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0 道试题
1 . 下图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景观和陕西省略图。完成下题。

1.双水村最有可能位于
A.绥德B.西安C.商洛D.汉中
2.双水村所在地区可
A.利用坚硬的岩石开挖安全的窑洞式民居
B.利用水草丰美的条件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C.在沟谷建造拦截坝,淤积泥沙形成耕地
D.利用年温差小的特点发展优质水果种植
2 . 下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据图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A.江南丘陵B.山东丘陵
C.辽东丘陵D.太行山区
2.该地区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B.土地盐碱化
C.春旱D.水土流失
3.该地开发治理的成功经验是
A.实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B.利用高新技术发展“绿色农业”
C.建立“立体农业”生产体系
D.因地制宜发展“石油农业”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及M城的气候统计资料图

材料二 图示地区是著名的棉花产区,但大面积种植棉花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该地区大量种植一种根深叶茂的草,农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生态环境也逐渐好转。
(1)描述M城的气候特点。分析图示棉花种植区的不利自然条件。
(2)材料二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最有可能是什么?材料中的“变化”是指什么?
(3)分析图中沿海地区沼泽的成因。
2016-12-12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五次检测考试地理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1)、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2)。

图1

图2
材料二: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3)和图3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

图3 黄土高原降水分布
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
类型
比重(%)
三次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7.6
46.1
26.3
农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其他
68.5
27.7
1.0
2.8
工业
重工业(包括采掘业)
轻工业
67.0
33.0


(1)结合图2,分析说明图1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2)结合材料二,指出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
(3)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Ⅰ: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坡。
方案Ⅱ:以植被措施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请你在图3的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地,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方案的理由。
2016-11-27更新 | 353次组卷 | 6卷引用:2015-2016学年中图版高二地理测控设计必修3综合测评练习卷
5 . 某科考小组对左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右图为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最可能引起右图所示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
A.滥采矿产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
2.右图所示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左图中的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2016-11-2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6 . 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2016-11-2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7 . 【自然灾害与防御】
材料
崩塌是指陡峻山坡上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 ,发生突然的急剧的倾落运动。多发生在大于60°~70°的斜坡上。高山峡谷区内的崩塌称为山崩。黄土高原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地质环境,导致崩塌多发,是我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1)请阐述黄土高原地区崩塌容易发生的主要自然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崩塌可能产生哪些危害。
2015-12-09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三次模拟地理试卷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为“非洲局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气候类型,N河流经其间。库利科罗和杰巴分别为N河上、中游,中、下游分界点。图乙为该区域地形示意图。

(1)分析N河中游形成内陆三角洲的自然原因。
(2)近年来,相关国家与中国展开合作,在N河中游地区推广水稻种植,试分析原因。
(3)写出在N河中游种植水稻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及原因。
2016-01-2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云南师范大学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四文综地理试卷
9 .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材料一:黑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

材料三:额济纳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辖下的一个旗,面积114606平方公里,人口约2万,多为无人居住的沙漠区域。著名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该旗。
(1)黑河属于       河(内流、外流),该河径流量从中游至下游逐渐          ,形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因素除降水外还有                       
(2)图中甲、乙、丙三区域最可能形成大面积冲积扇的是       ,有大面积沙丘分布的是 。造成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3)分析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4)简述为防止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2016-01-19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常德第一中学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
10 . 如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原过渡带和可能变化地区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的情形是
A.农业用地向牧业用地转变B.牧业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C.牧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D.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2.下列四项中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A.2003年春,汉城、平壤的沙尘暴天气
B.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C.2000年冬季,该地区遭受雪灾袭击,灾情严重
D.黄河流域地区的洪涝灾害
3.该地区为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开发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
B.增大牧场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
C.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冬春季农田作物覆盖率
D.建设人工草场,种植牧草
2015-08-1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