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古老贵州

材料一:石板房是布依族的传统民居,是当地人将传统生态观融入地方民居的杰作,多见于布依族聚居的黔中西部。当地盛产的某种石材层理分明,用作房屋的墙面和瓦片。下图为当地石板房照片

材料二:贵州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考察当地王家寨,绘制了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主要成因是水土流失,属于水蚀荒漠化。)分布统计图。下图为“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和“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1)推测当地盛产石材的形成过程(     
A.岩浆侵入—断裂下陷—风化侵蚀B.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
C.外力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D.外力沉积—变质作用—风化侵蚀
(2)石板房是布依族人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依”的传统生态观融入建筑的杰作。体现了当地(     
A.气候湿热,石板房能抵抗外界高温且防水性好
B.地形崎岖,石板房分布在山谷南侧,避风向阳
C.土层浅薄,岩石裸露,便于随意获取建筑材料
D.石材易被风化,多年后需要更换,更美观舒适
(3)图1为贵州坝陵河大桥航拍景观,图2为坝陵河大桥的走向。该景观可能拍摄于(     

A.2月1日17时B.5月1日18时
C.8月1日11时D.11月1日6时
(4)研究人员在贵州发现中生代三叠纪时期的水生爬行动物的化石,被称为“贵州龙”。下图为某地岩层分布图,如果在岩层②中发现了“贵州龙”化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层形成于古生代B.③地层时期形成联合古陆
C.①地层蕨类植物繁盛D.③地层哺乳动物繁盛
(5)分析材料二图中极强度石漠化区形成原因。
2023-12-2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洋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峰丛、洼地众多,山峰环绕着洼地。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破坏就会出现严重水土流失;洼地地形坡度小,324个原始古朴的瑶寨分布在洼地底部。当地逢雨就涝、无雨便旱,全乡人均耕地面积仅0.8亩,人们生活极度贫困。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地政府带领农民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道路。下图为七百弄乡地理位置及景观示意图。



(1)分析七百弄乡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分析七百弄乡“逢雨就涝、无雨便旱”的自然原因。
(3)推测当地为实现脱贫致富可能采取的措施。
2020高三下·北京·专题练习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及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黄河流域部分站点的暴雨频数

地区资料年数暴雨总次数年平均次数最多年次数无暴雨年数
西宁28371.3237
兰州28371.3258
兴县241154.79120
三门峡241064.1780

材料三陕西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产业结构

(1)河口、桃花峪为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与上游地区相比,从降水的角度说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更严重的原因。
(2)依据陕西省北部某县产业结构的特点,推测其可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任选该县一种环境问题,提出两项具体防治措施。
2021-09-09更新 | 119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芦台一中、静海一中、蓟州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厚度最厚的黄土沉积区,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加上长时间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暑假期间,某地理学习兴趣考察小组在赵老师带领下到甘肃、陕西两省对6个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及治理现状展开调查。期间发现6个小流域均采取了相应的工程(坡面工程、沟道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中林、灌、草占比存在明显差异,林地主要有分水岭防护林、陡坡水土保持林、沟道防护林等。下图示意6个小流域生物治理措施中林、灌、草面积及占比。



(1)指出同学们在考察地可能看到的水土保持工程。
(2)列举兴趣小组实地考察水土流失现象需要收集的材料。
(3)据图推测羊圈沟、龙滩沟两流域的气候差异。
(4)任选图中两类林地,简述其生态防护作用。
2022-04-1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0高三下·北京·专题练习
5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黄河流域部分站点的暴雨频数

地区资料年数暴雨总次数年平均次数最多年次数无暴雨年数
西宁28371.3237
兰州28371.3258
兴县241154. 79120
三门峡241064. 1780

材料三:陕西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产业结构



(1)与上游地区相比,从降水的角度说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更严重的原因。
(2)依据陕西省北部某县产业结构的特点,推测其可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任选该县一种环境问题,提出两项具体防治措施。
2020-06-05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芦台一中、静海一中、蓟州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9-10高二下·浙江·期中
6 . 下图是甲市周边地区和甲市城市用地示意图,该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多雾,森林植被茂密,矿产资源丰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市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

(2)甲市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左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
(3)试分析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4)如果该地区经济开发过程中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则可能造成           (生态破坏问题),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是                                 
(5)该地区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 _______                        
(6)为综合利用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该地区可以建设____ 、____等工厂。
2010-05-18更新 | 7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浙东北(ZDB)三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沟壑系统主要由浅沟、切沟、冲沟等沟壑组成。勺状沟壑是独特的沟壑,因形状像勺子而得名。降雨时,地表径流进入勺沟,流水通过陷穴以地下流的形式转移至坡底。勺沟大多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是一种结构稳定的沟壑。下图意沟壑系统和勺沟分布。


(1)与切沟、冲沟相比,描述勺沟外部形态的主要差异。
(2)浅沟、切沟、冲沟是沟谷发育过程的三个阶段,推断三者的演变顺序,并说明原因。
(3)分析该区域勺沟结构稳定且长期存在的自然原因。
2022-08-04更新 | 543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图1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材料二:图2为我国政区简图。


           
(1)图中四座“天生桥”可能出现的位置对应图中甲、乙、丙、丁的相应次序为:黄土桥____;海蚀桥____;喀斯特溶蚀桥____;风蚀桥____
(2)图1中所示四个地区中水土流失问题最严重的是____
(3)图中戊河流入海口常见的地貌是____,其成因是____
(4)河流中上游河谷横断面大多呈____形,河流中下游河谷横断面大多呈____形。
      
(5)在乙图中,如果河中有沙金,图中a、b、c、d四处淘金点中产量最高的可能是____,其成因是____
(6)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A.黏土、砾石、粉砂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
2023-07-2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坡度较大的坡面上沿等高线挖半月形土坑,形如鱼鳞,称鱼鳞坑(图1)。鱼鳞坑具有一定蓄水能力,在坑内种树,可保土保水保肥。一般的,修建鱼鳞坑会避开某个季节,否则易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现实中这种鱼鳞坑的蓄水能力较弱,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如果将鱼鳞坑扩大,提高外硬的高度(图2),将坑内乔木和灌木混交,这被称为大鱼鳞坑双苗造林技术,鱼鳞坑保土、保水、保肥效益将会明显提高,但云贵高原相较黄土高原,对该技术的适宜性较差。

(1)判断修建鱼鳞坑要避开哪个季节,并说明理由?
(2)请结合水循环的知识,分析鱼鳞坑具有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原理?
(3)与黄土高原相比,说明云贵高原采用大鱼鳞坑双苗造林技术适宜性差的原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今年暑假,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了地理研学之旅。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分赴不同地方进行考察。请根据他们写的研学报告摘录。


(1)第一组小启同学研学归来在报告中这样描述他看到的景观“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形态特点”,该同学研学之旅最有可能去的是中国的_______高原。
(2)第二组小明同学考察回来说道:“这次我冒着高达40℃的高温拍摄照片描绘景观图,大风夹着黄沙吹打在脸上,应该数我最辛苦。”
A. B. C.
你认为小明同学拍摄描绘的最有可能是上图中的_______图,该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条件有_______(多选)
A.河流众多        B.气候干旱        C.常年大风        D.冰川广布
(3)第三组小江同学的研学报告里描绘了如下甲乙两张图片,如果甲、乙两地貌在图丙中有分布,则甲在_______处分布。
2022-06-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学校(佳木斯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