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是梁峁地、沟坡地、川坝地农业的复合系统,是现代人地关系耦合发展的一种新兴农业模式。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生态系统脆弱程度最低的地形部位(     
A.梁峁地B.沟坡地C.川坝地D.黄土丘
2.沟坡地开发特色生态产品的主要自然条件(     
A.地势起伏大B.土壤较肥沃C.降水较丰富D.光照较充足
3.从土地整治角度,为川坝地高效化生产提出合理建议(     
①推进土地流转②提高作物产量③推广保护性耕作④改善人居环境
A.③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 . 黄土高原曾经是森林茂密、农业发达的地区,但明清以来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到不足1%,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旱涝灾害频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显示导致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文D.植被
2.黄土高原地区代表性的典型植被是(     
A.温带草原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3.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     
A.修筑梯田B.植树种草C.拦截泥沙D.发展畜牧业

3 . 泾河是渭河的支流,渭河流经关中平原,泾河流经黄土高原。“浊泾清渭何当分”(引自杜甫《秋雨叹》)是成语“泾渭分明”的雏形。据记载,历史上泾、渭两河的清浊变化有6次反复。下图示意泾河与渭河位置。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泾、渭两河清浊变化反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气候的变化B.地形的变化C.植被的变化D.水量的变化
2.为实现长久的“泾清渭清”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封山育林②扩大农业种植面积③修筑梯田④疏浚河道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4 . 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几年来多地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这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组织专家进行调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专家对水土流失进行调查首先要借助各种地图,其中必需具备的是(     
A.气温与土壤类型分布图B.农作物和植被类型分布图
C.工业与交通分布图D.地形图和降水分布图
2.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了水土流失的原因,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大面积的开挖地表,露天采矿B.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
C.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D.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
2021-08-26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
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
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7-08更新 | 15219次组卷 | 99卷引用:河南省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升学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真题 名校
6 . 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下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
A.大湖萎缩而成B.古河道残遗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D.风力侵蚀而成
2.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2016-11-26更新 | 2161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