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高强度的农业开发和掠夺式经营,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其水土流失的发生过程是因为在坡面上存在微型小坑或线状痕迹,水流汇集,产生细沟侵蚀,细沟发生后,侵蚀强度将明显增大,侵蚀沟逐渐发育,其发育速度受水量、流速及土壤状况等因素影响。研究人员调查了长白山某低山丘陵区,该地土壤受多种侵蚀外营力季节性交替和叠加的影响,以水力侵蚀为主,并存在明显的冻融作用。该地区坡度较大的地貌部位多位于山顶和山腰且坡度越大越接近山顶,而坡度较小的部位多位于山麓和河谷平原。下图为2021年东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度与不同坡向的侵蚀沟密度变化。



(1)描述侵蚀沟密度随坡度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指出侵蚀沟密度最大的坡向,并分析其成因。
(3)指出侵蚀沟治理的重点区域,并简述治理方法。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水库消落带,又指涨落带或涨落区,是水库季节性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消落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成为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之一。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长江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消落带面积约350平方千米(如下图)。

三峡库区消落带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峡库区消落带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学生赴陕西省绥德县王茂沟流域考察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淤地坝建设。同学们了解到,该流域自1953年开始建设淤地坝,经过多年的改造、调整和完善,形成了非常完备的淤地坝体系,现存不同类型的淤地坝数十座(下图),当地农民告诉同学们,这里的农田以前以坡耕地、梯田为主,单位面积产量低,特别是坡耕地基本靠天吃饭,每年夏秋季节,沟道坡面滑(崩)塌现象严重;淤地坝建成后经拦泥淤地,部分坝地可开垦为高产农田,增加的坝地农田促进了坡面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推行;据当地水文站统计,王家沟流域的淤地坝体系建成后,沟道坡面滑(崩)塌现象逐渐绝迹。



(1)据图指出该流域不同类型淤地坝的数量差异及分布差异。
(2)和坡耕地相比,说明该流域坝地农田种植农作物高产的原因。
(3)该流域淤地坝体系建成后,沟道坡面滑(崩)塌现象逐渐绝迹。解释其原因。
2021-03-13更新 | 738次组卷 | 1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地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因此被称为鱼鳞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材料二:图甲为我国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分布图,图乙为鱼鳞坑示意图,图丙为固沙工程示意图。

(1)材料一、二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有________等。
(2)我国荒漠化地区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
(3)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鱼鳞坑对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作用。
(4)结合图说出固沙措施有:①____;②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丙地区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说出甲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
两地区相比,该问题在丙地区造成的损失比甲地区大,解释其主要原因。
(2)简述图中乙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障碍,并针对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提出解决的措施。
(3)图中①②两种农业发展模式,分别适合于图中的甲、乙、丙哪个地区?
①模式适合            地区;②模式适合                  地区。
(4)按世界农业生产地域分类,图中①②这两种农业均属            农业。
(5)丙地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选择填空),并简述其措施。
A.低湿地的治理       B.荒漠化的防治       C.酸性土壤(红壤)的改良       D.盐碱地的治理
2017-08-0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根据公布的中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

材料二:我国部分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图。



(1)读图,从我国土壤侵蚀量较大的两个流域中任选其一,简述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
(2)简述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3)列举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
2022-06-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选考)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9月18日上午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第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第二,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



(1)参观黄河壶口瀑布,我们看到的是近似于泥汤的河水咆哮而下,让人震撼,河水浑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问题,该地区农业耕作过程中应如何去做?
(3)有人说今后黄河入海泥沙的数量将会减少,其依据的理由可能是什么?
2022-04-21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煤炭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在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弃渣弃石,并多以排土场形式大量堆放,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重建排土场的生态环境,当地普遍采取撒播乡土植物草籽,砖砌枢格护坡,并辅以人工灌水的修复模式。


分析当地选择撒播乡土植物草籽的原因,并简述该修复模式不同修复措施的作用。
2022-03-30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五)文综试卷地理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方式,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升温较快,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昼夜温差较大。下左图为2019年3月16日—21日东北地区某小流域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含量的变化过程。专家指出,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右图),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



(1)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2)分析此流域该年3月16日~21日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含量峰值时间不一致的原因。
(3)阐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2022-01-17更新 | 2111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沙棘属多年生落叶性灌木,耐旱。春、秋季新植幼株,3-4年后挂果,9-10月采摘。果实有很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但易变质。早期工艺是沙棘果带枝采摘,连枝加工。皇甫川流域多沟壑,是我国沙棘主要种植区域之一。近年来,该地引进了品质优、产量大的俄罗斯大果沙棘替换本地品种。下图为皇甫川流域示意图和坡面沙棘林带景观图。

(1)坡面沙棘林通常沿等高线延伸方向逐排种植,分析其原因。
(2)该地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分析其自然原因。
(3)你是否赞同该地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扩大产业规模?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