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2 道试题

1 . 我国某小流域地形切割十分严重,土壤肥力低下,水资源贫乏,该小流域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采用“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沟底穿靴子”的治理模式,形成了上、中、下三个层次横向条带和拦坝挡墙的纵向网状防治体系,各项措施镶嵌配套,初步形成了一个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的小流域生态经济体系。完成下面小题。

1.该小流域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东南丘陵B.山东丘陵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2.为减少水资源缺乏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在有径流条件的地方,挖窖蓄水
②筑坝蓄水,将宝贵的雨水拦蓄在坝内
③大量抽取地下水,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④修建引水工程,大规模跨流域调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关于该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最适宜的是(     
A.在上游地区以种植经济林为主,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B.中游地区在缓坡修建梯田,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C.在下游地区植树造林,促进水土保持
D.大范围异地搬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2 . 近年来,甘肃省天水市滑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研究该市秦州区、麦积区典型黄土滑坡区,发现1985- -2020 年滑坡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动态变化特征,单个滑坡体的土地利用方式逐年多样化。通过研究滑坡区土地利用类型和时空变化规律,为区域灾损土地的开发再利用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下表为1985--2020年秦州区和麦积区滑坡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单位: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利用类型年份
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2020
旱地429436415361352352351345
水田00022222
森林2025272729292928
草原153217379798083
不透水面556677711
1.导致天水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滑坡空间分布数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植被类型差异B.降雨量差异
C.人类活动差异D.地形的差异
2.滑坡区旱地发生大规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旱地生产退化B.建设用地需求增加
C.种植思想观念改变D.响应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3.滑坡体的土地利用方式逐年多样化的影响是(     
①提升区域的植被覆盖度 ②降低区域的植被覆盖度
③增大再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 ④降低再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4-22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3 . 黄土碟是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圆形或椭圆形洼地,其深度一般在2~3米,直径约为10米。黄土碟是由于地表水下渗并浸湿了黄土层,在重力作用下,导致地面下沉凹陷而成,是陷穴冲沟发育的一个标志。下图为一处黄土碟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黄土碟多位于黄土高原(     
①沟谷沟尾的下方②沟谷沟头的上方③南部地区④北部地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黄土碟形状呈椭圆形,可能是因为其分布地区(     
A.土层浅薄B.土质结实C.地势低洼D.地面微斜
3.在黄土碟分布较多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特别注意(     
A.增建拦土大坝B.远离沟谷坡底C.防止水流渗入D.增加植被覆盖
2024-04-2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高三复习质量检测二模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扁柏属常绿乔木:树冠呈尖塔形,叶片交互对生,排成一平而,顶端优势明显;日本扁柏为浅根性树种,80%以上根系集中分布在0~30厘米土层中。自然分布多生长在海拔1300米~2800米的地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高山或低山丘陵,降水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生长表现最好。下图为九江庐山含鄱口附近林区坡面上的日本扁柏景观。

(1)依据日本扁柏的生长地区,推测日本扁柏的生长习性。
(2)推测该地区水土保持状况。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3)针对上述现象,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2024-04-18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五市九校高考二模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5 . 黄土碟是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圆形或椭圆形洼地,其深度一般在2~3米,直径约为10米。黄土碟是由于地表水下渗并浸湿了黄土层,在重力作用下,导致地面下沉凹陷而成,是陷穴冲沟发育的一个标志。下图为一处黄土碟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黄土碟多位于黄土高原(     
①沟谷沟尾的下方②沟谷沟头的上方③南部地区④北部地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黄土碟形状呈椭圆形,可能是因为其分布地区(     
A.土层浅薄B.土质结实C.地势低洼D.地面微斜
3.在黄土碟分布较多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特别注意(     
A.增建拦土大坝B.远离沟谷坡底C.防止水流渗入D.增加植被覆盖
2024-04-17更新 | 19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年降水量330毫米,集中于夏秋季节。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梁茆坡地侵蚀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当地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梯田和淤地坝等工程。

