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淤地坝的产生源自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自觉追求以及对水土保持、防灾减灾的现实渴望。淤地坝具有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拦泥淤地、建设农田、发展农业生产、减少入河泥沙等功能。一般淤地坝不设反滤层,但一些泉水多、有常流水的沟道,在坝的下游坡脚修反滤层,反滤层由细沙、石子、块石干砌(砌体之间的缝隙没有砂浆,直接铺码在一起)而成。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淤地坝布置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淤地坝工程景观常见的地区是(     
A.云贵高原B.东南丘陵C.黄土高原D.塔里木盆地
2.淤地坝工程措施中坝地的主要功能是(     
A.增加耕地B.涵养水源C.保持水土D.蓄洪防洪
3.淤地坝设计反滤层的主要目的可能是(     
①防止坝地盐碱化             ②提高排洪泄洪能力
③避免坝体坍塌滑坡             ④增加坝地土壤湿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2 . 下图为某地区森林的覆盖率和表层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净化空气D.平衡大气成分
2.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     
A.城市园林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带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
2024-01-05更新 | 214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剑麻是多年生的热带植物,叶片宽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云南元谋县(滇中高原北部)干热河谷地区扶贫工作队,针对该地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在农技专家指导下推广剑麻种植,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下图为元谋县地形示意图与剑麻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元谋县生态脆弱的根本原因是(     
A.植被退化严重,植被覆盖率低B.土层薄,土壤发育程度低
C.海拔高,热量不足D.土壤水热矛盾突出
2.剑麻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体现在(     
①叶片宽大,蒸发作用强,地表径流减少
②叶片拦截降雨,减弱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力,减缓土壤侵蚀
③剑麻枯叶层较厚,增加土壤肥力
④剑麻根系发达,根系的物理固结作用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4 . 水平沟是指在较陡的山坡上每隔一定距离修建的水平沟槽。沟(槽)内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土挡。图为水平沟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适宜大规模修建水平沟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2.修建水平沟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防风固沙B.减少洪涝灾害C.减少水土流失D.改善当地气候
3.水平沟内土挡的主要作用最可能是(     
A.增强土壤肥力B.增加沟内土温C.增加耕地面积D.拦截沟内水流
2023-07-0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左)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右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当地水土流失严重,1999年以来,该地区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右中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部位是(     
A.沟丘陵B.顶部C.坡面D.沟壑底部
2.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植被建设的有效途径是(     
A.培育耐旱特色树种B.采用植被自然恢复
C.营造大面积人工林D.人工促进自然恢复
2023-06-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励德双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东北黑土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当地高强度的农业垦殖造成了大量侵蚀沟,导致了严重的黑土流失。某研究团队分析了东北低山丘陵区侵蚀沟的基本特征与时空演化趋势,探讨了坡度和坡向对侵蚀沟发育的影响,为当地选择展开黑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和确定治理措施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下图示意东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度(甲)和坡向(乙)的侵蚀沟沟壑密度变化(2021年),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当地坡度和沟壑密度的关系分析,可推测(     
A.9°以下为森林地带B.15°以下垦殖强度最大
C.18°以上为石质荒地D.21°以上坡面汇流最强
2.从坡向看,影响当地沟壑密度大小的主要自然因素不包括(     
A.黑土质地B.地表径流C.年降水量D.昼夜温差
3.当地黑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应选在(     
A.3°以下的东坡B.6~9左右的南坡
C.12~15°的东南坡D.18~21°的西北坡
7 . 读“我国某高原地区暴雨后景观图”,完成下题。针对图示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     

①重视经济数量的增长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③恢复植被④治理水污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023-05-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下图示意淤地坝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淤地坝的作用是(     
A.沿等高线修筑,可以截流蓄水B.在沟道中修建,用于淤泥造地
C.成品字形排列,利于树木成活D.在沟道中修建,用于稳定沟坡
2.治黄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说明(     
A.水土保持利于调沙减淤
B.放水冲沙是解决黄河水害的根本措施
C.要对全流域进行统筹调度
D.黄河含沙量大是水量不足的主要原因
3.淤地坝造成的影响是(     
A.小流域沟谷深度增大B.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速变慢
C.小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D.下游地上河进一步抬升
2023-04-23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我国生态脆弱区类型多,分布广。为治理生态脆弱区,人们在坡地上大量修筑鱼鳞坑(如下图),在坑内栽种植被,生态环境问题明显改善。鱼鳞坑是山坡上挖掘的有一定蓄水容量的土坑,多呈半月形沿等高线排列,且上下鱼鳞坑呈“品”字形交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鱼鳞坑呈“品”字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分散地表径流B.减少径流下渗C.增加地表粗糙度D.利于植被生长
2.鱼鳞坑的主要功能是(     
A.美化环境B.防风固土C.调节气候D.储水护坡

10 .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区考古挖掘出的古聚落遗址示意图》,遗址中有许多黄土烧制的陶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南移,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候趋向(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2.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的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B.人口增长迅速,耕地不足
C.蓄水技术提高,供水充足D.降水明显增多,水位变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