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为研究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特性的差异,某科研团队在贵州一喀斯特实验样地(样地内降水、温度等气候因素大致相当)进行了生态实验研究。下图为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抗蚀指数的实验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验结果表明(     
A.阔叶林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最显著
B.灌丛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
C.针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
D.三种植被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均有所增强
2.10-20cm土层中针叶林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原因可能是(     
A.针叶林土层降水量小,有机质淋失少
B.针叶林土层温度高,有机质分解快
C.针叶林生物量流动最大,下部土层枯落物分解转化多
D.针吐林土层表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淋溶向下淀积量大
3.在喀斯特地区,如果以防治土壤侵蚀为目的,应考虑种植的树种为(     
A.灌丛B.针叶林C.阔叶林D.混交林
2022-02-15更新 | 521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等2地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因流水造成的沟谷侵蚀是黑土区坡耕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流水侵蚀造成的侵蚀沟按照发展状态可以分为发展沟(即指沟底还能继续下切侵蚀的沟谷)和稳定沟(即指沟底不能继续下切侵蚀的沟谷)。下图是我国东北某村1968年和2018年黑土坡耕地侵蚀沟分布图。

(1)描述图示区域从1968年到2018年黑土坡耕地侵蚀沟演变特点。
(2)说明单个侵蚀沟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3)分析大量侵蚀沟对黑土区坡耕地造成的危害。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比较不同发展状态侵蚀沟防治重点的差异。
问题②:说明“治沟先治水,治水先护坡”的必要性。
3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俗话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是因为黄河含沙量大,而近年来春季壶口瀑布附近却出现“碧水”“白浪”的景象,吸引了众多游客。下图为壶口瀑布位置图。


   
推测近年来壶口瀑布春季出现“碧水”“白浪”景象的原因。
2023-08-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黄土高原,切沟向塬面溯源侵蚀会导致宝贵的塬面缩小、破碎。某黄土塬面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的黄土塬,塬面平坦,其边缘发生较为严重的沟头(沟道的源头,接近塬面和坡面的转折部位)溯源侵蚀。该地沟头溯源侵蚀主要包括流水冲刷型、陷穴诱发型、裂缝诱发型三类。流水冲刷型与一般河流的溯源侵蚀原理相似。陷穴诱发型是降雨入渗发育的陷穴,经过多年浸泡、扩大并贯通,从而导致土体坍塌的类型。裂缝诱发型与裂缝的走向和深度相关。下图示意陷穴诱发型和裂缝诱发型溯源侵蚀的对比。



(1)分析该地区流水冲刷型沟头溯源侵蚀能力较强的原因。
(2)根据陷穴诱发型溯源侵蚀的过程,推测黄土的特征。
(3)根据裂缝的走向,说明裂缝诱发型溯源侵蚀的过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地处黄土高原西部,黄土塬、梁、峁地貌发育完整。合水县居民区全部位于塬面上,该县把“固沟保塬”工程作为创建山清水秀自然生态的抓手之一,全力建设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下图示意合水县塬—梁—峁演化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合水县“固沟保塬”工程的重点实施对象是(     
A.大塬B.树杈梁C.残塬D.似圆峁
2.合水县“固沟保塬”工程的有效措施是(     
A.塬面水沙集蓄B.坡面植被恢复C.沟头打坝建库D.推进沟道渠化

6 . 孤东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1976-2014年,在海岸线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孤东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变化明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76-2002年,孤东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以淤积为主B.先淤积,后侵蚀
C.一直以侵蚀为主D.先侵蚀,后淤积
2.推测2002-2014年期间,黄河中游地区
A.年降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量增大
C.年蒸发量减少D.植被覆盖率提高
2020-04-24更新 | 991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韩城市西庄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中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植被指数是反映地表天然植被或农作物生长态势和变化的重要参数,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大。下图左为河南省2000~2015年植被指数空间分布图,下图右为河南省2000~2015年植被指数年内变化曲线图。



(1)说出豫西黄土丘陵区植被指数特征,并从地形角度分析成因。
(2)说明图14中①、②两时段植被指数较低的原因。

下表河南省2000~2015年植被指数变化趋势及所占面积比例统计

植被指数变化趋势明显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基本不变轻度改善中度改善明显改善
面积比例0.20%1.27%0.58%1.26%7.26%33.94%55.49%

(3)据图表推测植被指数变化趋势及其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
2021-05-13更新 | 50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中学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8 . 渭北高原位于渭河平原北部,地处汾渭断裂带附近,历史上地震多发,该区域为典型的黄土地貌,区域人口较多,长期以来以种植业为主。2018年8月某时段观察发现,该区域南部某河段水质较清。在渭北高原上,存在数量较多的不连续坡地,在坡地的背后,分布着数量较多的窑洞。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渭北高原窑洞所在坡地坡面陡峭,层次分明,近乎垂直且在同一方向连续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侵蚀B.河流沉积
C.构造运动D.人为修整
2.观察期间河段水质较清是因为( )
A.植被覆盖率高B.天气持续晴朗
C.流域处于枯水期D.河流两岸土质坚硬
3.推测该区域曾经长期存在的工业企业最有可能是( )
A.水泥厂B.采石厂C.砖瓦厂D.乳制品厂
2020-04-30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地理试题

9 . 生物结皮是蓝藻、地衣、苔藓及其他生物体与土壤表层颗粒胶结形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复合体,生态效益显著。六道沟小流域属于黄土高原向毛乌素沙地的过渡地带,生物结皮主要分布于流域内的梁、峁,在人为干扰少、侵蚀弱、水分条件好的地块发育最好。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一次降水过程中不同坡面产流(降雨形成径流)量和产流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生物结皮发育最好的地块,最可能位于梁、峁的(     
A.东坡B.南坡C.西坡D.北坡
2.两种坡面随降雨历时产流量和产流率总体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A.裸土坡面下渗量更大B.生物结皮坡面涵养水源能力更强
C.裸土坡面蒸发量更大D.生物结皮坡面地表径流速度更快
3.该地生物结皮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退耕后,生态环境得以修复,有利于生物结皮发育
B.多次人工降雨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可以促进生物结皮发育
C.黄土峁顶部平坦,人工干扰强,相比于山坡生物结皮发育较差
D.草本植物生长茂盛的区域,水土流失弱,有利于生物结皮发育
2024-04-07更新 | 77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2010·河南郑州·二模
名校

10 . 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B.南方低山丘陵区C.内蒙古草原D.黄土高原
2.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壤盐渍化C.森林减少D.荒漠化
2022-11-09更新 | 190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