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冲沟侵蚀发育,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某研究选择在该区母岩、土壤类型一致的同坡面撂荒坡的不同坡位上,栽种叶片宽大、根系发达的巨菌草,以裸地为对照,发现巨菌草能改善水土流失。不同坡位土壤机械组成不同,对照样地与巨菌草样地土壤粗颗粒(砂粒)含量在上坡位最高,中坡位最低,细颗粒(粉粒和黏粒)含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位于中坡位B处巨菌草长势最好,位于上坡位(坡顶附近)A处改良效果最差。图示意该撂荒坡样地的不同坡位分布图。



种植巨菌草能改善金沙江干热河谷的水土流失,请说明理由。
2024-02-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白沙县海南中学白沙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自古以“易淤、易决、易徙”而闻名,为了防治水害,两岸不断加高大堤,使得黄河下游高出两岸地面数米,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而黄河沙患的解决,需要流域内综合协调:侵蚀区需要减少入河泥沙量,堆积区需要减少河道泥沙淤积量。

(1)在黄河流域侵蚀区,为减少入河泥沙量,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每种措施各举一例)
(2)减少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最有效的工程措施是什么?简述该工程的实施过程。
2024-05-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克兰(如左图)位于欧洲东部,黑土广布,表层土壤季节性冻融。第聂伯河是欧洲的第三大河,发源于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麓,流域内气候较温暖湿润,从西北向东南,气候的大陆性逐渐显著。第聂伯河以基辅和扎波罗热为界划分上、中、下游,植被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右图示意基辅气候资料。

(1)比较第聂伯河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的降水量差异,并说明原因。
(2)分析第聂伯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3)简述冻融作用导致黑土流失的过程。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董志塬内的南小河沟流域(图1中白色为无植被区,黑色为植被覆盖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该地区属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约为523毫米,主要土壤类型为黄绵土、粉质壤土。流域内塬面、源坡和沟坡具有明显的分界特征。自20世纪50年代起,该地区大规模开展了“塬、坡、沟三道防线”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土壤可蚀性是指土壤对侵蚀的敏感性,不同地貌部位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可蚀性有明显差异。图2示意南小河沟流域不同地貌部位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可蚀性情况。



(1)简析南小河沟流域成为典型黄土高原沟壑区的自然原因。
(2)仿照河流地貌的发育,从外力作用的角度描述南小河沟流域沟谷的扩展过程。
(3)说出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可蚀性等级的差异,并对较易侵蚀部位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2020-07-31更新 | 272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19-2020学年高三6月高考模拟演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位于贵州西南部,该地区石灰岩广布,总面积47.63km,是云贵高原上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峡谷区域。花江峡谷喀斯特分布面积占比达88.07%,石漠化现象严重。水海坝附近岩层裂隙发育明显,峰丛地貌最为典型。图a 为花江喀斯特峡谷地质剖面图,图b为该地月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   生长在此处的植物表现出石生性、 耐旱性、喜钙性。顶坛花椒是广泛栽培于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的地方品种,历来以“香味浓、麻味重、产量高”而著称,迄今已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该地区已建成数万亩的连片顶坛花椒生产基地,顶坛花椒林成为当地主要的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发现,花椒林下保留低密度矮小的杂草,有利于水土保持,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但是当地农民有时需要刈割杂草。


(1)说明水海坝附近地表峰丛地貌的形成过程。
(2)依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花江峡谷的植被表现出耐旱特点的原因。
(3)分析近年来顶坛花椒成为当地主要人工林的原因。
(4)推出当地农民通常在何时刈割杂草,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