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主要由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层土淤积而成。黄土高原地区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筑坝淤地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一条沟内修建多个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而独特的治沟工程体系。下左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某小流域的等高线分布。下右图示意淤地坝景观。

(1)在下图中用给出的图例,画出上左图中甲乙之间的剖面线和淤地坝。

(2)说明沟道中修建多条淤地坝所起的生态作用。
(3)据多年调查,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6-10倍,特别是在大旱的情况下,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30多倍,坝地已成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从土壤的角度,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 . 黄土沟谷特征点是对黄土沟谷的发育以及沟谷形态起重要控制作用的核心点位,黄土沟谷特征点的基本类型见下图。径流源点(也称沟谷源点)是产生径流过程的起点,即形态上沟谷的起始点;沟谷节点是在沟谷体系中,沟谷之间在空间上形成的交汇点;裂点是溯源侵蚀作用下沟道坡度突变的部位;沟谷中点是某个沟谷段的几何中点;局部侵蚀基准点(也称流域出口点)为流域的出水口,控制整个水系的发育。为了治理流域内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逐步推广建设淤地坝(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流下蚀作用最强的点是
A.径流源点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D.裂点
2.关于图示区域地貌特点及其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山地众多一地壳隆起B.平原广布一流水沉积
C.沟壑纵横一流水侵蚀D.丘陵连绵一风力沉积
3.淤地坝最适宜建在
A.径流源点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D.裂点
2019-07-31更新 | 959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在河口镇(头道拐水文站下游约10千米处)至龙门区间(简称河龙区间)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来源区。河龙区间黄河干流长约725km,支流众多,流域面积约11万km2。地处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地居民运用“打坝淤地”的措施来治理生态环境,即在黄土高原的各级沟谷中,修筑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的坝堤,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截至2011年底共修建大型淤地坝3786座,从2000年开始植被覆盖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截至2017年河龙区间植被覆盖率达到68%,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图1为河龙区间范围及大型淤地坝分布图,图2为小流域坝地示意图。

(1)简述河龙区间成为黄河流域主要泥沙来源区的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打坝淤地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分析打坝淤地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021-12-29更新 | 63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土坝、石坝、土石混合坝。淤地坝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主要由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层土淤积而成。黄土高原地区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筑坝淤地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某小流域等高线分布,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景观。



(1)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1条淤地坝。
(2)从建设条件角度,说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
(3)据多年调查,坝地粮食单产是梯田的2~3倍,是坡耕地的6~10倍,特别是在大旱的情况下,坝地抗灾效果更加显著。分析坝地农业能实现高产、稳产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我国四个省区,其自然环境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该区建设了许多生态整治工程,如丙、丁所示。



(1)解释图中甲地降水丰富的原因,并推测其多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2)说明丙、丁两工程治理的生态问题及其作用。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世界罕有的多沙河流。黄河调水调沙是根据水库蓄水情况,充分利用自然力量,通过精确调度小浪底水库的水量进行冲沙减淤,辅以人工扰动措施,调整其河道淤积形态,加大排沙量,即利用进入下游河道水流的挟沙能力,在悬河主槽淤积最为严重的河段实施河床泥沙扰动,扩大主槽行洪能力。下图示意黄河流域局部及调水扰沙工程景观。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甲地区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对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每年6月下旬到7月初,小浪底需要放水排沙,但每年放水排沙时间并不固定。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说明人工扰沙工程选取图示河段的主要原因。
2020-08-05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生态袋+喷混植生技术会很好的实现绿化护坡(下图)。喷混植生技术运用特制喷混机械将土壤、肥料、有机质、植物种子等混合干料加水后喷射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生态袋是一种新型边坡绿化材料,在袋内填充混有植被种子的土壤,具有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混凝土工程护坡法相比,喷混植生技术最显著的优势是(     
A.成本低廉B.防治滑坡C.简单易行D.恢复植被
2.生态袋多采用黑色的主要目的(     
A.提高地温,保证种子发芽率B.降低反射率,保护生态环境
C.容易固定,降低施工难度D.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
3.南方地区边坡喷播完成后,需在上方覆盖无纺布,主要作用是(     
①加大昼夜温差②防止雨水冲刷③减少边坡表面水分的蒸发④增加水分下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2-07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8 .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处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



(1)请根据该地区黄土的成因推测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简析该区域侵蚀作用的季节差异。
(3)分析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023-01-1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11高二下·山东济宁·期末
9 . 读“黄河流域图”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资料记载,数百年前,图示A地区为一片茂密的森林草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现在往日的优美环境已面目全非。

材料二:黄河下游河段近几年来每到冬春季节常常出现断流现象,有的年份,有的河段甚至夏季也会出现断流现象。


(1)近几年来,造成黄河时常断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沿岸工农业发展,任意截流、储水现象严重
B.黄河流域旱情严重
C.中上游地区大量植树种草,大量降水被渗透成为地下水
D.下游没有大的河流汇入
(2)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区域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其生态环境的显著特征是________,人地关系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邹城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11-12高二上·江苏扬州·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A.地表起伏增大B.河流含沙量增大C.土壤质地变差D.植被条件变差
2020-11-13更新 | 151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