材料二图1为会宁市黄土沟壑区局部地貌景观图,图2为该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示意图。

(1)结合会宁气候特征,简析梁峁坡地受外力侵蚀的季节差异。
(2)与梁峁坡地相比,简析沟谷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3)结合图2具体说明会宁小流域治理措施体现的地理学思想。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为研究不同植被覆盖结构对坡面产沙过程的影响,某地理研究小组选择野外坡面进行模拟降雨试验,左图为坡面产沙过程图,右图为不同植被覆盖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表明,减沙作用最强的是(     
A.裸地B.植物冠层C.根系D.草皮
2.根据实验结果,陕北半干旱黄土区防治水土流失宜(     
A.植树造林B.护坡植草C.开垦梯田D.自然恢复
2024-04-12更新 | 42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湖州市等3地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8 . 2023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4周年。

材料一: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近年来黄河的含沙量发生明显变化。某地理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图2为该小组设计的探究黄河流域水土流失过程实验示意图,甲、乙装置初始实验条件相同,且均为平放。

材料二:陕西省位于西北内陆腹地,因秦岭淮河一线是区分北方与南方地区重要的分界线,自然带区域分外显著。

(1)该小组开展实验,分析不同径流量和坡度条件下水土流失的发生机理,完成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记录人:**人数:**
实验设计(1)____(选择:A.①B.②C.③D.④)
实验准备(2)____(选择:A.①B.②C.③D.④)
实验观察(3)____(选择:A.①B.②C.③D.④)
数据处理(4)____(选择:A.①B.②C.③D.④)
得出结论水土流失的发生与流量和坡度呈正相关,植被能明显减少水土流失量
选项:
①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方法
②绘制泥土流失量与注水箱流量、坡度、有无植被覆盖的关系图
③在注水箱中分别按照不同流量和不同坡度冲刷碎屑物,a水槽覆盖上草皮,模拟水土流失发生过程,记录相关数据
④采集泥土碎屑物样品,在实验室利用水槽模拟野外沟谷环境
(2)根据实验结论,黄河流域在加强水土保持方面可采取的生物和工程措施分别是________
(3)判断图4中秦岭北坡山麓甲地的植被类型为____,秦岭北坡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产生这种规律的原因是____
(4)春旱是威胁渭河平原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说出春旱所属的自然灾害类型,并分析春旱产生的原因。
2024-04-12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9 . 泾河流域是黄土高原的典型沟壑区。某校中学生赴该流域进行野外研学。下图(a)为该流域局部示意图,图(b)为某同学撰写的考察报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考察平凉红牛产业

(1)概述平凉市发展红牛产业的有利条件。

任务二走访水文站,查阅文献

泾河流域耕地非点源污染排放强度

时间泥沙排放强度(吨/平方公顷/年)磷排放强度(千克/平方公顷/年)
1967-199046.113.94
2000-202019.561.43

注:非点源污染指污染物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表及地下水体。

(2)描述该流域耕地非点源污染排放强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理由。

任务三调研流域的综合治理

该流域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图9为黄土高原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模式图。

(3)在建谷坊、筑淤地坝中任选其一,简述该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
2024-04-12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房山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以来第二次蓄水达到设计最高水位170m,大坝加高后淹没大量耕地。在水位上涨前,丹江口库区进行移土培肥工程,把即将淹没的优质耕作层土壤剥离,转移到交通便利、海拔在182m以上、距库岸5km以内的瘠薄耕、园地。在耕、园地覆土时,不直接覆土,而是“坡改梯”(坡地改为梯地)后再覆土。移土培肥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一项“生态工程”。通过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条件。下图为丹江口库区示意图。

(1)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处哪处最适合建设移土培肥工程的覆土耕地,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除“坡改梯”工程外,列举该地耕地建设的其他配套工程。
(3)从惠民、生态的角度,阐述库区实施移土培肥工程的意义。
2024-04-11更新 | 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测评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