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主要由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层土淤积而成。黄土高原地区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筑坝淤地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一条沟内修建多个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而独特的治沟工程体系。下左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某小流域的等高线分布。下右图示意淤地坝景观。

(1)在下图中用给出的图例,画出上左图中甲乙之间的剖面线和淤地坝。

(2)说明沟道中修建多条淤地坝所起的生态作用。
(3)据多年调查,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6-10倍,特别是在大旱的情况下,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30多倍,坝地已成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从土壤的角度,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合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地处重庆三环,毗邻两江新区,是重庆六大卫星城市之一和重庆主城都市区的重要战略支点。合川区地貌分为乎行岭谷和平缓丘陵两大类型。合川区东南为华釜山区平行岭谷地形,西部为渝西丘陵盆地平缓丘陵地形,总体呈现“两屏相守,多陵多丘”的山地格局。合川区生态脆弱区面积较大,主要为出现石漠化、水土流失(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等现象的生态功能退化区域。下表示意合川区水土流失脆弱性调查结果。

等级面积/km²比例/%
一般脆弱2130.6090.9
脆弱202.768.6
极脆弱10.730.5
合计2344.09100.0
(1)简述合川区水土流失脆弱性等级分布情况。
(2)研究表明,合川区大部分剧烈侵蚀区域的土地类型主要为城乡建设用地,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为合川区乡村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提供合理性建议。
2024-05-23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卷押题10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辽宁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地形图


材料二 我国四地景观图


材料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由于重视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


(1)材料一中在成因上关联度较高的地形区是          (填数字)
(2)材料二中的四种地貌,属于堆积地貌的是          ;侵蚀地貌的是           。其中乙地貌位于材料一中          地形区(填数字), 丁地貌位于          地形区(填数字)。
(3)描述材料二中甲地貌的特点。
(4)指出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对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2019-03-22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辽宁省2018-2019学年高一模拟选课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全球有四块黑土带,分别是乌克兰平原、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我国的东北平原以及南美洲阿根廷至乌拉圭的潘帕斯大草原。其中我国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大约为1.03亿公顷,已开垦成耕地3200万公顷,大约占比为1/3,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这些黑土地上商品粮基地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的制约和人为活动破坏,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区的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在东北黑土区进行的水土流失与种植实验获得的部分数据。



(1)分析我国东北平原成为全球四块黑土带之一的成因。
(2)根据研究数据,判断该实验区域最宜种植的农作物,并分析其在水土流失防治方面的主要表现。
(3)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列出东北地区未来农业的发展重要举措。
2023-10-20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高三硬核提分(五)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塞上江南景观组图。

(1)从河流汛期、含沙量两方面比较图中河流A段、B段水文特征的差异及成因。
(2)图中C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请你用地理学原理加以说明。
(3)说明由于不合理灌溉导致C平原盐碱化的过程。
2018-06-1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漠化被称作“土地癌症”,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土层厚度薄,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位于贵州省西部的安顺市,人口数量为247.1万人(2020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山多地少,石漠化面积为269km2。近年来,当地发展金刺梨、皇竹草等适应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特色农业产业,帮助群众逐步脱贫致富。皇竹草生命力旺盛,除了能够作为牛、羊等牲畜的饲料外,还是纸浆、食用菌包等的原材料,对石漠化山区保持水土很有帮助。下图为贵州省安顺市部分地区石漠化示意图。



(1)石漠化被称为“土地癌症”,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分析安顺市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现象形成的原因。
(3)说明安顺市采取种植金刺梨、皇竹草治理石漠化的积极影响。
2022-01-27更新 | 436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土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温带地区的主要土壤。有着“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尽管开发利用历史不长,但东北黑土表土流失、肥力衰退等问题却日益严重,调查报告表明黑土的退化与翻耕有着直接关系。对此专家们提出了“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翻耕方式比较,保护性耕作通过少耕、免耕降低对土壤扰动的同时,将打碎的秸秆铺满地面,有了秸秆的保护,不同季节秸秆都对黑土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和效果。由于黑土区各地地理环境差异,保护性耕作对哈尔滨以北种植区没有明显增产效果。图为黑土的形成过程图。

(1)试分析东北地区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的原因。
(2)试阐述秸秆在不同季节对黑土的有利影响。
(3)试分析哈尔滨以北农业种植区,秸秆覆盖没有增产的原因。
2023-01-20更新 | 1157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测试(二)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东西过渡带,区内黄土深厚,可达百米左右。黄土土质疏松,在缺乏植被保护状态下,一遇暴雨,大量黄土被冲刷流失。图a中A,B,C分别是陕西,山西,宁夏黄土覆盖区,三地地貌景观发育存在差异。图b是黄土高原区降水量分布图;图c为年降水量与森林覆盖率、土壤侵蚀量关联图


   
   
(1)简述A处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过程
(2)概括黄土高原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及成因
(3)在自然状态下,A、B、C三区水土流失程度不同,据图分析其原因
2023-05-28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沟谷是黄土高原物质交换最频繁,形态变化最剧烈的区域。在黄土高原沟壑系统中,分布着一类特殊的黄土勺状沟壑,这种沟大多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俯视看像个勺子,当地人形象的称之为“勺状沟壑”。

材料二:下图为“黄土高原沟壑类型示意图”。


材料三: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区以滞洪拦沙和淤地造田为目的的水土保持工程。


(1)在黄土高原,溯源侵蚀普遍存在,指出其在勺沟的发生位置,并说明勺沟发育的过程。
(2)简述淤地坝对减轻沟谷侵蚀的发生机制。
2023-09-0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政府带领农民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道路。七百弄乡位于广西西北部,远看是一片浩瀚无边的石峰海洋,近看奇峰林立,峰丛环抱着一个个洼地。洼底常见一组组人为开发的同心圆梯田,当地人称为“龙卷地”。此地区是生态环境特别脆弱、曾是人类生存最艰难的地区之-。图甲为七百弄峰丛洼地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乙为七百弄位置示意图及“龙卷地”景观图。



(1)分析当地人工开发“龙卷地”的原因。
(2)分析该地区“湿润气候下的特殊干旱现象”的成因,
(3)说明七百弄峰丛洼地的形成过程。
2021-07-2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