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生态问题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正确的是(     
A.甲一石质荒漠化B.乙一土地沙漠化
C.丙一水土流失D.丁一次生盐渍化
2.治理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最佳措施是(     
A.建立湿地保护区B.发展绿色农业
C.小流域综合整治D.治理环境污染
3.造成丙地内部干湿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不同,导致降水差异B.季风强弱不同,导致降水差异
C.纬度不同,导致蒸发差异D.海陆位置不同,导致蒸发差异

2 . 2020年9月18日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一周年。一年来,黄河流域生态持续好转。下左图为“黄河河口~龙门地区大型淤地坝图”,下右图为“黄河河口~龙门段输沙量、径流量和年降水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55~2015年间黄河河口~龙门段(     
A.输沙量已经下降为零B.径流量年际变化明显变小
C.凌汛发生时间在推迟D.径流量与降水量同步变化
2.导致黄河河口~龙门段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围湖造田B.植树造林
C.打坝淤地D.修筑梯田
2021-02-25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省实、广雅、执信、二中、六中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黔南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带,地形起伏大,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历来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水热资源充沛,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该地区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茶叶也成为其支柱产业。下图示意黔南地区云雾镇不同生物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调控效应。



(1)简析黔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说出不同生物措施下产沙量的差异,并分析人工草地的产沙量低于自然恢复草地的原因。
(3)简述当地水土流失可能导致的后果。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阴山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和荒漠是当地主要植被类型,阴山南坡为海洋气流的迎风坡,气候湿润;阴山北坡为海洋气流的背风坡,山脉南麓的河套平原素有“塞上江南”美称,渠道纵横,农田遍布。下图为阴山南北地理简化震示意图。



(1)据图观测,阴山坡度:南坡____北坡;不考虑其他要素,则土壤厚度:南坡____北坡。
(2)阴山南坡溪流较多,沟谷深切,地面破碎,是流水____作用;阴山北坡地面平坦,沙丘广布,是风力____作用形成。北坡为阴坡,光照弱、气温低、蒸发____,土壤牧湿润,有白桦林分布。
(3)得益于黄河灌溉,内蒙古河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该地区深处内陆,海洋水汽到达____,云层薄,日照充是,同时由于大陆比热容小,云层薄,昼夜温差____,农作物品质较高。

5 . 研究表明,某些人工措施能改变黄河的水沙输运能力,而黄河的水沙输运能力又影响着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变迁。下图示意黄河2001--2010年水沙输运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A.上游青藏高原B.上游黄土高原
C.中游黄土高原D.下游华北平原
2.2002年以后黄河入海年总输沙量变率加大,其主要原因(     
A.上游地区植树造林B.下游河道筑堤清淤
C.利用水库调水调沙D.黄土高原打坝淤地
3.2001~2010年,黄河年总输沙量的变化会影响黄河口附近地区的(     
①海岸线总长度②海平面高程
③湿地面积④总径流量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6 . 【社会调查】调查名称:西气东输三线工程

调查资料:西气东输三线的主供气源为中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天然气,补充气源为新疆煤制天然气,干支线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和广东共10个省、自治区,干线、支线总长度为7378公里。



(1)指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试述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对中亚地区社会和经济的有利影响。
2021-02-10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实践探究】探究名称:南方“红漠化”的成因与防治

资料一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左图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

资料二下左图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右图是左图中甲处的气候资料。



(1)根据材料,分析左图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
(2)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化”?

8 . 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山区,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被称为"红色荒漠"。"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长汀县水土流失区生态恶化、群众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过多年锲而不舍、科学有效的治理,该县水土流,失率迅速降低,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优良,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汀县不同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多暴雨且集中B.山地地形坡度大
C.采矿和不合理耕作D.土层薄易被冲刷
2."红色荒漠"给长汀县带来的影响是(     
A.泥沙淤积航运受阻B.河流防洪难度增加
C.耕地增加粮食增产D.气候变干沙化加剧
3.长汀县为治理水土流失采取的生物措施是(     
A.陡坡封山育林,恢复自然植被B.推广使用沼气,解决生活能源问题
C.缓坡开辟梯田,发展立体农业D.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环保意识
2021-02-0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沙棘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生态经济复合型先锋树种。沙棘对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具有速生性,根系发达,枝叶茂密,形成“地上一把伞,地面一条毯,地下一张网”,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武器”。此外,沙棘固氮能力强,能够为其他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沙棘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等许多领域,是极佳的经济林、防护林和能源林树种。但目前人们对沙棘的价值、种植管理、产品加工等方面认识仍然不足。下图为黄土高原沙棘种植景观与沙棘果实照片。



(1)说明沙棘成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生态经济复合型先锋树种的原因。
(2)沙棘形成的“地上一把伞,地面一条毯,地下一张网”,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武器”,试从水循环的角度加以说明。
(3)依托沙棘产业,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1-02-07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于2020年暑假到黄土高原某区域开展以"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题的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到达考察地点后,选择了合适的观察位置对该区域的地貌进行观察。从该地点放眼望去,观察小组正前方是一条狭长的黄土梁,黄土梁上分布有黄土峁,其正后方地形较平坦开阔。研学小组还在不同沟谷的坡面上看到了梯田、防护林等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



(1)判断①一④四个地点中研学小组进行地貌观察时所选的位置,并说明选择的合理性。

研学小组了解到,长条状的黄土丘陵叫黄土梁,单个黄土丘陵叫黄土峁,这两种地貌的形成都与黄土沟的形成密切相关。


(2)说明黄土梁、黄土峁的形成过程。

研学小组从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到,当地通过在坡度角小于15°的山坡上修筑梯田、在坡度角大于15°(tan15°=0.268)的山坡上营造防护林等工程措施,减轻水土流失。


(3)说出阴影部分采取的工程措施,并分析该工程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