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2(左图),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查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沟道中有多级淤地坝。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



(1)分析建淤地坝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2)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右图),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
(3)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流量相近,但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
(4)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2022-04-05更新 | 1545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七校(厦大附中、龙海一中、南靖一中、平和一中、诏安一中、长泰一中、龙海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诊断性联考地理试题

2 . 坡度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某河流流域内降水量大且集中,根据其流域的坡度按照每10°的坡度范围进行划分,分别统计不同坡度下各类土壤侵蚀面积占比,结果如下表所示。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坡度范围微度侵蚀
(%)
轻度侵蚀
(%)
中度侵蚀
(%)
强烈侵蚀
(%)
极强烈侵蚀(%)剧烈侵蚀
(%)
0—10°16.6530.7670.2450.1270.1080.121
10°—20°18.0275.3452.6361.3881.0891.122
20°—30°14.2865.3153.8302.8782.7452.769
30°—40°6.8862.6601.8661.5571.5921.760
40°—50°1.4800.6630.4050.3500.3800.462
50°—60°0.1670.0850.0460.0410.0440.060
60°—70°0.0150.0080.0040.0040.0040.006
70°—80°0.0010.0010.0000.0000.0000.000
80°—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表格所列数据反映出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是(     
A.坡度范围(0—10°)的土壤微度侵蚀面积占比最大
B.土壤剧烈侵蚀等级的面积随坡度增加出现先减后增的趋势
C.土壤轻度侵蚀的最大值出现在20°—30°坡度范围
D.坡度大于30°时,各类等级土壤侵蚀面积都开始下降
2.关于坡度与土壤侵蚀相关性规律及其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面积随坡度增加而增加,主要是因为坡度越大,地表径流流速越快
B.土壤侵蚀存在临界坡度,该流域的临界坡度在10°—20°之间
C.在各个坡度范围内,微度侵蚀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干扰
D.当坡度大于60°时,基本不发生土壤侵蚀,原因是坡度过大时基本无土壤覆盖
2022-04-03更新 | 1082次组卷 | 5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模拟卷(福建专用)

3 . 纵比降是河段两端的高程差与流程之比,其变化主要取决于河床高程、河流水量等因素。黄河龙门一潼关河段(以下简称“龙潼段”)冲淤变化剧烈。三门峡水库(左图)建成后,该河段的水沙运移深受影响。1973年以来,三门峡水库调整运行方式,实现库区净排沙。右图示意1960~2000年龙潼段流量1000m3/s时的纵比降和龙门站年均流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60~1970年纵比降的变化趋势,反映出龙潼段(     
A.河道弯曲程度降低B.潼关附近河床抬升
C.雨水补给明显增多D.龙门附近侵蚀加剧
2.与1968年相比,1976年(     
A.潼关、龙门水位均较低B.潼关、龙门水位均较高
C.潼关水位较低,龙门水位较高D.潼关水位较高,龙门水位较低
3.与1976年相比,1998年龙潼段(     
A.流速较快,年输沙量较少B.流速较快,年输沙量较多
C.流速较慢,年输沙量较少D.流速较慢,年输沙量较多
2022-04-02更新 | 1819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八地市(福州、厦门、泉州、莆田、南平、宁德、三明、龙岩)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诊断性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易经有言:天玄而地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距今1万年前,中华先民就在黄土高原上耕耘,种植粟黍,发展农业,历经万年而不绝。黄土土质疏松,吸水能力犹如海绵,能使蕴藏在深层土壤中的无机物质上升到顶层,具有“自行肥效”的能力。图17示意黄土高原范围图,图18示意黄土沉积物特征与厚度分布。

             

黄土高原范围图                                     黄土沉积物特征与厚度分布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六盘山附近形成巨厚黄土沉积的原因。

(2)说明黄土高原能够易于耕耘且万年而不绝的土壤条件。

(3)分析黄土高原坡耕地改为旱作梯田的合理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波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河流沿途地势平坦,下游地区沉积旺盛,河床高出地面6m,河道淤塞。波河三角洲是欧洲最为复杂的三角洲,至少有14个河口。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水位稳定。波河中下游平原地区没有大规模开发,只在一些支流上游兴建了一些水利工程。这里是无数候鸟冬季的栖息地和繁衍地。波河流域北部盛产乳酪,闻名于欧洲。下图为意大利波河流域示意图。



(1)简述波河三角洲成为候鸟冬季栖息地和繁衍地的有利条件。
(2)分析波河河口地区难以形成城市的原因。
(3)波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试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