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9-10高二下·浙江·期中
1 . 下图是甲市周边地区和甲市城市用地示意图,该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多雾,森林植被茂密,矿产资源丰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市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

(2)甲市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左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
(3)试分析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4)如果该地区经济开发过程中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则可能造成           (生态破坏问题),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是                                 
(5)该地区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 _______                        
(6)为综合利用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该地区可以建设____ 、____等工厂。
2010-05-18更新 | 7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浙东北(ZDB)三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黑土流失的主要方式,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东北融雪期一般在3~4月,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冻融如果反复出现,融雪侵蚀会增强,有机质明显下降。专家指出,采取留茬(收获农作物时秸秆留在原地)耕作方式,可有效减轻黑土流失和有机质下降,减轻耕地退化。下图为留茬耕作方式图。

材料二土地流转是农户将闲置或分散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的土地资源配置新模式。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流出数量较大,为此,该地积极推进乡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发展。

(1)从气温角度分析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2)简述东北黑土区留茬耕作方式对减轻耕地退化的主要作用。
(3)从人口角度说明东北地区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作为南方红壤丘陵区的典型区域,其大规模的经果林开发已成为南方丘陵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某团队在江西某脐橙果园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该果园原生坡度约为18°,土地覆盖类型为灌草地,用挖掘机开挖整理形成水平台阶,台面宽4m。下图示意果园建成后第二年、第三年10月果园景观,下表示意原生植被(对照)与水平台阶土壤养分。


样地土层/cm土壤养分含量//(g·kg⁻¹)
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
原生植被
(对照)
0~550.081.640.4411.29
5~1034.821.090.3610.57
10~2023.530.640.3312.08
水平台阶0~54.880.220.297.56
5~107.480.260.257.29
10~205.120.320.287.36

(1)分析原生植被(对照)土壤有机质含量远高于水平台阶的原因。
(2)描述水平台阶土壤有机质垂直分布特征并推测成因。
(3)为减轻水土流失,请为该果园提出合理建议。
2023-12-29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1题 土壤和外力作用-备战2024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题号押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黄土高原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具有一定蓄水能力,在坑内栽树,可保土保水保肥,但修建鱼鳞坑需避开7—9月,否则会加剧水土流失。图2为鱼鳞坑示意图,图3为黄土高原气温和降水资料图。



(1)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第四纪的风尘堆积物,推测该时期的气温特点____(填“温暖”或“寒冷”);据图1推测当时该地区的主导风向____,并说明理由____
(2)黄土高原地表由于____作用,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特点,这种地貌特点易造成____、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该地区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影响该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____
(4)鱼鳞坑能够拦截____,增加____(填水循环的环节),从而起到保水作用。
(5)据材料二说明修建鱼鳞坑需避开7—9月的原因。
2022-12-2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缙云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堂溪流域主体位于重庆市奉节县草堂镇。区内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为主,海拔为128~1866m,耕地主要分布于6°~25°的坡地上,大规模垦殖期间,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流域内常住农户减少,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为此政府给予农民一定补贴,成立专业合作社,鼓励种植和栽培以脐橙为代表的经济果林,农业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坡耕地—果林转换,山区生态环境质量和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1)草堂溪流域坡耕地转换为果林之后水土流失得到了明显改善,请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原因。
(2)说明草堂溪流域近年来坡耕地转换为经济果林的社会经济原因。
(3)调查发现,坡耕地—果林的转换,多发生于公路周边,请推测原因。
(4)进一步扩大坡耕地的转型,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2023-05-08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地理-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浙江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距今1万年前,中华先民就在黄土高原上耕耘,种植粟黍,发展农业,历经万年而不绝。图1为“黄土高原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图2左图示意黄土高原范围,虚线为年降水量线,右图为黄土沉积特征与厚度分布图。



(1)根据图1把下列序号填入图中A、B、C、D的空格中,每个序号限填一次。
①破坏植被 ②人均耕地和燃料减少 ③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④土地退化
A____;B____;C____;D____
(2)根据图示地形推测兰州东侧黄土层较厚的原因。
(3)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4-01-1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金华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3·浙江·模拟预测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彭阳县土地贫瘠,人口约16.1万人(截至2021年),俗话说“脱贫靠产业,致富更要靠产业”,然而这里产业基础薄弱。驱车沿彭阳县的盘山公路前行,只见远处是层层的梯田,近处是枝繁叶茂的杏树。20世纪80年代,彭阳县成为国内红梅杏主产区,彭阳红梅杏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下图为彭阳县位置图。


   
(1)推测彭阳县产业基础薄弱的主要原因。
(2)彭阳县位于____(填地貌类型),简析当地修建大量梯田的主要作用。____
(3)请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彭阳红梅杏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2023-09-27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地理押题卷(四)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黄河流域的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 下图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形成过程示意图。

(1)材料一甲图中铁路沿线多风沙灾害,草方格沙障可以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从而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保障列车运行安全;乙和丙地貌都是由______作用形成。
(2)图中乙处为流水作用形成的______地貌(地貌类型)。推测图中从A到B,地表沉积颗粒物依次变______(填“粗”或“细”),堆积体厚度依次变______(填“厚”或“薄”)。
(3)黄河中游地区较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当该问题较严重时,丙地三角洲面积将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并可通过______技术(填“RS”“BDS”或“GIS”)获取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目前黄土高原上的植被恢复较好,该地下渗量变大,地表径流量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从而减轻了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
(4)结合材料二,描述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左为黄河三角洲略图。图右为暗管排盐碱示意图。

材料二: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据统计,在1946年以前的几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的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盐碱化严重。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


(1)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主要原因。
(2)说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的成因。
(3)简述利用暗管技术排盐碱的主要优点。
(4)推测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
2023-04-09更新 | 4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啸秋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3·江苏南通·一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侵蚀作用主要为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等,与季节、植被覆盖率、土壤颗粒物粒径的大小、地形等因素有关。

材料二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在风力吹扬搬运下,经过长距离的搬运、分选、堆积形成。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黄土高原表现出了强烈的侵蚀作用。图示区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为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土壤颗粒物的大小差异较大,中部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1)推测图示区域黄土颗粒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描述图示地区侵蚀作用的季节差异并简述原因。
(3)为缓解中部高原沟壑区的水土流失,专家建议了多种草少种树的策略;请从自然角度说明理由。
2023-03-07更新 | 1601次组卷 | 1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