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黄河流域的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 下图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形成过程示意图。

(1)材料一甲图中铁路沿线多风沙灾害,草方格沙障可以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从而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保障列车运行安全;乙和丙地貌都是由______作用形成。
(2)图中乙处为流水作用形成的______地貌(地貌类型)。推测图中从A到B,地表沉积颗粒物依次变______(填“粗”或“细”),堆积体厚度依次变______(填“厚”或“薄”)。
(3)黄河中游地区较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当该问题较严重时,丙地三角洲面积将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并可通过______技术(填“RS”“BDS”或“GIS”)获取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目前黄土高原上的植被恢复较好,该地下渗量变大,地表径流量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从而减轻了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
(4)结合材料二,描述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近年来,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发生了明显变化。某地理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对该问题进行探究。

活动一   认识黄河之“浊”与“清”下面为该小组查阅的黄河流域示意图和各水文站不同时段年均输沙量统计图。




(1)据图分析,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____(上游、中游、下游);1999年以来,黄河下游年均输沙量明显____(增加、减少)。

活动二   探究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2)下图为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甲、乙装置初始实验条件相同,且均为平放。分别对装置进行以下不同的操作,请你对比a、b容器内水的浑浊程度:

①增加甲装置注水箱水量,则容器____(a、b)的水更浑浊。
②将草皮铺设到甲装置泥土上,则容器____(a、b)的水更浑浊。
③稍微增加甲装置坡度,则容器____(a、b)的水更浑浊。
④压实甲装置的泥土,则容器____(a、b)的水更浑浊。

活动三   探究黄河下游年均输沙量变化的原因


(3)请根据实验结果推测1999年以来黄河下游年均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活动四   探究黄河下游年均输沙量变化的利与弊


(4)从利或弊中任选一个角度,简述1999年以来黄河年均输沙量变化可能对下游产生的影响。
2022-12-2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0年1月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
3 . 某校地理社团针对我国东南沿海某河流域开展了探究学习。读该流域示意图及基本数据统计图(2017年),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探究问题:
(1)上游河段最主要的开发方向是_____ __,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         _,简述其治理措施。
(2)该流域东南部和西北部的社会经济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请简要说明。
2018-06-2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学考模拟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