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兰察布市(下图)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区,地下玄武岩覆盖面积大,岩层深厚、土层浅薄、生态脆弱。20世纪60年代以后,乌兰察布市人口大量增加,人们大面积垦草种粮。至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耕地面积达160万公顷,但那些年风沙特别大,连年干旱。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乌兰察布从狂风肆虐,飞沙走石的边陲之地变成碧水岱山,花草掩映的塞北明珠。



(1)说出6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对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在生态恢复过程中,乌兰察布人针对种植树木难以成活的问题,探索出一种挖坑覆土的栽植方式,通过挖掘机等对浅土下的岩石进行处理,将建设新城时挖来的废土铺成一米多厚的土层;综合采取树穴覆膜等方式使荒山披上了绿装。


(2)说明乌兰察布在生态修复中采用“挖坑覆土”“树穴覆膜”等方式的自然原因。

在2013年前后,乌兰察布市实施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工程。移民依托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县域经济工业支柱产业,向中心城区、县城等地搬迁。市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在新建移民区安装排水、供暖、供电等设施,配置学校、超市、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通过技能培训解决移民就业问题。


(3)谈谈你对乌兰察布市生态移民工程建设作用的认识。
(提示:可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移民工程的措施及影响等角度分析)
2022-07-09更新 | 49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入泥沙1.6亿吨。但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地区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公里,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下图为库布齐沙漠及附近区域图。


材料二 库布齐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
(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实行立体化产业模式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02-25更新 | 651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综合题答题技巧(北京专用)01--生态环境问题类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兰县位于我国青海省,平均海拔4000m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188mm,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乌兰县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场,长期以来畜牧业是该县重要的经济支柱。自1956年起,乌兰县实行冷、暖两季转场轮牧,牧民从7月初至11月中旬在海拔较高的暖季牧场放牧,11月下旬至翌年6月底在海拔较低的冷季牧场放牧。该地饲养的主要牲畜青海半细毛羊4月产仔,10月底部分出栏销售。受牲畜需草量年内变化影响,该地冷、暖季牧场存在季节性超载和欠载等“草畜失衡”问题。为了促进“草畜平衡”,乌兰县牧区10月底出栏后可提前转场至冷季牧场放牧。图示意乌兰县牧区产草过程与牲畜需草过程。

(1)简述乌兰县草场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
(2)解释乌兰县冷、暖季牧场放牧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3)分析青海半细毛羊需草量的年内变化特点。
(4)从牧场产草和牲畜需草角度,分别分析乌兰县牧区冷、暖季牧场“草畜失衡”的原因。
(5)说明乌兰县牧区提前转场对当地牧草资源高质量利用的意义。
2024-03-27更新 | 615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3 综合题重难提升专练(30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