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江西省南部丘陵地区如果进行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则可能导致该地区(     
A.土地盐碱化加剧 B.遭受海水入侵 C.水土流失加剧 D.冰川融化加速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岛农业生产以蔬菜、水果、热带经济作物为主,是我国主要的冬季蔬果生产基地。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海南岛特色农业蓬勃发展,部分民众在山区毁林开荒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下图为海南岛地形图及海口市气候资料图。



(1)评价海南岛发展冬季蔬果种植的气候条件。
(2)指出海南岛农业生产中需要防治的气象灾害。
(3)简述在山区毁林开荒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4)推测海南岛高速公路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2-07-1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峰丛、洼地众多,山峰环绕着洼地。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破坏就会出现严重水土流失;洼地地形坡度小,324个原始古朴的瑶寨分布在洼地底部。当地逢雨就涝、无雨便旱,全乡人均耕地面积仅0.8亩,人们生活极度贫困。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地政府带领农民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道路。下图为七百弄乡地理位置及景观示意图。



(1)分析七百弄乡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分析七百弄乡“逢雨就涝、无雨便旱”的自然原因。
(3)推测当地为实现脱贫致富可能采取的措施。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图1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材料二:图2为我国政区简图。


           
(1)图中四座“天生桥”可能出现的位置对应图中甲、乙、丙、丁的相应次序为:黄土桥____;海蚀桥____;喀斯特溶蚀桥____;风蚀桥____
(2)图1中所示四个地区中水土流失问题最严重的是____
(3)图中戊河流入海口常见的地貌是____,其成因是____
(4)河流中上游河谷横断面大多呈____形,河流中下游河谷横断面大多呈____形。
      
(5)在乙图中,如果河中有沙金,图中a、b、c、d四处淘金点中产量最高的可能是____,其成因是____
(6)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A.黏土、砾石、粉砂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
2023-07-2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研究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特性的差异,某科研团队在贵州一喀斯特实验样地(样地内降水、温度等气候因素大致相当)进行了生态实验研究。下图为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抗蚀指数的实验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验结果表明(     
A.阔叶林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最显著
B.灌丛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
C.针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
D.三种植被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均有所增强
2.10-20cm土层中针叶林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原因可能是(     
A.针叶林土层降水量小,有机质淋失少
B.针叶林土层温度高,有机质分解快
C.针叶林生物量流动最大,下部土层枯落物分解转化多
D.针吐林土层表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淋溶向下淀积量大
3.在喀斯特地区,如果以防治土壤侵蚀为目的,应考虑种植的树种为(     
A.灌丛B.针叶林C.阔叶林D.混交林
2022-02-15更新 | 521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学科素养能力竞赛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黄土高原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具有一定蓄水能力,在坑内栽树,可保土保水保肥,但修建鱼鳞坑需避开7—9月,否则会加剧水土流失。图2为鱼鳞坑示意图,图3为黄土高原气温和降水资料图。



(1)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第四纪的风尘堆积物,推测该时期的气温特点____(填“温暖”或“寒冷”);据图1推测当时该地区的主导风向____,并说明理由____
(2)黄土高原地表由于____作用,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特点,这种地貌特点易造成____、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该地区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影响该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____
(4)鱼鳞坑能够拦截____,增加____(填水循环的环节),从而起到保水作用。
(5)据材料二说明修建鱼鳞坑需避开7—9月的原因。
2022-12-2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缙云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黄河流域的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 下图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形成过程示意图。

(1)材料一甲图中铁路沿线多风沙灾害,草方格沙障可以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从而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保障列车运行安全;乙和丙地貌都是由______作用形成。
(2)图中乙处为流水作用形成的______地貌(地貌类型)。推测图中从A到B,地表沉积颗粒物依次变______(填“粗”或“细”),堆积体厚度依次变______(填“厚”或“薄”)。
(3)黄河中游地区较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当该问题较严重时,丙地三角洲面积将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并可通过______技术(填“RS”“BDS”或“GIS”)获取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目前黄土高原上的植被恢复较好,该地下渗量变大,地表径流量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从而减轻了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
(4)结合材料二,描述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黄教授的指导下,对下图中的黄河流域和黄土高原部分地区开展了“黄土·黄河自然之美”为主题的考察活动。

第一站: 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放眼望去,宽广辽闻的黄土塬,连绵延伸的黄土墚,浑圆的黄土峁,深切 的沟壑让人感到震撼(图 a)。

第二站:晋陕大峡谷,这里连续壮观的深切河曲景观长达 725 千米(图 c),顺流而下,不远便是黄河壶口 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巨大的黄色瀑布水珠飞溅,声势浩大(图 b)

第三站: 东营,黄河来沙造就了这片富饶辽阔的土地(图 d)。据当地海洋局工作人员介绍, 近年来,我国 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和其他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黄河年均输沙量从 16 亿吨减少到 3 亿吨左右,黄河水在逐渐变清。



(1)研学小组在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看到塬、墚、峁三种地貌,这主要是________作用的结果。黄教授告诉研学小组 ,黄土高原按颗粒大小可分为三个带:沙黄土带、典型黄土带和黏黄土带。根据① 、②、③三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可判断①-③黄土颗粒依次变________ (粗或细)。
(2)根据图 c 中的河曲景观,可以推测该河段流经地区地形________,在河曲转弯处, 不断发生流水________作用,河道变得越来越弯曲。能欣赏到图b 壶口飞瀑“水珠飞溅,声势浩大”景观的最佳季节是________季。
(3)图 d 中形成________地貌,请描述其形成过程________
(4)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5)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的现象,说明当地可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
2022-11-18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北方技工学校新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升学部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云南山地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4%,特殊的地形特征,极易引发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的农艺措施来减少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十分必要。通过试验对顺坡(2组处理)、横坡(2组处理)2种耕作方向的复合农艺措施处理进行了对照研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状态下,当地土壤养分流失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实验表明,在相同的降雨量下横坡垄作养分流失量显著低于顺坡垄,主要是横坡垄(     
A.延长了土壤饱和时间B.改变了土壤物质构成
C.提高了径流流动速度D.增大了土壤致密程度
3.据图推测,对农业生产最有利的农艺措施为(     
A.不施肥+顺坡垄作+覆膜B.优化施肥+顺坡垄作+覆膜
C.优化施肥+横坡垄作+覆膜D.优化施肥+横坡垄作+旺长期揭膜
2022-06-1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2020年8月15日“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榆林市召开,与会专家探讨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鱼鳞坑(下图)是黄土高原地区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之一。鱼鳞坑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再加上植树造林,可保土、保水、保肥。黄土高原地区鱼鳞坑等生态整地方式初见成效,对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据材料一推测当时该地区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鱼鳞坑能保土、保水、保肥的原因。
(3)说出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并推断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的发展变化情况。
2022-01-20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