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台特玛湖干涸湖盆沉积物疏松干燥,气候极端干旱、强风多沙,常年以偏东北风为主,集中在4—10月。省道S214沿西北—东南向经过该地区,路政部门曾建设了阻—固结合型防沙体系以减轻公路积沙危害,但因风沙强烈而快速失效。2018年由中科院牵头在公路风沙灾害最严重区段设计了阻—固—输结合型防沙体系(甲图):阻沙带内设立间距15m的3条芦苇栅栏,其中种植抗逆性强的沙生灌木;固沙带内铺设问距1m的行列式半隐蔽芦苇沙障,其间种植具有经济效益的沙生植物;输沙带地表先经机械平整,再铺压砾石或设置隐蔽式芦苇沙障。乙图为2020年6月沿主风向垂直于防沙体系的4个观测点记录统计的近地表风沙流数据,表明该防沙体系适合强风多沙环境,能通过输沙带的天然风力将防沙体系不能拦截的流沙输移至公路下风向,有效减轻公路积沙。


   
(1)在图甲上方用箭头标出该地盛行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2)经过阻沙带后平均风速微降、但输沙率却有所增加,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简析阻—固—输体系下三个沙带在减轻公路积沙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2023-05-10更新 | 38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香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综合题变式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6月16日起,和田至若羌铁路(以下简称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正式形成“闭环”。该铁路沿线近630km为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地段,植被稀少,冬春季节西北风强劲,风沙灾害最为严重。图左示意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图右为部分路段防沙、治沙工程布局示意图。



(1)简述风沙灾害对和若铁路产生的不利影响。
(2)说出图所示的各项工程在治沙、防沙中的主要作用。
(3)和若铁路冬春季节风沙灾害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
2023-02-19更新 | 47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香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综合题变式题
3 . 读下列两幅图,回答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地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北地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
(2)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     的退化。
(3)简述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4)我国为防治上图沙漠地区风沙对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采用什么措施有效治理,该措施主要有那些作用?
(5)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们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019-11-0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

4 . 长城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通常是因山势、地险,就地取材,建造起高大的墙体。汉长城的玉门关至敦煌段,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但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汉长城之一。下图示意部分汉长城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玉门关至敦煌段的汉长城至今保存仍较为完好的原因有(     
①降水稀少,墙体受雨水冲刷作用弱
②当地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影响小
③多风沙活动,墙体被风沙掩埋
④建筑工艺精湛,墙体质量较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修建玉门关的材料来自当地,下列可能是玉门关修建材料的是(     
A.黄土B.竹子C.木材D.珊瑚
2022-02-22更新 | 953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龙岭中英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入泥沙1.6亿吨。但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地区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公里,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下图为库布齐沙漠及附近区域图。


材料二 库布齐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
(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实行立体化产业模式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02-25更新 | 651次组卷 | 38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简图。库布齐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沙漠东部属半干旱地区,西部为干旱地区。中、东部有季节性沟川十余条,夏汛冬枯,西部地表水少。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输入泥沙1.6亿吨。

材料二:经过30年的艰辛治沙,库布齐沙漠出现了几百万亩厘米级厚的土壤迹象,改良出大规模的沙漠土地,初步具备了农业耕作条件。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表a)

材料三:库布齐充分利用地区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右图),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年降水量生物种类植被覆盖率
1988年<100mm不足10种3%-5%
2016年456mm530种53%

表a库布齐沙漠治理前后对比


(1)简述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2)说明库布奇沙漠能被整体有效治理的自然地理条件。
(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04-24更新 | 32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香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综合题变式题

7 . 读下面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黄河的干流由北向南流
B.降水分布特点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C.南部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D.贺兰山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宁夏(     
A.干旱危害最严重的地区降水量也最少
B.黄河沿岸引水灌溉,干旱危害程度低
C.中东部的草原区对干旱的承受能力较强
D.中西部以第一产业为主,抵御干旱能力较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