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一般流域40%生态警戒线。

材料二: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列为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下图为黄河流域图、山东半岛城市群图。

(1)比较黄河宁夏段和河南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2)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简述当地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3)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请简述流域内产业发展的方向。
(4)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带动沿黄城市群商质量发展的龙头,分析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2023-05-02更新 | 38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阶段测试地理试题(12月)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神木县六道沟流域受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的交错作用,地形破碎。该流域某黄土丘陵区不同位置受侵蚀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下图示意该黄土丘陵区地形剖面及不同位置侵蚀速率曲线。坡顶区(下图中虚线框区域)地形平坦,土地利用方式一致。东坡土地利用方式差异较大,自下而上依次为柠条、沙柳种植区-沙地-耕地,中部有冲沟发育。



(1)指出六道沟流域所受外力作用的时间变化。
(2)比较坡顶区侵蚀速率的空间差异,并说明原因。
(3)分析东坡中部冲沟发育的原因。
2023-07-17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九江市第一次高考统一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土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温带地区的主要土壤。有着“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尽管开发利用历史不长,但东北黑土表土流失、肥力衰退等问题却日益严重,调查报告表明黑土的退化与翻耕有着直接关系。对此专家们提出了“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翻耕方式比较,保护性耕作通过少耕、免耕降低对土壤扰动的同时,将打碎的秸秆铺满地面,有了秸秆的保护,不同季节秸秆都对黑土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和效果。由于黑土区各地地理环境差异,保护性耕作对哈尔滨以北种植区没有明显增产效果。图为黑土的形成过程图。

(1)试分析东北地区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的原因。
(2)试阐述秸秆在不同季节对黑土的有利影响。
(3)试分析哈尔滨以北农业种植区,秸秆覆盖没有增产的原因。
2023-01-20更新 | 1165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测试(二)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勺状沟壑是独立发育于黄土坡面上的永久性沟谷,俯视看像个勺子,简称为“勺沟”(下图)。勺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西部及北部边缘。沟体在坡面上从上而下逐渐变浅,勺沟尾部变细甚至消失,不能发育成更大规模的切沟。下图为勺沟沟壑示意图。



(1)描述勺沟从A形态到B形态的变化特点。
(2)根据下图,比较勺沟和切沟的特征差异。
沟谷类型坡面位置沟宽形态(俯视)横剖面形态
勺沟____________
切沟____________
(3)从气候、土壤、水文等角度,试分析“勺沟尾部变细甚至消失,不能发育成更大规模的切沟”的自然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克兰(如左图)位于欧洲东部,黑土广布,表层土壤季节性冻融。第聂伯河是欧洲的第三大河,发源于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麓,流域内气候较温暖湿润,从西北向东南,气候的大陆性逐渐显著。第聂伯河以基辅和扎波罗热为界划分上、中、下游,植被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右图示意基辅气候资料。

(1)比较第聂伯河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的降水量差异,并说明原因。
(2)分析第聂伯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3)简述冻融作用导致黑土流失的过程。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常见的黄土地貌类型为塬、梁、峁。塬是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的平坦台地,塬周被沟谷环绕;梁是黄土塬经侵蚀分割或堆积而成的条状延伸的岭岗;峁是一种黄土丘陵,呈穹状或馒头状。

       洛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自西北向东南斜穿黄土高原,在大荔县注入渭河,流域内的黄土地貌南北纵向区域差异明显,由南至北依次为洛川黄土塬区、甘泉一志丹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区及吴起黄土峁状(为主)丘陵沟壑区3个地貌区(见下图)。洛川黄土塬区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为6:4;甘泉一志丹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区以黄土梁为主体特征,出现梁与峁不同组分比例递变规律,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为5:5;吴起黄土峁状(为主)丘陵沟壑区,以黄土峁为主体,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为4:6。

(1)比较洛河流域三个地貌区流水作用的区域差异。
(2)说出洛河流域沟间地与沟壑比例关系在地貌上的表现,并分析其地形地质原因。
(3)说明洛河流域三个地貌区人口、聚落和经济密度的空间差异。

7 . 土壤入渗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地表单位面积土壤的入渗水量。西双版纳地区是我国热带原始季雨林的集中分布区域之一,近50年来橡胶产业的发展致使大面积结构复杂的热带原始季雨林被单一的橡胶林取代。读热带原始季雨林和橡胶林的土壤入渗率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双版纳热带原始季雨林与橡胶林比较(     
A.热带原始季雨林土壤的含水量季节差异更大
B.橡胶林土壤入渗能力大于热带原始季雨林
C.热带原始季雨林土壤的含水量小于橡胶林
D.橡胶林内生物种类比热带原始季雨林丰富
2.西双版纳热带原始季雨林和橡胶林土壤入渗能力不同,主要是因为(     
A.微生物分解能力强弱B.有机质含量的高低
C.土壤质地的差异D.不同林内温度不同
3.西双版纳热带原始季雨林被单一的橡胶林取代,会导致(     
A.地质灾害增多B.水土流失加剧C.大气湿度增加D.全球气候变暖
2021-12-17更新 | 69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0 植被与地理环境-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必刷题精练

8 . 自20世纪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同时也要注意合理的植被选种及配置,否则会造成土壤水分过度消耗出现干层(干层是指土壤剖面中,隐伏在多年平均降水入渗层以下,因植被深层吸水,且不能被雨季降水入渗恢复,由土壤水分负循环而导致的干燥化土层)。下图示意陕北某黄土沟壑区三种不同退耕模式,退耕还乔(刺槐)、退耕还灌(柠条林)、退耕撂荒(撂荒草地),在土壤水分渗透速率以及土壤含水量两方面的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的水分人渗能力以退耕还乔模式为最优,主要原因是该模式( )
A.地表枯枝落叶较少,增加下渗B.地表固结严重,增加下渗
C.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利于下渗D.土壤的孔隙度较高,利于下渗
2.土壤水分渗透速率高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 )
A.减少地表径流,减轻流水侵蚀B.加快径流速度,促使泥沙沉积
C.减少水分蒸发,降低降雨强度D.增加地下径流,提高土体稳定性
3.相比退耕撂荒,退耕还乔和退耕还灌模式土壤含水量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植被蒸腾作用②林冠层面积③降水强度④渗透速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11-03更新 | 203次组卷 | 5卷引用:地理热点292 固沙植被--柠条-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9 . 下图为黄土高原不同植被下不同月份土壤平均含水量的变化图。分析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可以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完成下列小题。



1.6月份,图示各植被土壤含水量普遍比其它月份低,主要原因是(     
A.微生物活动旺盛B.植被根系吸水强
C.雨季未到气温较高D.土壤颗粒较大
2.通过各种不同植被下土壤含水量的差异比较,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中适宜种植(     
A.沙棘B.草C.油松D.沙棘油松混交林
10 . 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起伏B.流域面积
C.兴修水库D.水土保持
2019-06-10更新 | 7252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