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治理的步伐从未停止过。从1978年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一路上升,局部地区甚至高达到80%,是我国森林覆盖率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综合治理中,飞播造林与人工种植相结合是治黄过程中重要的造林方式。


(1)推测选种黄土高原的造林树种有哪些典型习性?
(2)相较于人工种植造林,说明飞播造林的优势?
(3)你是否赞同“黄土高原变绿了,我们就打赢了这场生态保卫战”这一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3-02-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市经过几十年生态建设,环境极大改善。某团队对延安市安塞区(左图)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碳固存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并统计(右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延安市改善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B.水土流失C.水体污染D.湿地退化
2.完成左图中信息制图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数字地球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3.对该地土壤固碳效果最好的是(     
A.打坝淤地B.退耕还草C.修筑梯田D.退耕还林
2023-01-10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科学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     
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2020-07-08更新 | 13514次组卷 | 77卷引用: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