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下面四幅图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可能是(     
A.        B.   
C.        D.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赵家峁村地处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收益低下,村民生活贫困,村庄空心化突出。2013年以来,赵家峁村以流转农户土地经营权、发展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效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下图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M处的内容为(     
A.地块分散,耕地撂荒B.耕地匮乏,沙化严重C.耕地集中,土壤肥沃D.多中低产田,土地贫瘠
2.赵家峁村通过土地整治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是(     
A.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B.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C.土地规模经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D.开发未利用土地,增加土地资产收益
3 . 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毁林开荒B.修筑梯田C.降雨集中 D.黄土结构疏松
2021-05-13更新 | 412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食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该地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但果渣露天堆放引发的环境问题较严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山东半岛相比,陕北地区种植苹果的最大自然优势是(     
A.光照充足B.降水丰富C.地形平坦D.土壤肥沃
2.与种粮食相比,陕北地区引种苹果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A.保持水土B.脱贫致富C.抑制沙漠化D.减轻污染
3.为解决陕北地区苹果基地生活能源短缺问题,最环保的措施是(     
A.建设小水电站B.推广利用煤炭C.大量栽植炭薪林D.开发利用沼气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降水侵蚀力是指降水引起的土壤侵蚀潜在能力,对其时间变化的研究主要采用趋势分析法,数值大小表示趋势强弱,正值表示降水侵蚀力呈上升趋势,负值表示降水侵蚀力呈下降趋势。下图示意1960-2014年我国松花江流域降水侵蚀力趋势系数等值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松花江流域年降水侵蚀力最强的时间段是(     
A.5-6月份B.6-7月份C.7-8月份D.8-9月份
2.松花江流域最需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
2021-05-09更新 | 646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招远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三月B.四月C.七月D.十一月
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分解者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1是某时期流域局部地形图,图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文信息,简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2)描述A支流的水文特征(至少写4点)。
(3)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请谈谈图中B、C两支流的开发利用方向。
(4)该地有哪些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5)请从流域综合整治的角度分析,该地区目前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2021-04-30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还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定西市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土质致密       ②地表沟壑纵横       ③植被覆盖率低       ④气候比较干旱       ⑤夏季多暴雨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②③④D.②④⑤
2.该治理开发模式的优势是(     
①延长了生产链       ②保持水土       ③增加了农民收入       ④改善局部气候
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
2021-04-28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为研究鱼鳞坑工程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某研究小组模拟三种坡度均为25°的坡面,以相同降雨强度(70mm/h)持续60分钟降水,研究其输沙速率的变化。下图左图为三种坡面示意图,右图为输沙速率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前15分钟平整坡面输沙速率增加较快的原因是(     
①坡面地表径流大②雨水下渗多③坡面地表径流快④降水强度变化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与大鱼鳞坑坡面相比。小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峰值低、出现时间早,主要是因为小鱼鳞坑(     
A.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较小B.损毁更早、坡面径流最较大
C.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较小D.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较大
3.推测模拟实验中将降水强度增大到100mm/h的影响可能是(     
A.三种坡面输沙速率峰值减小B.小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变化减小
C.大、小鱼鳞坑损毁时间提前D.大鱼鳞坑坡面的径流量变化减小

10 . 黄土地貌以黄土沟间地貌塬、梁、峁最具代表性,其中塬面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天然场所。下图为大塬到残塬的演化(甲-乙)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推测塬面上聚落分布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①逐渐分散②内部聚集③均匀分布④零散分布
A.②③①④B.④②①③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
2.遏制塬面持续萎缩最有效的措施是(     
A.沟头加固防护B.沟道径流调控C.塬面水沙集蓄D.塬面植被恢复
2021-04-22更新 | 739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