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定河(左图)是黄河中游的一条大型支流,由河源深涧区、风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组成,流域面积30260平方千米,是陕西省输出粗泥沙最多的河流。2019年8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对无定河开展了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无定河支流海流兔河(流域面积约2600平方千米),发现这里地势平缓,沙土广布。研学小组又来到了大理河(流域面积约3900平方千米),放眼望去,沟谷纵横,黄土深厚,水流浑浊。最后,研学小组和当地水土保持专家于教授进行了座谈,于教授说无定河在历史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近年来当地通过生物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和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淤地坝等)对无定河进行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研学小组依据韩家昴和绥德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海流兔河和大理河多年平均月流量和月含沙量变化图(右图),发现与大理河相比,海流兔河10—12月流量变幅较小。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原因。
(2)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在月降水量相差不大的条件下,大理河含沙量更大。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
(3)针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研学小组展开了热烈讨论,有同学说工程措施效果更好,也有同学说生物措施效果更好。于教授总结说短期效果工程措施更好,但是长期效果生物措施更好,多种措施相结合才是最好。试分析生物措施的长短期效益不同的原因。
2020-11-03更新 | 439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莱芜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地理试题

2 . 中国是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平衡。我国某红壤山地丘陵区,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后,受流水强烈侵蚀后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象。如表为该地区某小流域土壤侵蚀面积(km2)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情况。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丘陵区最有可能位于(  )
A.山东丘陵B.黄土高原C.河西走廊D.浙闽丘陵
2.根据材料信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微度侵蚀不断减少
B.高程小于300m时土壤侵蚀面积最大,450~500m的侵蚀面积最小
C.轻度以上土壤侵蚀先增加后减少
D.300~400m的区域为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区域,应作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
3.关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分配均匀B.土质疏松,直立性强,易被侵蚀
C.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地表侵蚀强烈D.过度放牧,植被破坏严重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路、铁路等建成后,要对施工后的道路两侧坡面进行工程加固,再通过恢复地表植被来减少水土流失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于2009年4月构建了G85成渝高速永川段试验区,在试验区内分别构建了草本、灌木,乔木、草-灌一乔混合四种初始乡土植被类型,并进行了为期5年的观察,图a为试验期间不同初始植被配置所在边坡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差异,指数越大,物种越丰富;图b为试验期间不同初始植被配置所在边坡的产沙漠数的变化差异,模数越大,产沙量越大。


(1)概括试验期间四类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
(2)实验显示草-灌-乔混合型边坡植被保持水土能力强,试分析原因。
(3)道路两侧的边坡治理早期应以种植草本植物为主,试说明理由。
2020-05-23更新 | 593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四模)文综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由发源于天山山脉与喀喇昆仑山的河流汇流而成。塔里木河干流自西向东流入台特马内陆湖,河流流经天山南坡山前冲积扇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河床主要由松散的粉砂构成,河流南部靠近塔克拉玛干沙漠,河流上游河道比较顺直,河床宽广河漫滩广布,河道水面宽度在500-100m,中游(英巴扎一恰拉)河道弯曲,河道水面在200500m下游河道稳定。历史上塔里木河是著名的游荡性河流,由于河床的冲淤变化,造成塔里木河干流改道频繁,在南北两岸摆幅达80-120km为了综合治理塔里木河,造福流域地区,在河两岸采取井柱桩透水丁坝方案治理干流改道。下图示意塔里木河流域及阿拉尔河岸丁坝。下表示意塔里木河干流各站1956-1999年水文泥沙资料统计。



(1)分析1956~1999年塔里木河干流水文泥沙变化对中上游河床产生的影响。
(2)分析历史上塔里木河中游河道南北方向频繁摆动的原因。
(3)指出丁坝建设对治理河流干流改道所起的作用。
2020-05-12更新 | 57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19-2020学年高三5月统一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其干流呈巨大的“几”字形,曲折向东流入渤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例如人们利用黄河水灌溉、发电,还开发了许多旅游资源.但是黄河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灾难.例如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流域旱涝灾害严重,民间对此有“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描述;黄河在春季易发生凌汛,在干旱严重时下游出现断流现象。



(1)洪涝、盐碱、缺水、风沙是黄河下游经常出现的问题,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黄河下游经常出现洪涝、盐碱、缺水的原因。
(2)陕北榆林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目前已初步形成煤电、煤焦化、电解铝、煤制甲醇等多条化工产业链,说明构建多条能源化工产业链对榆林地区的影响。
(3)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保障黄河的长治久安,黄河中上游地区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
2020-05-09更新 | 30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窟野河,是黄河中游地区一条较大的支流,是中游泥沙重要来源,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15毫米,降水集中于6-9月且多暴雨。沙棘为落叶灌木或乔木,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的地区,喜光、耐寒,耐酷热,耐风沙,窟野河流域于2008年秋季实施沙棘减少工程,通过在沟谷两侧种植沙棘,减少泥沙进入黄河,因沙棘果实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大规模推广种植沙棘扶贫,效果却适得其反,下图为窟野河水系及地貌类型分布图,



(1)说明窟野河干流含沙量高的自然原因。
(2)试分析减少工程将沙棘种植于沟谷两侧的原因。
(3)简析在半干旱地区大规模种植沙棘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黄河下游由于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逐年抬升,河床高出地面,是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下图是黄河下游1万年以来的泥沙年平均沉积速率统计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黄河下游泥沙年平均沉积速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年降水量B.地形地势C.年平均气温D.植被覆盖率
2.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下游泥沙年平均沉积速率发生了突变,显示
A.气候从暖湿向冷干转变B.大规模农田的开垦
C.地壳上升河流侵蚀加强D.草原南界向北移动
8 . 贵州省遵义市空气质量优良,水土清洁干净,农业资源丰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1   遵义市森林覆盖率的变化
时间1950年1965年1975年1985年1995年2005年2016年
森林覆盖率32.5%16.16%15.11%14.12%26.13%39.18%57.69%
(1)绘制1950-2016年遵义市森林覆盖率变化折线图。

从2011年起,遵义市13个县、区(市)列入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


(2)推测遵义市石漠化最严重的时期,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目前,遵义市基本形成了以茶叶、竹、辣椒和中药材(花椒)、生态畜禽等为主导的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原来的“黔北粮仓”正在成为“黔北钱仓”。


(3)简述遵义市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的有利条件。
2020-01-13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卷15—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
2013·上海·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自2002年起,我国利用小浪底等水利工程,通过“人造洪峰”的形式,进行了14次调水调沙,黄河下游河段平均刷深2米,近8亿吨泥沙冲入渤海。


读下图及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1.调水调沙给黄河带来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①冲刷下游河道泥沙,减轻地上河的危害
②补充河口三角洲湿地淡水,维持河口生态用水
③降低河床水位,便于下游引水灌溉
④提高黄河下游行洪能力和过沙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表中水文站对应正确的是            
A.①利津②花园口③小浪底④兰州B.①利津②小浪底③花园口④兰州
C.①兰州②小浪底③花园口④利津D.①兰州②花园口③小浪底④利津
2019-11-19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十二校2012-201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0 . 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A.针阔混交林B.楠竹林C.常绿阔叶林D.灌木林
2.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A.针阔混交林B.楠竹林C.常绿阔叶林D.灌木林
3.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A.植物种类多B.枯枝落叶多C.地表径流大D.年均温较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