较大,推测崩塌比例最大的坡向是(       
A.南坡B.东坡C.西坡D.北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地处黄土高原西部,黄土塬、梁、峁地貌发育完整。合水县居民区全部位于塬面上,该县把“固沟保塬”工程作为创建山清水秀自然生态的抓手之一,全力建设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下图示意合水县塬-梁-峁演化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大塬向残塬演化的最主要地质作用是(     
A.侧向侵蚀B.下切侵蚀C.溯源侵蚀D.流水磨蚀
2.推测合水县“固沟保塬”工程的重点实施对象是(     
A.大塬B.残塬C.树杈梁D.似圆峁
3.合水县“固沟保塬”工程的有效措施是(     
A.坡面植被恢复B.塬面水沙集蓄
C.沟头打坝建库D.推进沟道渠化
2022-01-01更新 | 934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6 . 植物类型及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等因素随植物群落演替而发生规律性变化,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对植物地上生物量影响显著,并相应地影响植物根系发育程度,营养元素丰富处其植物根系较发达且密集,其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亦相对较大,对于有效防治区域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现象具有重要理论研究价值。下图为某区域地表及地下30cm植物群落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黏聚力c值)与剖面海拔高度变化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区域地表植物群落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多寡B.降水多少C.土壤肥力D.气温高低
2.据材料分析根一土复合体抗剪强度最大的地形区是(     
A.三级阶地及斜坡B.二级阶地C.一级阶地D.河漫滩
3.推测需要重点防范水土流失的区域是(     
A.三级阶地及斜坡B.二级阶地C.一级阶地D.河漫滩
2021-12-08更新 | 57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7 . 坡地退耕是近年来黄土高原整治生态环境和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科学家基于数字技术,以延安某流域为例,利用相关资料,模拟分析了不同地形高程、坡度和坡向条件下不同作物产量及水土流失的分异特征。下图反映的是在该流域高程1100m、坡向为正南向的坡地,种植玉米、马铃薯、大豆和绿豆(豆类)产生的泥沙随地形坡度变化的模拟计算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农作物是(     
A.玉米B.马铃薯C.大豆D.豆类
2.对坡耕地进行梯田改造、及早退耕还林还草的界限是(     
A.10°和15°B.5°和15°C.15°和20°D.20°和30°
3.推测该流域(     
①生态环境脆弱②坡向对泥沙流失影响很大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坡度与作物产量关系不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堂溪流域主体位于重庆市奉节县草堂镇。区内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为主,海拔为128~1866m,耕地主要分布于6°~25°的坡地上,大规模垦殖期间,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流域内常住农户减少,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为此政府给予农民一定补贴,成立专业合作社,鼓励种植和栽培以脐橙为代表的经济果林,农业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坡耕地—果林转换,山区生态环境质量和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1)草堂溪流域坡耕地转换为果林之后水土流失得到了明显改善,请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原因。
(2)说明草堂溪流域近年来坡耕地转换为经济果林的社会经济原因。
(3)调查发现,坡耕地—果林的转换,多发生于公路周边,请推测原因。
(4)进一步扩大坡耕地的转型,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2023-05-08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蒙城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三模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1999年开始,黄土高原实施退耕还林,植被覆盖率大面积增加,水土流失明显减轻。由于梁峁和坡地大部分植树造林,沟道成为建设耕地的重要资源。随着时间推移,沟道的可利用率程度降低。为了满足当地的土地需求,延安各区县开展了沟道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即治沟造地。治沟造地是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下图所示)。



(1)推测沟道的可利用率程度降低的原因。
(2)指出治沟造地产生的地理背景。
(3)说明治沟造地对延安市的现实意义。
2020-09-28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为研究鱼鳞坑工程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某研究小组模拟三种坡度均为25°的坡面,以相同降雨强度(70mm/h)持续60分钟降水,研究其输沙速率的变化。下图左图为三种坡面示意图,右图为输沙速率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前15分钟平整坡面输沙速率增加较快的原因是(     
①坡面地表径流大②雨水下渗多③坡面地表径流快④降水强度变化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与大鱼鳞坑坡面相比。小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峰值低、出现时间早,主要是因为小鱼鳞坑(     
A.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较小B.损毁更早、坡面径流最较大
C.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较小D.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较大
3.推测模拟实验中将降水强度增大到100mm/h的影响可能是(     
A.三种坡面输沙速率峰值减小B.小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变化减小
C.大、小鱼鳞坑损毁时间提前D.大鱼鳞坑坡面的径流量变化减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