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黑沟支沟是一条规模巨大、物源丰富的泥石流沟。黑沟支沟沟口的天然生物谷坊由多排密种速生植物组成,起到了拦蓄泥沙、减轻势能的作用,沿垂直水流方向横向分布。在2005年泥石流暴发后,树木遭受了较大规模的破坏,但是谷坊比较成功地发挥了作用,有效地控制了泥石流堆积物规模。下图示意天然生物谷坊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黑沟支沟大致流向为(     
A.自东南向西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北向东南D.自西南向东北
2.与传统拦截工程相比,天然生物谷坊(     
①拦截泥石流能力更强     ②对生态破坏较小     ③投入成本较小     ④不需要后期修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05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的平原称为黄淮海平原。黄河三角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下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



(1)比较冲积扇和三角洲的位置差异。
(2)描述黄河冲积扇自A到B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3)简要分析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减慢的主要人为原因。
3 . 北京市某中学学生到黄土高原某区域开展以“黄土高原地貌景观观察”为主题的地理实践活动。下图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同学们对黄土高原典型地貌进行了观察,并描述了地貌的特征。某同学在笔记本上写道:“黄土峁是单个的黄土丘陵,其横剖面呈椭圆形或圆形,有的为平顶,略呈穹起,四周多为凸形坡,坡长较短,坡度变化比较明显,主要分布在高原沟壑区;黄土梁为呈长条状的黄土丘陵;黄土塬是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


(1)图中黄土峁的序号为____
(2)归纳该同学描述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特点的角度。

同学们调查发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地人民摸索出林下牧草种植模式,即在果园林下种植牧草,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效显著。下表为林下种植牧草与未种植牧草的对照样点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比表。

地表状况土层深度/cm有机质/(g·kg-1)
种植牧草0-2021.1
20-4010.8
40-6013.4
平均15.1
未种植牧草0-2012.4
20-407.3
40-608.5
平均9.4
(3)与未种植牧草的对照样点相比,说出林下种植牧草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4)有同学认为,黄土高原地貌有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举例说明理由。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 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

(1)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该流域城市体系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说明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
(3)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农田覆盖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农业增产增收之路,是我国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丘陵沟壑区山地枣林不同覆盖技术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土高原地区枣林实施覆盖技术可以(  )
A.延长生长期,提高土壤温度B.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
C.促进地表水分下渗,保持土壤墒情D.节约灌溉用水,减轻水土流失
2.与枣林地膜覆盖技术相比,枣林秸秆覆盖技术的主要优势是(  )
A.抗风抗旱,地区适应性强B.成本低廉,经济效益较高
C.病虫害少,增产效果显著D.抑制杂草,减轻杂草危害
3.该地枣林采用覆盖技术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A.改变枣林内外裸地间风速风向B.减少枣林根系虫害和细菌滋生繁殖
C.降低枣林叶面光合作用效率D.阻碍枣林地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
12-13高二上·山东济宁·期中
6 . 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红壤分布区发生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材料二 “红色荒漠”形成机制示意图

(1)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造成哪些不利影响?3分
(3)填表比较: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问题与其他地区生态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地区
自然原因(差异)
治理措施(共同点)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7 .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不同地域土壤性状差异较大某中学暑假进行研学旅行,野外考察东北平原、江南丘陵和陕北高原的土壤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江南丘陵相比,东北平原的土壤(     
A.土层厚度薄B.腐殖质累积量大
C.降水淋溶作用强D.微生物分解作用强
2.与另两地相比,陕北高原的土壤最显著的优势是(     
A.有机质含量高B.通气透水性好
C.土壤紧实度高D.水分条件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