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堂溪流域主体位于重庆市奉节县草堂镇。区内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为主,海拔为1281866m,耕地主要分布于6°~25°的坡地上,大规模垦殖期间,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流域内常住农户减少,青年劳动力外山务工增多,为此政府给予农民一定补贴,成立专业合作社,鼓励种植和栽培以脐橙为代表的经济果林,农业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坡耕地—果林传换,山区生态环境质量和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1)草堂溪流域坡耕地转换为果林之后水土流失得到了明显改善,请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原因
(2)说明草堂溪流域近年来坡耕地转换为经济果林的社会经济原因。
(3)调查发现,坡耕地—果林的转换,多发生于公路周边,请推测原因。
2023-12-1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山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左右,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材料二:闽宁镇坐落在贺兰山东麓的宁夏平原上。该镇农民多数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陆续从人口增长快、贫困落后的宁夏西海固地区搬迁来的生态移民。1996年,我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启征程,闽宁镇成为福建省的帮扶对象。该镇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特色种植、文化旅游、光伏产业等。目前闽宁镇农民已经成功脱贫致富奔小康。

材料三:图1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图,图2示意闽宁镇、西海固地区的地理位置。


(1)从区域整体性角度说明“西海固”地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原因。
(2)指出“西海固”地区搬迁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推测当地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
2023-12-2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教学检测(三)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定河位于陕西北部,是黄河的一级支流(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黄河)、陕西榆林地区最大的河流,也是陕西输出粗沙最多的河流,对陕北地区的水土流失及黄河挟带泥沙的现象有重要影响。无定河流域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带,流域内淤地坝数量众多,其对当地的地质灾害防护和第一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图示意榆林地区无定河流域地理概况。


   
(1)简述淤地坝在保护当地第一产业中所起的作用。
(2)比较无定河上游和下游淤地坝数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023-07-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二)地理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红芋(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食)为大别山区主要经济、农业植被,均采用坡耕地种植。某科研小组收集实验数据定量分析,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在不同降雨特征下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推测茶树种植地和红芋种植地水土流失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克兰(如左图)位于欧洲东部,黑土广布,表层土壤季节性冻融。第聂伯河是欧洲的第三大河,发源于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麓,流域内气候较温暖湿润,从西北向东南,气候的大陆性逐渐显著。第聂伯河以基辅和扎波罗热为界划分上、中、下游,植被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右图示意基辅气候资料。

(1)比较第聂伯河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的降水量差异,并说明原因。
(2)分析第聂伯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3)简述冻融作用导致黑土流失的过程。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峡库区是集农村、山区、移民区为一体的典型生态脆弱区,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最集中的分布区域之一。草堂溪流域主体位于三峡库区,在社会、经济、生态等因素影响下,农业生态系统发生了转型,区域农业景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该区域农业景观变化,取得一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专家的担忧。下图为2000—2018年草堂溪农业景观转型结果示意图与草堂溪流域地形示意图。



(1)据图描述该区域农业景观转型的时空分布特征。
(2)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景观转型的原因。
(3)从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角度说明专家对区域景观变化产生担忧的理由。
2023-01-12更新 | 38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海南省昌江县部分学校高考二模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流县位于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端、九龙溪上游,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具。清流县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5%,且呈集中连片分布,人工马尾松林、茶园等纯林、中幼林等林下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其中该区域85%的林地分布在平缓坡、缓坡上。近几年,清流具积极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采用整修梯田、种植低矮绿化植物等措施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下图示意清流县地理位置。



推测清流县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简述该县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
2022-03-29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三)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域处于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图示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有人建议该区域应大力植树造林。但有人认为,树木是“抽水机”,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黄河中游含沙量陡增的主要原因。
(2)说明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3)简析2021年秋季以来黄河防洪形势严峻的原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小河沟流域是黄土高原的典型沟壑区。由政府投资、补偿,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

持工作。在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综合作用下,农、林、牧业得到全面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林草覆盖率达84%,被誉为“黄河中游的一块翡翠”。下图为南小河沟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模式图。



(1)下列治理措施对应最合理的是(     
A.山谷——水平沟   B.陡坡——梯田   C.山脊——鱼鳞坑   D.塬面——淤地坝
(2)鱼鳞坑内利于植被生长,说明其原因。
(3)简述沟道中修建多座淤地坝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